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洪洞縣淹底鄉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聚焦“四風”、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便民聯系卡等形式認真查找問題,明確努力方向和整改落實措施,著力為群眾辦實事50余件,達到了接地氣、惠民生的效果。
小小卡片搭起連心橋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淹底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嚴格遵守黨的八項規定,查擺四風從我做起,積極學習理論知識,除了完成了各項規定動作,在征求大家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創新服務模式,制定出臺了淹底鄉服務群眾聯系卡,該鄉每名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印制服務群眾聯系卡,下鄉入戶發放到每戶村民手中,這張卡片上面印著包村干部的服務宗旨、服務內容、服務范圍、服務電話等。只要群眾遇到什么困難,一撥打電話,干部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協調和解決處理。該鄉組織全體機關干部深入村戶,將全鄉37個行政村劃分為6個片,以片為單位,建立片長責任制和下發包片包村干部服務群眾聯系卡。
后泉村的吳金衛60多歲了,養老保險金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領到,老人通過聯系卡上的電話與包村干部、淹底鄉黨委副書記王豐取得了聯系,王豐在電話里詢問了老人的具體情況,幫他分析了養老保險沒有落實到位的具體原因,以及針對吳大爺的實際情況告訴了他辦理手續的流程和需要準備的材料,并囑咐吳大爺到鄉里可以直接聯系王豐,第二天吳大爺準備好了需要的個人資料,在王豐的幫助下順利的辦好了一切所需手續,并拿到了自己的養老金。
活動中,鄉機關干部改變以往坐機關下命令的作風,包片包村入戶,了解民情民意,體察民苦民憂,采納民計民策,為困難戶送去溫暖,開展辦實事活動,為群眾調產發展鄉經濟導航引路,解決實際困難等。鄉包村干部在下鄉入戶調查中,面對一些如拖欠村民為建學校、村委建房、修路等欠農民工工錢等遺留棘手問題不推不拖,認真調查,查證落實,能解決的很快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要給農民一個明確答復,分步解決。截至目前,淹底鄉已發放便民聯系卡8000多張,80%以上的村民手中都有一張小小的卡片,每天包村干部都會接到群眾打來的求助電話,并幫他們積極解決,到現在已經為百姓解決了50余件實際困難和問題,一張小小便民服務卡,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讓村民切實得到了實惠。
科技助推轉型發展
紅薯是淹底鄉楊岳村的主導產業,目前已建成高產紅薯示范基地1000多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1/3。轉型發展,科技領先,淹底鄉邀請省農科院和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運城綜合試驗站的專家、技術人員為廣大農戶現場傳授紅薯機械栽植技術。在楊岳村的田地里,專家、技術人員向廣大農戶現場演示了紅薯栽植機和起壟鋪膜機的使用方法和作業效果。在田間地頭省農科院棉花所副所長武宗信告訴村民說:“這個紅薯實塊耕作物,需要土壤疏松。這個機械化栽植可以提高速度,提高4、5倍,有利于搶時搶墑播種,可以使農業達到工業化、標準化?!?/p>
今年以來,該鄉在前期各村摸底上報的基礎上確定了楊家掌村千畝核桃基地項目。該項目由鄉林業站牽頭,并提供栽植方面的技術指導,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細化工作責任,落實工作任務,經過全體村民的積極參與,目前,已栽植核桃樹700余畝,超額完成縣下達的任務目標。隨后,將對剩余300畝核桃苗進行栽植,幾年后,將大大提高村民收入,從而帶動周邊各村乃至全鄉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實踐活動扎實推進
針對鄉鎮干部職工存在的“走讀”現象,淹底鄉召開黨政班子會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規范值班制度,進一步強化工作紀律,樹立干部職工“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真正形成干部職工堅守崗位、服務群眾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構建治理干部職工“走讀”問題的長效機制。
共青團臨汾市委、市青聯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走進后泉新農村活動中心,臨汾市青聯委員走進后泉村,活動中,文藝表演家表演了舞蹈、獨唱、合唱等精彩的文藝節目;各單位的服務臺被農民圍得水泄不通,大家爭相咨詢,獲取圖書、雜志、光碟等科普資料;涉農部門的技術骨干和科普志愿者以及科技特派員認真向農民傳授種植業、養殖業等相關科技知識;涉農企業向農民介紹推廣種子、樹苗、化肥、家禽等新品種;衛生部門大力宣傳生殖保健和優生優育知識,并組織醫務人員開展了義診;心理咨詢師耐心地聽取村民的問題并做了詳細而深入的解答。“三下鄉”活動的開展,解決了村民的一些實際問題,推進了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發展進程。
行路難一直是南谷村村民最頭痛的一件事。駐村幫聯活動中,洪洞公路管理段和淹底鄉南谷村結對幫扶,工作隊入村駐戶,實地調研后,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為南谷村調配了一臺機械設備,配備了專業技術人員,無償給南谷村進行服務,實實在在地解決了缺機械,少技術的難題,用實際行動為村民解決了行路難的問題。
前段時間,淹底鄉領導來到上張村中,對今年的高考狀元進行了慰問。他們為許國民的孩子送去了一萬多元善款,鼓勵他在大學好好學習,為家鄉爭光。
通過一系列的便民惠民政策和措施,該鄉黨員干部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服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門好進、話好聽、事好辦”已在淹底鄉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蔚然成風。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