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范韶華) 今年以來,山西華翔集團公司以“專業、專注”的態度,聚焦白色家電、工程機械、汽車領域,在細分行業創造了多個第一,已形成年產35萬噸鑄件、2億件機加工件的產能規模,從零件到部件,堅持做好產品,持續追求卓越的客戶體驗,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不斷轉型升級。
公司完成股份改制,向上市大跨步。今年9月22日,該公司改制為股份制企業,此舉是華翔集團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意味著華翔正式邁出上市關鍵一步,步入上市快車道,也標志著華翔成為我市首家擬主板上市企業。
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助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作為國內行業的領導者、行業規則制定者,華翔集團提前布局,在中國鑄造協會的主導下,參與并起草中國《鑄造企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和《鑄造企業質量管理標準》的國家標準,推動行業規范化實施,為行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積極應對環保執法新形勢,舊動能向新動能轉型提升。面對日益嚴峻的環保需求,華翔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政策,發展節能工藝與技術,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節能產品的生產能力,促進企業生產發展向清潔生產方向轉變。當前已進入汽車制動系統零部件市場,實現全國前三的地位,并在樹脂砂等新工藝研發試產方面實現突破。在今年市場經濟疲軟期,華翔依然保持了三個第一:白色家電壓縮機零部件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3%,全球第一;與全球工程機械十強形成戰略合作關系,生產規模全國第一;工程機械零部件市場占有率達到11%,連續10年山西省機電類出口第1名。
引進產學研模式,加速行業技術推動及人才培育。華翔集團深化內部人才機制改革轉型,通過華翔奮進學校及產學研合作,不斷培育基礎人才,搭建后備工匠隊伍,強化技術優勢,相繼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基地,壯大研發后備力量。
踐行“工匠”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華翔集團堅持將傳統“工匠”文化與現代精益管理思想相結合,自主實施的“兩個支撐”與“四個維度”雙創模式,堅持全員創客,實現了從“制造產品”向“孵化創客”轉型,隨著企業的上市,實現了由員工到工匠、工匠到創客、創客為股東的質的飛躍。目前,華翔集團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連續開通三列中歐華翔專列,產品出口運至歐洲的德國、法國、羅馬尼亞、捷克、波蘭、意大利等地,華翔產品隨著中歐班列走出山西,走出國門,助推“中國制造”走向歐洲、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