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沙棘豐收。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小寒時節,似橙如紅的沙棘果掛滿枝頭,與漫山的白雪相映成趣。作為一項生態效益顯著、深加工產品潛力巨大的高效益產業,沙棘已成為黑龍江省林口縣推進林下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林口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因地處張廣才嶺、老爺嶺森林峽口處而得名,是全國雙百萬畝人工林縣和全國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是發展林下經濟的首選之地。
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的沙棘進入了林口人的視野,縣里決定將沙棘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特色產業加以推進,通過大力發展沙棘種植,帶領更多的貧困戶走上富裕路。
該縣朱家鎮仙洞村,利用50萬元扶貧資金,與八面通林業局簽訂550畝沙棘種植合同,所有貧困戶都參與其中。龍爪鎮向陽村通過沙棘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栽種沙棘750畝,有6戶貧困戶加入沙棘合作社。蓮花鎮東柳村共有貧困戶21戶、42人,全部納入產業扶貧,村集體種植沙棘90畝,用于長效扶貧,增加村集體收入,5戶貧困戶種植沙棘180畝,通過產業帶動,實現全部脫貧。青山鎮亞河村在抓產業建設上,利用縣精準扶貧專項資金50萬元,鎮政府投資8.92萬元,建設300畝沙棘果基地,產生效益的70%用于村內基礎設施建設,30%用于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強其致富的能力。三道通鎮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強力推進扶貧攻堅工作,針對每名貧困戶對癥下藥、精準施策,重點推進沙棘產業,目前全鎮共有33戶貧困戶栽種沙棘153.2畝,促進貧困人口持續增收。
目前,林口縣已成立沙棘種植專業合作社10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引領輻射周邊1000多戶農戶發展冬果沙棘種植面積10萬余畝,5年內將超過30萬畝,現已進入盛果期的沙棘近2000畝。
林口縣沙棘產業已初具規模,畝產可達0.5至1噸,合作社收購沙棘果實價格每噸超過5000元,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5至5億元,可以為加工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原料供應。
2017年7月份,國際沙棘協會充分肯定了林口縣在大力發展沙棘產業上具有的土地富足、政策傾斜和農戶積極的諸多優勢,具有打造沙棘工業化原料基地的有利條件。同時,林口縣還在國際沙棘協會的幫助下,完成了具有指導意義的《林口縣2018—2022年沙棘資源建設與產業發展規劃》。
2018年,林口縣將對沙棘產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新建一個沙棘原料加工生產區,到2022年底實現年設計加工沙棘果能力8萬噸。下一步,林口縣還將建設一個集生態、旅游、產業為一體的沙棘小鎮,沙棘特色產業將成為林口縣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農業新業態的抓手和突破口,推動林口縣生態和經濟快速發展。
1月5日,林口首屆沙棘采摘節開幕?!叭h上下將統一思想,制定沙棘發展相關政策,優化沙棘產業發展環境,引進央企中林集團,帶動沙棘產業發展,積極創建沙棘實驗基地,借采摘節活動在全縣掀起沙棘熱。”林口縣委書記吳慶蘭說。
木棍輕輕敲打著沙棘樹,“金果果”歡快地落在雪地,黃白間露出一張張笑臉。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