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洪洞縣辛村鄉政府院內北側,新建的灰白色小樓拔地而起。進入房間,只見墻壁潔白,床鋪整潔,空調、電視、寬帶、獨立衛生間應有盡有……這不是賓館,而是該鄉鄉鎮干部周轉房。在洪洞縣日前組織的鄉鎮 “兩房六小六化”現場觀摩會上,參加觀摩的同志親身感受各鄉鎮辦公和生活設施的驚人變化,無不為之震撼。
“三基建設”開展以來,該縣投資1500萬元,大力加強干部周轉房、辦公用房和食堂、澡堂、文體室、圖書室、檔案室、廁所“兩房六小六化”建設,全縣16個鄉鎮(除地處縣城的大槐樹鎮外)建成高標準鄉鎮干部周轉房295套,各鄉鎮澡堂、圖書室、文體室、檔案室從無到有,一應俱全。同時,對鄉鎮辦公用房進行了裝修,對辦公設施及食堂條件實行提檔升級,為基層干部創建了一個干凈整潔、溫馨舒適的辦公和生活環境。
上面“千條線”,鄉鎮“一根針”。鄉鎮機關干部長期奮戰在農村一線,其辛苦自不待言。該縣從“三基建設”和提升工作效能的高度著手,堅持宏觀指導,謀劃實施鄉鎮機關干部“住得好、吃得好、干得好”這一暖心工程,研究下發了《關于在“三基建設”中加強鄉鎮干部周轉房及“五小”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關于在“三基建設”中做好“兩房六小六化”提標提質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要求各鄉鎮結合人員編制、建筑資源、房屋結構等實際,加強“兩房六小”建設,實現鄉鎮機關建設的凈化、美化、綠化、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
在具體建設過程中,該縣堅持標準性,增強實效性。對“兩房六小”工程建設數量、面積、配套設施等都制定了明確標準,既防止建設超標、浪費,又促進整齊劃一和規范管理。如在鄉鎮干部周轉房設施配備上,規定了 “十有”標準;在鄉鎮辦公室設施配備上,要求達到有辦公桌椅、電腦、沙發、資料柜等 “八有”標準。同時,普遍開展了“撤床行動”,實現“宿辦分離”。
既要建得好,還要花錢少。該縣堅持宜建則建、宜改則改,充分挖掘鄉鎮各類資源,精打細算,努力把有限的錢用在刀刃上,力爭做到物盡其用、高效實用。在周轉房建設上,有的鄉鎮利用閑置的計生站、校舍等進行修繕改造,有的則在機關大院通過改建、擴建、新建等途徑健全完善,力戒浪費現象發生。與此同時,實行干部周轉房與澡堂、文體室、圖書室等生活、休閑設施一體化建設,方便大家工作生活之需。在建設進度方面,縣級層面多次召開推進會,開展多輪督查;各鄉鎮精心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掛圖作戰,強力推進。該項工作自去年9月底啟動以來,不到一年時間,工程現已全部竣工。“我鄉機關干部大多住在城內,往返一趟得100余公里80多元的油費。”左木鄉黨委書記朱江平深有感觸地說:“‘兩房六小六化’建設能讓我們留得住、住得好、有干勁。”(孔小平 馬飛虎)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