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6 09:44: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文波)時下,正是蘋果銷售的時節。早聽說吉縣南坪村牛敖森27年樹齡的果還能創造出畝均7000多元的效益,這個數字簡直可以與盛果期果園相媲美,筆者疑惑不已。因這樣的高齡樹,大部分的果園連樹也挖掉了,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懷著好奇心來到牛敖森的果園,果真如俗話說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一見到牛敖森待說明來意后,他就滔滔不絕地說,自家果園建于1984年,面積4.5畝,共有100株,株行距是5×5,樹齡為27年。平均年套7萬袋,產1萬公斤蘋果,每公斤均3.2元,產值3.2萬元,畝產7200元。問起他蘋果豐產、穩產、優質、高效的原因時,他喜不自禁地說,在建立果園初期,由于果樹栽植是密植型,且對樹形和枝量缺乏合理控制,以至后來出現了蘋果產量和品質下降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多次參加了全縣開展的蘋果轉型發展培訓班,并且有針對性地買了蘋果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方面的書籍,并訂閱了多種有關果樹栽培技術的報紙,并隨縣鄉組織的考察團到陜西、河南進行考察學習。在掌握一定技術的基礎上,他果斷地對10年以上樹齡的果樹進行了大改型。通過落頭、提干、合理分布枝量等方式加強了通風透氣,有效地提高了光合效率和營養積累水平,滿足了蘋果的生長發育要求,使花芽形成容易、數量多、質量好,果實著色好、品質優,同時也有利于病蟲防治。問起他老樹不老的原因時,他自豪地說,他對每株果樹除施足夠的化肥外,還施雞肥兩擔,配加N、P、K肥,加強了肥效的持續向好,使樹木健康生長,老樹哪有老的道理?這樣,不僅延長了樹木的壽命,而且增加了果品的甜度和果面的光潔度。
你看,雖然是果實掛滿枝頭,但樹勢健壯,葉片濃綠,7萬多枚果實碩大,預計收入4.5萬元,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啊!樹蔭下老漢樂成了一朵花。
【責任編輯: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