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這一年】書寫美好生活新答卷

2018-06-26 16:00:19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

書寫美好生活新答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之脫貧攻堅和民生保障篇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不辭辛苦專程前往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考察指導,勉勵鄉親們要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諄諄囑托,重如千鈞;殷殷期望,銘刻心間。

一年來,我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聚焦深度貧困,落實精準方略,把好現行標準,采取超常舉措,使2017年下半年以來成為我省攻堅深度貧困力度最大、效果最為明顯的時期,有力帶動了扶貧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

這一年,山西民生保障交出亮麗答卷,幸福故事一個個上演。

這一年,山西脫貧攻堅奏出時代強音,貧困堡壘一個個擊破。

一個方向更加明確 以“超常之舉”攻克“貧中之貧”

把深度貧困地區作為區域攻堅重點,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

鎖定新目標,開啟新征程。一年來,我省聚焦最困難的地方,緊盯最困難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堅持先難后易,以超常之舉攻克深度貧困。

聚焦難點,精準施策——

2017年6月,省委出臺《關于聚焦深度貧困集中力量攻堅的若干意見》,瞄準10個深度貧困縣、3350個深度貧困村、28.47萬深度貧困群體,提出10項超常措施,狙擊深度貧困。

2018年5月,又出臺《關于“一縣一策”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的意見》,提出10條共享政策和10條專項政策,為10個深度貧困縣注入了新的政策動力,以點的突破,帶動面的活躍。

整村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的有效路徑。采取搬遷對象簽訂協議、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六環聯動”辦法,統籌解決“人錢地房樹村穩”7個問題,確保搬遷群眾融入新社區,開啟新生活。

借助整村搬遷,岢嵐縣趙家洼村貧困戶曹六仁與過去的自己揮手作別。

土路、土房、土墻,門前是望不到邊的一座座土山坡,這是老曹曾經的家;干凈、明亮、溫馨,公共設施一應俱全的小區,這是老曹的新家。對比今昔讓老曹感慨:“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下。坐在舒適的房間里,時常想起以往的生活。沒料到,老了老了卻享福了!”

加大投入,優先布局——

在資金支持方面,2017年,全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30.5%、扶貧周轉金的22.6%,投向10個深度貧困縣;2018年,拿出中央和省財政扶貧資金的30.3%,共14.4億元投向10個深度貧困縣,10個深度貧困縣扶貧再貸款增加3億元,統籌整合使用的7大類、56項資金向深度貧困縣傾斜。

在項目建設布局方面,退耕還林、造林綠化、經濟林提質增效等項目繼續向深度貧困縣傾斜,國家新增生態護林員崗位全部落實到深度貧困縣;光伏扶貧3年規劃總規模的43%、危房改造總任務的37.6%安排到深度貧困縣。

盡銳出戰,匯聚合力——

一年來,我省壓實領導聯系、單位包村、縣際結對、企縣合作、專業人才掛職、學校醫院對口的“六個幫扶”責任制,強化一線攻堅力量,筑牢攻堅前沿堡壘。

奇奇里村是永和縣黃河岸邊一個小山村,既偏又窮。2015年,26歲的郭若橋成為村里的第一書記。那一年,全村700多口人中有323人是貧困戶。幾年時間,郭若橋帶領全村干部群眾一起引進項目、發展旅游、激發內生動力……小山村氣象一新。2017年底,全村奇跡般地整村脫貧。

如今在全省脫貧攻堅一線,活躍著11652名各級包村領導、13985支派駐工作隊、40180名工作隊員以及10009名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們推動各項攻堅措施落實落地,如同星星之火一般點燃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之夢。

省扶貧辦主任劉志杰說,向深度貧困宣戰,必須進一步優化、深化、實化幫扶措施,引導資源要素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打一場攻堅拔寨的合圍戰、殲滅戰。

一個路徑更加清晰 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統籌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這兩場“戰役”是一大時代課題。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我省創造性地將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探索“一個戰場”同時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個戰役”。

非常之目標,當有非常之舉措。

一年來,我省通過綜合實施“退耕還林、荒山綠化、森林管護、經濟林提質增效和特色林產業”五大項目,帶動51.9萬貧困人口增收。

一年來,在造林機制、資產性收益、技術服務等領域大膽創新,提升貧困戶生態建設的參與度。同時,開拓新型生態產業,發展林業循環經濟,讓每一片林地資源都成為“綠色銀行”。去年,58個貧困縣2257個造林合作社共造林277萬畝,帶動5.4萬貧困勞動力人均增收8700元。

呂梁市深度貧困區和生態脆弱區高度重合。長期以來,二者相互交織、互為因果,面臨著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的雙重壓力。

重壓之下,呂梁市把二者有機結合,以合作社造林為抓手,有效串聯起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兩個戰場。一年來,綠色面積不斷擴展,貧困范圍漸漸收縮。

嵐縣是呂梁市生態扶貧的先行者。2017年,全縣實施造林工程13.87萬畝,全部由102個造林專業合作社承接實施,涉及貧困人口5155人,收入達2000萬元。

王建生是嵐縣界河口鎮東口子村村民,40歲還沒錢成家。因70多歲的父母身體多病,一直不能外出務工,僅靠幾畝薄地維持生計,生活越過越緊。去年,王建生當上了護林員,每天上半天班,一年能掙1萬元,日子終于“過開了”。他說,在家門口打工,掙錢顧家“兩不誤”。眼下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脫單”!

一人護林、全家脫貧。在58個貧困縣,有2.28萬貧困勞動力像王建生一樣當上了護林員,年人均增收6700元。

路子對了,機制活了,生態扶貧的改革效應也頻頻釋放。

大寧縣在試水“資產性收益扶貧”中,看到了新機遇,拓展了新空間。

作為一個深度貧困縣,大寧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鼓勵縣域龍頭企業成立專業合作組織,群眾以個人擁有的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以及財政補助資金折股量化,以股權的形式入股合作社,讓“冷資源”變成了“熱財富”。目前,全縣共有2個合作社與221戶群眾簽訂入股合作協議,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

“作為兩大攻堅戰的交集,生態扶貧具有雙重意義,但也面臨‘成長煩惱’。在實踐中,必須創新機制體制。”大寧縣委書記王金龍說,大寧縣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投資1.6億元,實現20萬畝荒山荒坡造林綠化全覆蓋,帶動3529戶9881人脫貧。

一個理念更加明顯 讓“民生清單”成為“幸福賬單”

悠悠萬事,民生最重。

如何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地?一年來,省委省政府狠抓民生實事,扎實做好就業、社保、醫療衛生及下崗職工安置等方面的工作,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城鄉低保、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等政策標準持續提高;就業、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財政支出,牽引民生之變。兩年來,我省在財力緊張的情況,堅持財政資金配置向民生領域傾斜。2017年,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4%,今年1月至5月達到82.2%。去年,呂梁市民生支出259.9億元,占預算支出的82.5%。

補齊短板,讓發展更均衡。

奔小康,盼健康。我省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專門出臺了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方案,省級每年投入11.7億元,合力構建“三保險、三救助”政策體系,35種特殊慢性病門診目錄內費用按限額100%報銷;實行鄉村干部、醫生與貧困戶健康扶貧“雙簽約”,落實“先診療后付費”制度,全省惠及23.74萬人次,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90%以上。

偏關縣樓溝鄉小村的孫長青,身患糖尿病10余年,長期依靠藥物治療。這幾年出現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酮癥后,多次住院治療,大額醫藥開支讓其家庭不堪重負,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人員。去年8月,老孫享受到“雙簽約”服務后,住院11天,花費3828.25元,個人只承擔547.35元。老孫高興地說,健康扶貧就是好,看病醫生管,報銷干部幫,省心又省錢!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百姓的飯碗。我省適時出臺了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意見,建立組織領導、宣傳發動、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和政策支持“五大體系”,去年省級安排1.8億元專項資金,完成農村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培訓7.2萬人,轉移就業9萬人;2018年,按照“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總體思路,投入10億元左右,對100萬人進行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

得益于“呂梁山護工”培訓,中陽縣武家莊鎮留慈村農民許連紅迎來人生“蝶變”。

“我在北京就業,照料一對老年夫婦,每月收入5200元。在北京我去了長城、故宮等好多地方,眼界開闊了,整個人也自信了?!痹S連紅高興地說?!罢煞蛴胁 ⒑⒆幼x書,家里條件不好?!闭f起以往的生活,許連紅直皺眉頭。2017年年初,她參加護理護工培訓后,在京城當起了保姆。時隔一年,觀念變了,錢袋鼓了!

“護工給了貧困農民一個就業機會,政府就是要通過系統的技能培訓給農民一個穩定的支點?!眳瘟菏惺虚L王立偉表示,民生工作涉及千家萬戶,要優先保障、優先投入、優先解決,讓百姓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

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在生產安全、教育、下崗職工安置及住房等領域,一年來,我省的進步同樣明顯。

數據顯示:與2012年相比,2017年全省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42.15%、41%;2016年、2017年去產能分流的51370名職工得到再就業安置,連續兩年受到國務院表揚;建立教育扶貧個人自主賬戶,去年資助貧困家庭大學生、中高職生5.2萬人,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23.4億元,受助學生37萬人;2017年改造危房7.79萬戶、危險土窯洞2.76萬戶,完成1121個貧困村安全飲水工程。

擺脫貧困,奔向小康。三晉兒女正以昂揚奮發的姿態闊步向前,以民生為底色,書寫人民美好生活的時代答卷。(記者 趙建軍)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广宁县| 黔西县| 越西县| 上高县| 盐池县| 桂林市| 米脂县| 上虞市| 内江市| 德令哈市| 霍城县| 门头沟区| 大名县| 棋牌| 加查县| 绥江县| 丹巴县| 伊川县| 临沭县| 景德镇市| 化州市| 大庆市| 华池县| 菏泽市| 涿州市| 江川县| 如东县| 丹东市| 禄丰县| 和林格尔县| 上虞市| 莲花县| 陕西省| 鄂托克旗| 晋州市| 温州市| 图们市| 民县| 兴隆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