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汾西縣永安鎮師家溝村有一支來自太原科技大學的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叫李新明,來到師家溝村之前,他是太原科技大學機關黨委書記。到汾西近7年,他和隊員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7年來,李新明帶領駐村幫扶工作隊為師家溝村的兩個自然村爭取項目資金400余萬元,建立“光伏發電站”兩座,每個電站每年收入13-15萬元;街道硬化5公里;為景區新建520平方米的二層仿古建筑一座;為景區新建了淌水橋一座,引進了娛樂游藝、餐飲等設施;從省發改委爭取專項資金25萬元,學校配套投資10萬元,并通過民間引資70萬元,實現了移山改河造地53畝水澆地;引導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發展養殖種植業,目前每年出欄豬800余頭、羊300余只、雞5萬余只,玉露香梨種植80余畝;協助配合汾西縣住建局、文旅局爭取各類古建修繕資金2400余萬元……師家溝村因此獲得多項榮譽:山西省旅游扶貧示范村、臨汾市人居環境提升示范村,目前山西省鄉村振興旅游示范村正在申報當中。
成績單的背后是李新明一班人的辛勤付出和家人的默默支持。
2016年10月26日,對李新明來說,是一個永遠難忘的日子。
那天是兒子結婚大喜的日子,李新明曾經無數次想過如何給兒子辦一場有意義的婚禮,但現實讓他非常愧疚。
兒子結婚前,不少親戚朋友都來幫忙,詢問婚禮籌備事宜,但李新明手頭的脫貧攻堅工作正在緊要關頭,“當時,汾西縣委、縣政府結合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做出了‘大戰100天,沒有節假日!’的決定,作為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我選擇了推遲回家。”李新明說,“忙完手頭的工作,我請了兩天假,10月24日連夜返回太原。親戚朋友見到我開玩笑說,‘兒子不是親生的吧,婚期到跟前了才回來’,說得我一臉慚愧?!?/p>
10月26日,李新明為兒子辦完婚禮的當天,又趕往他堅守了多年的脫貧攻堅“戰場”。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是我能安心工作的重要原因?!崩钚旅髡f,“在婚禮上,當主持人說起我回家遲的原因時,兒媳婦一句‘爸,我們理解您,為了扶貧,我們今后還會支持你’,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p>
家人的支持,讓李新明更好地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他的努力也贏得了師家溝村民的認可和贊揚。
“別人家的紅薯一公斤兩塊錢左右,我家的紅薯一公斤四元,還不愁出售。”談到李新明,師家溝村6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舒六六說,“以前種紅薯除了夠自己吃,剩下的就都喂羊了,要不是咱的‘干部’提前給我打了預防針,可不敢種這么多。”
在李新明等幫扶人員的鼓勵和支持下,舒六六今年種了1.5畝紅薯, 收獲2500余公斤,按照4元一公斤的收購價,僅紅薯一項,舒六六可增收10000元。
不僅是紅薯,村里的豆子、 小米、核桃、土蜂蜜、大蒜等都不愁銷售。在太原科技大學的支持下,李新明在村里建起了“愛心超市”,村民通過積分兌換等值物品,在太原科技大學內建起了“扶貧超市”,村民種植的小雜糧等產品在扶貧超市銷售,既鼓勵了村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為了增加群眾收入,李新明與村“兩委”干部積極協調,完成了旅游景區配套項目:“五坊一庫”,即醋坊、面坊、米坊、烤房、油坊、一冷庫。該項目不僅增加了景區參觀、體驗內涵,帶動了農產品銷售,下一步還將帶動更多村民就業,幫助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多項惠民工程實施的背后,傾注著李新明一班人的心血。他的辛勤付出得到省、市相關部門的認可,李新明榮獲“省扶貧辦三下鄉先進個人”“汾西縣脫貧攻堅奉獻獎”“汾西縣優秀駐村工作隊長”“汾西縣優秀共產黨員”“擔當作為”先進等榮譽。
“雖然師家溝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我知道,成績背后是無數人的付出和努力。”李新明說,“太原科技大學的領導和師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這讓我們在扶貧路上更有信心。”
隨著師家溝村各項旅游配套設施的完善,“師家大院”已成為師家溝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今年“五一”期間,“師家大院”客流量超過5萬人次,營業總額突破百萬元。周邊沿線村民也圍繞“師家大院”做起了文章,籌建了農家樂、采摘園、特色庭院休閑區等。李新明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集文物保護、文化旅游、民俗體驗、娛樂游藝等于一體的“師家大院”旅游景區將呈現在世人面前,吸引海內外游客前來旅游參觀,成為師家溝村乃至汾西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幫助師家溝村實現鄉村振興。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