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宣教入企行
在大唐熱電 孫俊明 攝
在太岳焦化有限公司 王巖 李進 攝
在臨汾熱電 成安安 攝
在山西光大焦化氣源有限公司 衛婷 攝
連日來,我市集中開展了“環境宣教入企行”活動,以集中培訓和深入企業開展培訓為載體,對全市范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一次環保法律法規培訓,增強企業的守法意識,助推企業的污染治理。與之同步,由市生態環境局設計制作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漫畫和知識版面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歷時一個月的巡回展出。
企業要記住這13種易發多發的環境違法行為和處罰措施
為增強各企業環保意識、督促企業履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和環保社會責任,對企業易發、多發的13種環境違法行為和處罰措施進行了梳理,告知各位企業負責人,切莫觸犯法律紅線。
一、“未批先建”
二、違反環保“三同時”制度
三、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
四、“逃避監管”
五、違法設置排污口
六、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
七、未按規定對污染物自行監測,或未保存原始監測記錄;未按規定安裝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未按規定聯網并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
八、未妥善處置工業固體廢物。
九、未妥善管理、貯存、處置危險廢物。
十、建設項目未辦理環評,被責令停建,拒不執行;無排污許可證,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等情形。
十一、產生含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未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或者未采取減少廢氣排放措施;儲油儲氣庫、加油加氣站和油罐車、氣罐車等,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并正常使用油氣回收裝置。
十二、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或者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即投入生產、使用,或者建設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未正常運行。
十三、從事畜禽規模養殖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集、貯存、處置畜禽糞便,造成環境污染。
“美麗臨汾 我是行動者”
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答題活動
臨汾市生態環境局在微信平臺開展“美麗臨汾 我是行動者”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答題活動,旨在號召全市人民踐行低碳環保理念,助力污染防治行動,積極發揮作用。倡導全市人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營造全民參與、全社會參與共治的濃厚環保氛圍。
活動時間
2019年5月27日—6月15日(20天)
參與方式
1.掃描二維碼或者搜索“臨汾環保發布”關注公眾號
2.進入公眾號,點擊右下角“環保科普”—選擇“知識答題”參與活動
3.每次答題隨機20道試題,每試題5分,共計100分。
活動獎勵
每日從答題滿100分的市民中抽取30名,每人獲得5元現金紅包獎勵,持續20天。
市生態環境局浮山分局
加快推進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
連日來,市生態環境局浮山分局倒排工期、加快進度,強力推進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工作,確保高質量、高效率、高標準完成水站建設任務。
該局邀請市生態環境局、堯都區政府有關專業人員實地調研,確定了水質自動監測站站房地址。積極做好工作協調、技術指導、調度督辦工作,與浮山縣自然資源、住建、水利、電力、通訊等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北王鄉政府、馬臺村委會通力配合,全力推進監測站建設項目順利實施。目前已經完成水質自動監測站選址、地勘及圖紙設計、平整場地、修建臨時道路、挖基槽、打墊層、砌基礎、回填土,地下梁的建設,正在按日程進度鋼筋綁扎建設外墻。(李宏偉)
市生態環境局曲沃分局
召開紀律作風整頓大會
日前,市生態環境局曲沃分局召開了紀律作風整頓大會,旨在解決干部職工作風紀律存在的突出問題。
會議要求,按照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充分認識到開展紀律作風整頓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局黨組的決策部署上來,全面系統地整治突出問題,堅決有力地抓好整改落實,全力以赴推進全縣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取得新成效。堅決做到嚴肅整頓、立改立行,在全局樹立起真抓實干的風氣、樹立起勇于擔當的風氣、樹立起攻堅克難的風氣、樹立起勤學善思的風氣、樹立起清正廉潔的風氣,并迅速行動起來,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以及各項制度建設。(李鑫)
市生態環境局翼城分局
全面推動執法工作有效落實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翼城分局正式啟動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領域推行隨機抽查工作,實施“人員隨機、企業隨機”的“雙隨機”抽查模式。
在“雙隨機”抽查工作中,環境監察人員嚴肅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局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領域隨機抽查制度,對于雙隨機抽查的企業,將抽查情況填報污染源日常檢查動態信息庫,并在翼城縣政府網站公開隨機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接受社會監督。下一步,該局還將繼續開展雙隨機抽查工作,對隨機抽查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公開查處一起,依法從嚴從重處理處罰,全面推動環境執法工作有效落實,促進企業增強環保守法、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意識。(張倩 張艷珍)
“回箱計劃”點亮綠色發展路
把紙箱留在驛站,讓資源循環利用。
“多放入一個紙箱,多拯救一棵綠樹。”5月28日,在山西師范大學快遞服務中心菜鳥驛站記者看到,學生們在領取快遞包裹后,大多會在門口的回收臺前拆了包裹,順手將快遞盒放進回收臺里。沒過一會兒,回收臺就裝滿了。
山西師范大學快遞服務中心菜鳥驛站的負責人任奕燃介紹到,有9成以上的大學生在菜鳥驛站取快遞后,會到綠色回收臺拆包裹,把紙箱留下,供他人免費寄件。
“這個綠色回收臺開設得特別好,為我們提供了開箱的工具,還讓快遞包裝循環利用起來,同時也減少了快遞垃圾給學校帶來的困擾。”山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劉穎妍告訴記者,身邊的很多同學都加入了菜鳥綠色行動“回箱計劃”,養成了“把紙箱留在驛站,讓資源循環利用”的習慣。
據菜鳥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回箱計劃”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快遞紙箱共享行動,去年“雙11”至今,在線下回收了一億多個紙箱,免費提供給菜鳥驛站的消費者寄件,率先實現快遞紙箱就地循環利用,成為一個個流動的綠色低碳包裹。
“起初,學生們在發件時對二次回收來的紙箱包裝有些不情愿,隨著平臺推出的一系列綠色公益活動,大家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現在寄送快件時,在保證貨物不受損的前提下,對快遞外包裝的新舊已經沒有了過多要求。”任奕燃說。
據了解,目前菜鳥驛站在全國200余座城市設立了約5000個綠色回收臺,并在地圖上進行了標記,只要打開高德地圖,搜索“菜鳥回箱計劃”,就可以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回收臺,加入捐紙箱行列。記者隨即進行了操作,市區共顯示出山西師范大學兩處、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校4處“貢獻快遞箱”網點,除了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校的“貢獻快遞箱”服務關閉以外,其他的3處均在運行狀態。
就在記者采訪之時,家住山西師范大學附近的劉女士帶著孩子前來捐獻紙箱,她感慨道:“‘回箱計劃’不僅培養了大家共享快遞紙箱的習慣,也點亮了廢品循環的綠色發展之路。”
記者 盧婷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