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你好,同志,我來報到啦。”3月19日上午,從四川省萬源市太平鎮返回堯都區濱河辦事處南孝社區的羅啟軍顧不上收拾行李,就來到社區居委會報到,提供出門前當地政府開具的健康證明,登錄臨汾HIM信息采集平臺填寫信息,填寫社區外來人口登記表,掃碼進入“南孝社區外來流動人口體溫監測群”……完成一系列操作后,羅啟軍回到租住地,開始了14天居家隔離觀察。
“居家隔離觀察期間,居民每天上午9點前要在微信群匯報體溫。”社區工作人員郭麗娜指著電腦上的外來人口登記表告訴記者,“紅色區域是已經解除隔離的,黑色區域表示正在隔離,每天需要上報體溫是否正常。”就在前一天,郭麗娜與濱河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一起將10名從外省返回的務工人員送到了辦事處指定隔離點。
南孝社區有常住居民669戶、1816人,外來租住居民2375戶、6754人,流動人口數目之大、人員之雜成為該社區疫情防控的一大難點。“從2月26日開始,我們發動黨員、干部、志愿者對社區人口進行大摸底,前后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摸排了三遍,才得到精確到個位數的人口信息。”該社區黨支部負責人兼主任鄧云龍指著柜子上的一摞文件盒告訴記者,“里面都是社區所有居民的信息登記表,一戶一檔,歸類有序。”在上門摸排的同時,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反復宣講,將疫情防控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宣講到位。
“目前,外防輸入是我們社區防控工作的重點,隨著復工復產進程加快,返回社區的外來人員增多,好在疫情初期我們的摸底和宣講工作到位,返回社區的外來居民都能第一時間匯報返回信息并及時前來報到。”憑著多年的社區工作經驗,鄧云龍在這次疫情中靠前指揮,精準施策。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盡快恢復社區內市場、門店的經營也是社區當前的工作重點。”鄧云龍告訴記者,南孝社區每年的集體收入主要靠收取南孝市場租金獲得。
南孝市場占地15000平方米,市場內有商戶70多家,以車輛維修、電動車輛銷售為主,人員來往密集。在2月27日南孝市場開門營業前,社區專門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和病毒消殺管理制度。首先,對商鋪經營者及員工進行了摸排,確認無異常才可開門營業;縮短營業時間,每天營業前和關門后派專人對市場進行全面消殺;門口設置了檢測點,來人檢測登記后才能進入……
孫建民負責南孝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這段時間,他還是市場的消殺員。除了早晚各一次的消殺工作,他每隔一小時就在市場內巡查一次,“哪家消毒不到位,哪里車輛亂停亂放,誰沒戴口罩,凡此種種都得到及時監督、糾正。”
“車開進來后先消毒才能維修、保養,疫情還沒結束,馬虎不得。”在南孝市場內的寶旦汽修保養中心,店主薛亮向記者介紹店里的日常消毒情況,“你看,我們備了84消毒液和酒精,車輛的消毒情況都登記在冊。”
從1月25日至今,南孝社區的工作人員沒有休過一天假,他們的家里有上網課的孩子,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在鄧云龍看來,“用我們的堅守換來社區居民的認可,值了。”
記者 李衛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