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永和縣在做好科學防疫的前提下,以“百日清河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季”活動。
芝河全長67公里,是永和縣6.8萬人的母親河。長期以來,由于縣城基礎條件差,管網建設難度大,歷史欠賬多等原因,城區出現擠占河道、私搭亂建、糞污直排、河岸廁所、垃圾亂倒、沿河養殖、私屠亂宰等亂象,芝河水質被嚴重污染。今年,永和縣委、縣政府把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縣”作為一項戰略,全力推進清河行動。
為確保“百日清河行動”取得實效,首先是高點定位,切實加強組織調度保障。縣里把清河行動納入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的組織體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四套班子領導全員參與,七大戰區、四個專班,職能部門整合力量,全方位參與。縣委書記、縣長采取“四不兩直”工作方式,深入一線,緊盯問題清單,督導問題清零。
其次是高標推進,切實做到問題整改清零。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找病根,出藥方。整合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建、水利、交通、林業、農業農村、畜牧、執法大隊等部門,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形成震懾。截至目前,已查處4起涉污案件,罰款6萬元,限期搬遷沿河養殖戶3家,取締屠宰小作坊6家,查處河道傾倒糞污1起。持續開展鄉村“三容三貌”整治,違法建筑拆除、路域環境整治、個戶改廁專項行動、封山禁牧專項行動等,使“百日清河行動”成為“愛國衛生季”活動的綜合性工作。各鄉鎮、各村結合各自實際情況,采取喬灌草相結合,美化環境和發展產業相結合的方式,對沿河沿路沿村沿山大規模進行綠化,為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年。
第三是高效落實,切實改善環境衛生面貌。清河行動領導組根據行動進展制定目標,不斷調整方向,調整重點,明確時限,壓茬推進。他們開展了3次會戰,確定了管廁所、疏污水、治四亂、清垃圾等八項任務,明確了“八個清零、八個就緒”,確定了“一縱兩橫、三個清零、五個推進”目標,把拆違、綠化等列為重點,全力推進“三拆三下三進”行動。
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永和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得到很大改善,芝河水質已由年初的劣五類提升到二類,實現了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城區共拆除違法建筑16處、7801.44平方米,騰空面積共計53280平方米,拆除沿河廁所92座,廣告牌下墻拆除5塊、27平方米;共疏通城鄉污水直排接入管網69處,污水直排口105處,清理垃圾2500方,清理化糞池69個,新建化糞池8座,清排沉淀池120處;清理收回沿河違規占地370處,107余畝,疏通平整河道6.6萬平方米;共栽植各類苗木207萬株,其中栽植喬木數120萬株,栽植灌木數87萬株;城區規劃公廁24所,規劃個戶改廁240所,全縣7個鄉鎮、79個村委處處有動作,村村有行動。
下一步,永和縣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通過四個結合,將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結合起來,臨時措施與長效措施結合起來,治理與服務、管理、提升結合起來,宣傳教育和依法打擊結合起來,切實讓永和“水質提起來、水量豐起來、風光美起來、環境好起來”。(曹小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