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村里連年上訪告狀不斷,村內產業不強,村民收入下滑,村干部人心渙散,各項工作雜亂無序,2008年王發安成為曲沃縣史村鎮南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接手了這個許多人眼中的“爛攤子”。近10年來,他將班子建設和廉政建設齊抓共管,用一件件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讓南常村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先進集體。
抓班子建設,打造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
2008年上任伊始,面對村里雜亂無章的工作局面,王發安從抓班子建設做起,建立完善了“三會一課”、村干部廉潔自律、民主評議黨員干部、村務公開及財務管理等制度,堅持以制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規范各項工作開展。認真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制訂實施方案和學習計劃,黨員干部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支部集中學習每月三次,每次不少于45分鐘,與“三會一課”結合起來;支部每月對黨員干部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記錄情況,及時反饋,對存在的問題限期完成整改。通過學習,切實提高了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統一了黨員干部的思想,極大地調動了全村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抓民心工程,靠辦實事贏得群眾擁護和支持
近年來,王發安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系列民心工程上,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在街巷硬化工程中,為確保工程質量,他充分發揮搞建筑包工的經驗,帶領“兩委”班子成員親自上手,各負其責,將全村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2010年,村里建起農家書屋,還新建了3處近3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成為廣大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南常村位于侯月鐵路路北,原村西進村涵洞因為低矮,寬度不夠,村內的運輸車輛和大型農機具都要繞行。2010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常村在村東新建一座進村涵洞,并修建了引道等附屬設施,徹底解決了全村群眾的出行問題;投資50萬元,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辦事。
促進農民增收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王發安帶領村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紅提葡萄、紅富士蘋果、紅薯產業。此外,為改變南常村葡萄成熟銷售時,果農占道經營、戶戶地頭皆市場的不安全狀況,2016年7月在村西鐵路南建葡萄市場一處,硬化地面1200平方米,為本村果農和外地客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目前,南常村發展紅提葡萄1660余畝,紅富士蘋果100余畝,紅薯種植30余畝,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史村鎮排在前列。
抓廉政建設,樹立良好的黨員干部形象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對維護和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筑牢思想政治防線。王發安帶領“兩委”班子認真執行《廉政準則》及各級黨委、紀委關于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要求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他堅持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別人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工作中,嚴格按規定辦事,從不收受村民的禮品,不用公款參與高消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不搞鋪張浪費,大操大辦,不為自己的親友謀取任何私利,潔身自好,奉公守法。
嚴格執行民主決策程序。王發安要求所有村級重大事項,全部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決策,即所議事項,全部經過支部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和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并實行決議公開和實施結果公開。通過“四議兩公開”,確保了全村各項事務的決策公平、公正、公開。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根據鎮黨委要求,實行農村會計委托代理制,所有財務開支,都必須由經手人、支書、主任把關簽字后交村民理財組審查。屬合理開支的由理財組簽字蓋章后報鎮政府農村會計委托中心按規定審核批復。
實行黨務、村務公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村里所有黨務、村務公開內容全部按規定時間在公開欄里進行公開,今年又安裝了電子顯示屏,改進公開方式,提高了各項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給村民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
記者 李衛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