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堯都區劉村鎮臥口村村“兩委”干部將一面寫有“惠農e貸及時雨 鋪平農村致富路”的錦旗送到了農行堯都支行,感謝其對該村100余戶村民特色養殖給予的信貸支持和用心服務。類似這樣的錦旗、稱贊,在農行臨汾分行轄內各支行還有很多很多。
自2018年中國農業銀行“惠農e貸”產品問世以來,農行臨汾分行累放1.5萬戶16.82億元,惠及農民近7萬余人,2021年,授信總額達13.83億元,余額達8.46億元,當年凈增5118戶5.5億元,全省系統內排名第一。普惠領域貸款當年凈增5.2億元,其中普惠農戶“惠農e貸”2.8億元。范圍涵蓋耕種防收多個階段,種養加貿多個行業,農戶、合作社、新型農業化組織多個層面,有力支持了當地農戶的生產經營。
榮譽和數字的背后,體現著農行“面向三農、服務城鄉”的責任,彰顯著農行“耕耘美麗鄉村”擔當,也凝聚著該行全體干部員工對“三農”工作孜孜以求的辛苦與付出。
建團隊、帶隊伍,情系“三農”“立潮頭”
“我們堯都支行‘惠農e貸’的組織模式是“一拖八”——三農中心+八個網點,三農中心一共8個人,再加上八個網點的兼職客戶經理,16個人分別對接轄區124個自然村,成立了16個‘三農’金融服務團隊。大家由村支書牽線搭橋,通過建微信群,線上答疑+線下走訪的方式,2021年累放‘惠農e貸’8562筆,金額3.51億元,累計授信總戶數2677戶,授信總金額2.68億元。”說起“惠農e貸”取得的工作成果,農行堯都支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元成如數家珍。
農行臨汾分行擁有一支不折不撓、敢打硬仗的“三農”鐵軍隊伍。該行以“金穗惠農通”工程為抓手,所轄每個支行均對接分片村委,由村干部任聯系人,成立一支“三農”金融業務團隊,通過召開現場會、適時開展系統操作培訓,密切與各村委的聯系,加強對“三農”服務人員的培訓學習力度。在此基礎上,號召全行“三農”服務團隊深入鄉村、社區、集市等區域,延伸農村金融服務半徑,提高農村金融產品覆蓋率。
找政府、圈客戶,對接市場“趕浪頭”
“多虧農行去年秋季給俺們蘋果種植戶每戶發放的五萬元‘蘋果e貸’貸款,讓我們果農的蘋果穿上‘嫁衣’遠銷省內外甚至國內外,深得消費者的好評。”一位黃河壺口岸邊的果農說出了心里話。
該行主動對接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緊抓上級行“下沉貸款審批權限、提高貸款授信額度”的機遇,著眼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鏈條,發揮“惠農e貸”新、快、準、信、簡、惠等優勢,根據轄內不同地區的特色產業,積極創新開發相應的“惠農e貸”特色產品,構筑出諸如洪洞的“養殖e貸”、吉縣的“蘋果e貸”、隰縣的“酥梨e貸”、永和的“紅棗e貸”、襄汾的“藥材e貸”、曲沃的“蔬菜e貸”等一系列特色產品。特別是2021年以來,該行努力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因素,優先發展以生豬為代表的“養殖e貸”,積極發展鄉村“旅游e貸”,受到地方政府和農民朋友的好評。
選村進、掐尖出,服務百姓“上心頭”
“我們村主要產業是中藥材、小麥和生豬養殖,沒有資金是制約發展最大的問題。自從與農行合作后,我們先后為村民爭取到惠農貸款500余萬,50多戶村民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特色產業都慢慢有了起色。”說起近年來村里的變化,襄汾縣南賈鎮東張村村干部郭振祥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近年來,該行與當地政府、村委密切合作,按照“黨建牽線、農行搭臺、信用開路、金融惠農”的思路,走出了一條金融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為進一步織牢惠農貸款的風險保障網,該行抓要害、定方向,把住第一個關鍵點,就是村干部、村能人及村民致富帶頭人,在獲得了三級政府的一致認可后,由支行“三農”部門客戶經理直接對接村委,與村委密切合作,由村委向農行推薦守信用、有頭腦、干勁足的農戶;其次把住第二個關鍵點,即客戶經理同村干部一起逐村挨戶,走訪采集信息,開展二次實地調查,在密切銀行與政府關系的同時,也保證了貸款發放的“四真四實”;在具體工作推進中,把住第三個關鍵點,即給發放出去的貸款再加一道保險鎖,由村委會作為貸款的第一考察人,把村委會及相關推薦人納入貸款體系,發現貸款有一戶出現不良貸款預警,整村貸款拉響預警,直至整改解除。通過這種政企合作、資源共享的方式,既解了農民生產生活的資金之“渴”,又為貸款發放和貸后管理提供了堅實保障,構建出農戶“想貸”與銀行“敢貸”的良好格局。
加擔保、漲額度,銀客雙贏“有干頭”
家住堯都區吳村鎮的胡小壯從事養殖業10多年,他一直想擴大養殖規模,購置幾套自動化智能養豬設備,但手頭資金不是很寬裕,申請貸款最多只有30萬元。2021年6月,農行堯都支行客戶經理審核了胡小壯的相關情況后,為他申請了“金穗農擔貸”擔保貸款,很快50萬元專門用于種養殖業的“惠農e貸”款項就到賬了。
“總對總”批量擔保是銀擔合作的新方式、新路徑、新渠道。自從省分行與省農擔公司簽訂全面合作協議以來,該行就快速響應、積極對接,采取“農行+農擔+農民”新型貸款模式,有效緩解了農戶“擔保難、融資貴”的問題,不斷滿足優質客戶信貸需求。在實際工作中,為更好地服務客戶,改善客戶體驗,該行與農擔公司密切配合,通過深入調研、論證,不斷優化合作的范圍、流程、風險分擔方式、互通機制、合作條件和合作產品,建立了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在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的同時,又提高了客戶的授信額度,降低了融資成本。2021年,該行通過與農擔公司合作成功發放“惠農e貸—金穗農擔貸”55筆,金額1510余萬元。
追過程、盯進度,及早跟進“出日頭”
“以前辦貸款是臉難看、事難辦,從來沒想過在自家地里分分鐘就能夠把貸款辦好,農行工作人員還手把手教我們使用手機銀行打雞苗款,這服務態度真是沒話說!”洪洞縣秦壁村的一位肉雞養殖戶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該行始終堅持“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工作準則。在全行范圍內實行市分行黨委班子包支行、支行“三農”專職團隊包鄉鎮、網點兼職“三農”客戶經理包鄉村的包干服務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制訂包干計劃、加大工作督導,在服務點摸底排查的基礎上,圍繞縣域發展趨向,篩選出信用環境好、產業聚集特色顯著、村“兩委”凝聚力強的區域,以“扎根一個村、深耕一個村、投放一個村”的模式,按照“圍繞特色材、面上全覆蓋、點上重點推”的思路,挖掘出效益好、信用高的經營農戶,做實農戶信息建檔和綜合授信出貸,確保分片包干取得明顯成效。
“我們就是要探索形成一種獨具‘三農’服務特色的省、市、縣、網點、惠農通服務點多級聯動的‘三農’營銷服務新模式,打通一條支農、惠農暢通無阻的高速路!”該行分管“三農”業務的副行長劉貴榮如是說。在業務發展中,省分行多次優化建檔流程和授信模型,遇到問題耐心指導,傾力幫扶。該行更是多次在基層遇到實際困難時與支行一起學經驗、搞座談、做培訓,深入支行實際調研、深入鄉村實戰演練,真正實現了從課堂到操場,從操場到戰場的全流程服務。
談到今后“三農”工作的發展路徑,該行黨委書記、行長馮棟信心滿滿。他表示,服務“三農”、鄉村振興是農業銀行的歷史使命和光榮職責,農行臨汾分行將繼續堅守初心,深耕縣域“三農”沃土,把“惠農e貸”送到千家萬戶,用一筆筆貸款精準澆灌一個個鄉村產業,為鄉村產業鋪路架橋,為鄉村建設添磚加瓦,傾心傾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吳云峰 杜坤)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