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三問”安澤 問出一份滿意答卷

2018-01-09 08:43:21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三問”安澤

——當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

記者 段碧蓉 段小婷 劉靜

圖為安澤縣和川鎮沁河莊村光伏扶貧項目。李宴山

  臨汾新聞網訊 剛剛過去的2017年,“熱鬧非凡”和“形勢嚴峻”成為“2017年脫貧摘帽縣”、省級貧困縣安澤縣的兩大關鍵詞。

  2017年財政收入提前165天完成全年任務,創歷史新高;“安澤連翹產業助力精準扶貧推介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辦,安澤縣被授予“中國森林生態藥材連翹種植基地”殊榮;安澤縣第三次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被中央綜治委授予政法綜治領域最高榮譽——長安杯……這一年,安澤捷報頻傳、熱鬧非凡。

  “形勢嚴峻”則源于1月上旬,全縣脫貧攻堅面臨“2017脫貧摘帽”大考,安澤縣能否經得住“檢驗”,交出一份不負重望的滿意答卷,再傳捷報?嚴峻形勢不容小覷。

  2017年12月中旬,當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記者一行來到“荀子故里”實地探訪,就能否如期“摘帽”,“三問”安澤。

  一問:基礎,扎得牢嗎?

  “你的致貧原因是什么?”“幫扶的措施都有哪些?”“家里的收入是多少?”……這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可能就是即將到來的評估組進村入戶開展調查評估時提出的問題。對安澤縣而言,這些問題的背后,則代表著安澤能否“摘帽”的一條條“鐵律”:貧困人口識別準不準?幫扶措施是否有效?貧困戶真的脫貧了嗎?……

  走進安澤縣脫貧攻堅指揮部,一幅安澤縣貧困村及人口分布圖引人注目,分布圖上清晰地標注著安澤縣四鎮三鄉的全部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這是橫亙在安澤全縣人民奔小康道路上的“攔路虎”。

  安澤縣是省級貧困縣。2014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40個,貧困人口7578戶、18936人,貧困發生率30%。經過逐戶逐人識別、研判、施策,2017年年底,安澤縣要確保全縣1825戶、4362人穩定脫貧,22個貧困村集體摘帽,全縣保留貧困人口317人,貧困發生率控制在0.5%以內。

  這是安澤縣脫貧攻堅的一本“總賬”。

  為了摸清這本既能體現精準識別又能有效精準施策的“總賬”,安澤縣成立了由縣政府辦、扶貧局、各鄉鎮、“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組成的建檔立卡數據清洗小組,全面開展了檔外貧困人口識別、貧困戶家庭成員補充納入、識別不準貧困戶出列、脫貧回退、家庭成員刪除和重復貧困人口刪除等一系列工作。同時,全縣各駐村工作隊頻繁入戶、反復核查,認真幫貧困戶記好賬、算好賬,確保貧困人口的信息線上、線下一致,并通過相關聯審單位將新識別貧困人口一一進行比對,由鄉鎮復審及再次公示后,由縣級公告確認。經過為期兩個多月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工作后,最終確定了全縣貧困人口底數。“底數清,才能提高識別、施策、幫扶、成效的精準度。”安澤縣扶貧開發中心副主任王小慧對記者說。

  “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幫扶成效怎么體現?如何確保脫貧攻堅成效真實可靠?”記者一連串的問號均指向難點,王小慧臉上的神情卻透著輕松。“我們有縣、鄉、村‘三級臺賬’,貧困戶還有‘家庭賬單’,現在每個貧困戶都實現了‘明白盒’入戶、‘明白卡’上墻。可以這么說,從縣、鄉、村到貧困戶個人,都有一本賬,環環相扣、互為印證。”

  為確保黨員干部清清楚楚扶貧、貧困戶明明白白脫貧,安澤縣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臺賬制度。縣級建檔案有總臺賬,確定相關部門和各鄉鎮的職責分工,并制定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做到目標、任務、步驟、責任、措施“五落實”;鄉鎮建檔案有明細賬,確定脫貧措施、實施步驟、完成時限、包聯干部,將“五個一批”具體細化到每個村、每一戶、每個人,將脫貧進度具體到每個季度、每個月;各村建檔案有責任狀,由各村自己定措施、定計劃、定目標,由鄉鎮審核確定,脫貧措施具體到戶、幫扶干部責任到人。

  府城鎮大黃村黨支部會議室的桌子上,15個檔案盒依次排開,每個盒子上都分別標有“整村幫扶方案”“教育脫貧檔案”“易地搬遷一戶一檔”“危房改造檔案”等字樣。一份份文件裝在檔案盒里,更裝進了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的心里,哪一戶有因病返貧的苗頭,哪一戶今年收入增加了,哪一戶有孩子考上了大學……細微變動都有準確記錄,確保心里有數,做到精準幫扶。

  “景區經營特色小吃收入6000元,采摘園種植西瓜收入8000元,管理采摘園務工收入3600元,油用牡丹補貼1200元。”府城鎮飛嶺村貧困戶尚春喜家里掛著的“脫貧攻堅貧困戶明白卡”上,家庭人口、收入、主要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及幫扶成效等信息一覽無余。

  一個貧困戶的信息先是在村級臺賬中顯示,接著在鄉(鎮)級臺賬中完善,最后在縣級臺賬中明確,層層“明白賬”不僅讓安澤縣對貧困戶識別做到了精準無誤,更能有效確保每一戶貧困戶都能精準退出、穩定脫貧。

  二問:路子,選對了嗎?

  “安澤脫貧有三件寶,光伏旅游加連翹。”這句順口溜形象概括了安澤脫貧攻堅的三大主抓手。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曾經說過,‘要思考我們這個地方窮在哪里?為什么窮?有哪些優勢?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幫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規劃,揚長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這番話用來指導我們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再貼切不過。”安澤縣脫貧攻堅的路子怎么選、選什么?在安澤縣委書記李強看來,習總書記的指示已經提供了基本遵循。

  安澤有哪些優勢?

  安澤海拔在750米至1500米之間,全年平均日照2457.7小時,日照率57%,光照資源充足。

  太岳行署、太岳軍區司令部等重要機構曾駐扎安澤,劉少奇、鄧小平、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轉變岳南局勢的“石槽會議”在這里召開,太岳是紅色的。該縣林木覆蓋率達67.2%,居全省第一位,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擁有兩個省級森林公園和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安澤還是綠色的。

  安澤是中藥材連翹的種植大縣,野生面積達150萬畝,年產量可達400萬公斤,“安澤連翹”已通過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連翹是安澤大山里“沉睡”著的財富。

  立足資源稟賦,安澤縣大打光伏、旅游、連翹三張牌,用“光伏”照亮康莊路,用“旅游”搭建致富橋,用“連翹”開出富裕花。

  安澤縣以光伏產業推進“陽光扶貧”。全縣102個行政村實現了光伏扶貧全覆蓋,使39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增收超10萬元;50KW村級光伏電站覆蓋63個非貧困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破5萬元;為500余戶貧困戶安裝光伏電站,使每個貧困戶年收入穩定在5000元左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綠色生態游、紅色文化游、鄉村休閑娛樂游為主攻方向,安澤縣大力推進全域旅游,并把旅游扶貧作為脫貧增收新的增長點,制定“旅游扶貧菜單”,對號入座、精準“點菜”。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施就業扶貧;對景區內有土地、房屋等資產的貧困村和貧困戶,實施資產收益扶貧;對有創業意識又有技能的貧困戶,實施創業經營扶貧。既把貧困人口“帶起來”,又讓貧困戶“動起來”。安澤旅游跑出了“加速度”,成為脫貧攻堅脫貧致富新的支撐極。2017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7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4.3億元。

  為最大限度提高連翹的產量和品質,安澤縣深度開發連翹藥用價值,積極推行綠化造林、封山管護、割灌露翹、精細化管理等技術措施,連翹藥用品質達到了歷史上最好。2017年連翹采摘季期間,僅20余天時間,全縣通過各村集體公司收購青翹量達到2000余噸,總經營額達到2000余萬元,各村集體公司收購青翹純利潤達到40余萬元,全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采摘青翹人均可增收1015元,加上青翹看護勞務費用、青翹收購補貼資金等,保守估計僅連翹一項可使全縣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

  “有兩句話可以總結我們縣的脫貧攻堅總體思路,一句是‘調整產業結構讓強者致富’,這主要說的就是我們縣的三大支撐產業,2017年依靠產業帶動,全縣脫貧人口達到了近80%;另一句是‘發展集體經濟為弱者兜底’。”安澤縣扶貧中心主任丁波對記者說。

  丁波口中的“發展集體經濟為弱者兜底”,即安澤縣把精準方略和改革創新精神貫穿到扶貧脫貧全過程,從而創新脫貧模式的“村委會+公司+貧困戶”鏈條。通過村委會組織、公司化運營、貧困戶參與的“三位一體”脫貧機制,推進幫扶政策措施精準落地,并將三大脫貧主導產業及種植養殖、勞務輸出、農產品收購加工銷售等多種脫貧途徑全部納入經營范圍,確保實現捆綁發展、抱團取暖、共同致富。

  目前,安澤縣所有村委會都成立了公司,構建起“村委會+公司+貧困戶”的共同體,通過大數據對貧困人口精準施策,讓貧困戶當起老板、參與分紅。

  既精準施策,又綜合施策。安澤縣采取多種形式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由農民變工人,增加勞務性收入。將全縣18歲至60歲有勞動能力的861戶1545人,通過公司形式組織勞務輸出,實現穩定增收脫貧;由農戶變股東,增加投資性收入。對因病致貧1245人、因殘致貧503人,積極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林地流轉入股等形式參與公司經營管理,通過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分紅股金等多種渠道增收;由農戶變經營戶,增加經營性收入。隨著鄉村旅游等產業的興起,鼓勵引導貧困戶通過房屋出租、攤位經營等形式從事“農家樂”、特色小吃等經營,在創業中實現脫貧致富;由農民變員工,增加保障性收入。公司經營盈利后,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增加兜底貧困戶的補助補貼,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保障標準。

  作為解決扶貧攻堅里最困難的一部分人口的有效手段之一,易地搬遷成為扶貧工作的一個關鍵點。安澤縣委、縣政府持續加大扶持力度,既確保貧困戶脫貧,又兼顧情感需求。

  在府城鎮桃曲村紅葉康養中心集中安置點,義唐村貧困戶孫熙武一家的笑容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孫熙武因為車禍導致行動不便,一家人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生活一度非常拮據,老兩口對未來感到迷茫。“每天不想見人,很消沉,兩個人在冰冷的家里經常面對面傻坐著……”孫熙武的老伴兒陳安萍回憶說:“搬到這兒來之后,吃穿不愁不說,我還有了個打掃衛生的活兒干,賺到的錢存起來還能給娃娃們過年發壓歲錢哩,生活可算有了盼頭!”

  這是安澤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安置點,安澤縣一共建有23個,其中22個集中安置點為“零自籌”,不僅確保貧困群眾搬遷后“穩得住、能就業、有保障”,還力保貧困群眾“搬”出歸屬感、踏實感和幸福感。

  三問:群眾,會滿意嗎?

  “3+X”是什么?是安澤縣的一項扶貧工作機制。

  這項機制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全縣成千上萬個扶貧人的付出,意味著全縣貧困戶的滿意度。

  “我們的包村領導、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三支隊伍一直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做了很多實事,為什么一些群眾的滿意度還是不高呢?”2017年8月8日,市委書記岳普煜在安澤縣檢查脫貧攻堅工作時拋出的一個問題,成為李強心中一道揮之不去的命題。李強陷入了沉思。

  事不避難者進。直面問題,才能找到最佳答案。8月9日,一項凝聚各方力量開展幫扶的“3+X”工作機制火熱出爐。

  “3”,即原有包村領導、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三支隊伍。“X”,即回村幫扶、常態幫扶、就地幫扶、主動幫扶、愛心幫扶的隊伍。每支幫扶隊伍均由牽頭單位負責組織管理,帶著資金經費去扶貧,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全縣扶貧幫扶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因戶施策更加精準有力,貧困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與日俱增。

  ——本村在外工作的中層干部和副科以上干部實行回村幫扶。縣委拉出了全縣原籍在村的股級以上干部清單,發揮他們與村里人員相熟、地域相熟、情況相熟的優勢,鼓勵他們反哺鄉情、親情、友情。在做好原有包聯幫扶貧困戶的基礎上,全縣293名股級以上干部“回家鄉、幫老鄉”,做到了包聯貧困戶“全覆蓋”。

  ——本村優秀青年、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組成村級組織員隊伍實行常態幫扶。各村吸收優秀青年、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組成村級組織員隊伍,發揮他們熟悉政策、鄰近居住、方便交流的優勢,做到經常性聯系貧困群眾。目前,每村選出了1—3名村級組織員,及時上門了解所在村(組)貧困群眾的日常生活、房屋安全、身體健康狀況等情況,及時把貧困群眾的訴求反映給村“兩委”,妥善處理和解決日常瑣事。

  ——文明理事會實行就地幫扶。充分發揮村里德高望重、有責任心的老黨員和村民組成的文明理事會作用,積極倡導和諧文明、健康向上的村風民風,在實現物質扶貧的同時加強精神扶貧。

  ——各類志愿者隊伍主動參與幫扶。廣泛動員全縣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和各類經濟組織的員工、外出務工成功人士、“感動安澤”人物等參與扶貧幫扶,開展支教支醫、文化下鄉、科技推廣、環境整治等服務。

  ——其他各類幫扶隊伍進行愛心幫扶。在全縣大力倡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全民公益理念,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通過愛心捐贈、社會公益等多種形式參與扶貧,解決貧困戶的基本生活所需。

  每到金秋十月,荀鄉大地一片繁忙景象。漫山遍野的玉米既喻示著豐收,也令眾多貧困戶愁上心頭:勞動力少、雨水多,一旦不能及時收割,一年的辛苦就爛在了地里。

  2017年10月24日一大早,冀氏鎮關莊村貧困戶老陳家的玉米地里,來了一群身穿“情暖荀鄉志愿者服務隊”紅馬甲的特殊“收秋人”,不到一上午,就把他家的2畝玉米收到了院子里。這一切,著實讓因患疾病喪失勞動能力的老陳沒有想到。

  2017年的金秋,安澤縣開展了“手拉手、幫秋收”扶貧活動。從縣四套班子領導到包聯單位、駐村工作隊,除保障機關正常運行外,全縣5000余名黨員干部組成106個幫扶工作隊,全部進村入戶幫收秋,荀鄉大地隨處可見豐收繁忙的景象,而且,所有幫扶人員全部自備干糧、飲用水,不給群眾添負擔。一幕幕感人暖心的情景感動著百姓、感動著安澤。貧困戶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為黨的好政策點贊,為安澤的好干部點贊。

  “手牽手、幫秋收”主題活動僅是安澤提高群眾滿意度的“冰山一角”。為全面提升貧困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安澤縣圍繞市委提出的“十個一”活動,吹響了親情幫扶“集結號”。

  每逢貧困戶過生日,縣委、縣政府都會發送祝福短信,駐村干部會送去蛋糕,為貧困戶過生日。目前已經為全縣3160戶貧困戶過生日,占到全縣貧困戶總數的90%以上;2017年8月,安澤縣邀請《一把酸棗》的創作演出團隊——山西華晉歌舞劇團,為全縣40個貧困村進行了一次高規格的惠民演出,老百姓看在眼里、樂在心頭;和川鎮有一戶貧困戶家中老人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駐村工作隊員來到家中后,挽起衣袖為老人擦洗身體、清洗被褥。幫貧困戶打掃衛生,進行貼心幫扶,在幫扶村已蔚然成風……在易地搬遷建設過程中,安澤縣率先進行了“廁所革命”,2017年新建的移民搬遷房,70%配備了水沖式廁所,貧困戶住得和城里人一樣舒適舒心。同時,還開展了“買家具、添新被、幫搬家”活動,各搬遷戶在基本實現“零自籌”的基礎上,又享受了“零費用入住”。幫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成為全縣每個幫扶人員的心頭大事……

  “要讓群眾明白為什么扶貧、怎么扶貧、扶哪些貧、扶到什么程度,了解扶貧政策的范圍、對象、原因,還要讓他們知道‘貧困不可恥,但不為改變貧困做出努力也不光榮’。”安澤縣委副書記、縣長牛慶國把脫貧攻堅看作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過程,對幫扶隊伍提出了新要求。

  全省農村模范“第一書記”、和川鎮孔旺村“第一書記”程鵬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水癡書記”。為了幫村里建起水廠壯大集體經濟,他拉上同學墊資,抵上房產借貸,“孔旺山泉”投入市場的同時,他用“癡心”換來了全村百姓的“真心”。

  冀氏鎮核桃莊村“第一書記”劉亞南千方百計動員群眾參加村里的手工編織培訓班,并自行解決了培訓班各類開支。培訓班結課當天,栩栩如生的各類坐墊、手包、掛件在村民手中誕生時,不僅劉亞南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眾多村民也站在院里遲遲不愿離去。幾位村民眼中含著淚,組織了半天語言,最后只說出一句:“劉書記,村里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

  群眾的滿意度不僅是脫貧攻堅工作考核評估的重要指標,也是檢驗脫貧攻堅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了實處、取得了實效的“唯一標準”。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

  每一場特殊的戰斗,都是一次嚴峻的考試;每一次考試的過程,都檢驗著考生的水平。

  1949年3月,黨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平時,毛澤東曾把共產黨在全國上臺執政定位為“進京趕考”。這一通俗形象、意味深長的比喻,賦予了“考試”特定的含義。

  征途路漫漫,“考試”無止境。68年后的今天,全縣脫貧摘帽大考“趕考”路上,每一個安澤人都是答題者……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嘉荫县| 天柱县| 会宁县| 垦利县| 龙州县| 仁寿县| 寻乌县| 越西县| 饶平县| 富川| 镇安县| 永福县| 昆山市| 汉源县| 汝州市| 鹿泉市| 扶绥县| 奎屯市| 浙江省| 扶风县| 溧阳市| 开封市| 金昌市| 剑河县| 体育| 长春市| 常德市| 纳雍县| 台南县| 封丘县| 汉寿县| 上思县| 永泰县| 仪征市| 新干县| 阳泉市| 花莲县| 景德镇市| 迁安市|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