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初夏的臨汾,繁花似錦。6月10日上午,“尋根堯祖·圓夢中華”2018首屆堯都文化旅游節在堯都區堯廟廣場盛大開幕。
尋根堯祖 圓夢中華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旅發委、臨汾市委、臨汾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堯都區區委、堯都區政府承辦,市旅發委、市文化局、市對臺辦等單位協辦。
港澳臺、華人華僑代表,百家宗親代表,百家旅行社代表,百家商界精英,百家新聞媒體代表,省內外社會各界代表共計2500余人參加開幕式并觀看文藝演出。
據介紹,舉辦2018首屆堯都文化旅游節,旨在彰顯“堯都,中華文明從這里開始……”這一獨特優勢,大力傳承和弘揚帝堯文化,深入挖掘堯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實現時代要求與歷史傳承的有機結合和繼承創新;旨在進一步擴大堯文化影響力,打響“華夏文明之源、炎黃子孫之根”品牌,讓更多的人走進堯都,領略堯文化、體驗堯文化、感受堯文化,把堯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價值展現出來。臨汾市、堯都區將把這次文化旅游節辦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助推臨汾旅游產業崛起的盛會,不斷開創新時代臨汾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演出節目 精彩紛呈
開幕式文藝表演分為開篇、上篇、下篇、尾聲四個部分。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威風鑼鼓表演——《鼓舞黃河》,開篇“大河遠聲”拉開帷幕。
表演帶來了農耕時代遮天蔽日的風雨和悠長熱烈的歌聲;歌舞《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流淌著堯帝的故事,訴說著上古先民的自由安閑和幸福太平。
上篇“童謠鼓韻”——《仙洞謠》帶領大家走進姑射山瑰麗壯美的神奇風情,鼓風板韻》翼城花鼓美天下,堯都根祖暖中華;下篇“古堯唱頌”——詩朗誦《巍巍乎,帝堯》把鏡頭拉回4300多年前,共同唱響堯帝頌歌;歌舞《盛世堯天》奏響“堯天舜日”的先古華彩樂章。
尾聲“筑夢中華”——嗩吶表演《壺口漢子》讓觀眾領略“秋風卷起千層浪,晚日迎來萬丈紅”的壺口瀑布;歌舞《中國夢》尋找炎黃子孫之根,實現“圓夢中華”愿景,拉開堯都文化旅游節的大幕。
整場文藝表演以嘹亮、美妙的歌聲,唱響山西省第三屆旅發大會贊美新時代、描繪山西新篇章的前奏曲。
主題活動 形式多樣
本屆堯都文化旅游節以“尋根堯祖·圓夢中華”為主題,時間為6月9日至15日,為期7天,推出10項主題活動。
這10項活動分別為:“文明之源·帝堯之光”2018首屆堯都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溯文明之源·尋華夏之根”堯文化高峰論壇;堯帝古都·尋根之旅”百家旅行社推介會;文明始祖·光耀千秋”蒲劇《堯頌》演出;尋根堯祖·圓夢中華”2018首屆民間祭拜帝堯大典;華夏萬姓·同宗同源”百家宗親會長交流會;華商論見·投資臨汾”百名商界精英攜手堯都活動(招商引資推介會);和諧堯都·幸福臨汾”雷甲壽書畫展、捐贈儀式及系列文化活動;千古流芳·福澤萬世”堯文化發展成就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陶寺考古成果展;民無能名·萬世傳揚”2018首屆堯都文化旅游節閉幕式。
堯都文化 源遠流長
堯都區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地處汾河平原核心地帶,是臨汾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山西省人口第一大區和臨汾唯一的市轄區。
堯都歷史悠久,相傳4300年前,帝堯定都于此,素有“華夏第一都”的美譽。帝堯欽定歷法,敬授民時;劃定九州,協和萬邦;開鑿水井,推廣農耕;設立謗木,民主治世;實行禪讓,教化民眾,開啟了華夏文明史上“堯天舜日”的美好時代。
堯都人文薈萃,著名的軍事家衛青、霍去病,政治家霍光,都在各自的舞臺上書寫了不朽的篇章。
堯都文化燦爛,鑼鼓藝術、戲曲文化植根民間,剪紙藝術、皮影藝術、木版年畫巧奪天工;堯都山川秀美,汾河、澇洰河、仙洞溝景色宜人,堯廟、堯陵、堯居、大中樓美不勝收;堯都礦產豐富,資源稟賦獨特,是全國優質焦煤基地之一;堯都交通優越,大西高鐵、京昆高速、同蒲鐵路縱貫南北,中南鐵路、青蘭高速橫跨東西,喬李機場直達全國各大主要城市,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的交通網絡。
堯都堪稱“華表誕生地”、“華人故鄉”,享有“五千年中華文明地標”美譽,遺存有豐富完整的堯文化旅游資源,在全國獨一無二。
圍繞臨汾市委、市政府富裕、文明、綠色、幸福、美麗新臨汾總體發展思路,堯都區委、區政府著力建設實力堯都、創新堯都、魅力堯都、幸福堯都和清風堯都“五個堯都”,依托深厚的堯文化資源,傳承與弘揚并舉,挖掘與培育并重,著力推進傳統文化與優質旅游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制定了“一核一帶兩翼三園”旅游發展規劃,大力實施“旅游強區”戰略,對堯廟、華門、堯陵、帝堯古居等景區進行了大規模開發建設,“華夏第一都”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記者趙文家 亢亞莉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