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普惠金融 做有擔當的本土銀行
——全市農村信用社(農商銀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碩果累累
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李建學深入企業調研,助力復工復產。
近年來,全市農商行、信用聯社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專注主業、回歸本源,踐行“普惠金融、零售致勝”的經營理念,堅守“深耕三農、細作小微、精準扶貧、傾力重點”的服務定位,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履踐使命惠“三農”
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為解決廣大農民貸款“不敢貸、不會貸、貸不到”等問題,自去年以來,在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的帶領下,全市16家縣級農商行與信用聯社以“創建100個授信示范村、推進3000個行政村農戶評級授信、累計投放貸款500億元”為目標,在全市農村范圍內大力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推進”全面授信工作,將其作為支持“三農”發展的最佳路徑、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踐行普惠金融的核心舉措。全員弘揚農信社傳統的“背包精神”,走出營業網點,走進鄉鎮農村、社區街道、商場店鋪等,主動上門與農戶、商戶以及各類經濟組織逐一對接,開展摸底調查、采集信息資料、宣講金融政策、推介金融產品、批量進行授信、發放小額貸款,著力推動全轄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符合條件的客戶授信全覆蓋、有資金需求的用信全覆蓋、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在全市87萬余農戶中,截至目前,被農信社授予信貸額度的有326426戶、金額230.88億元,占比37.52%;有貸款余額的有85950戶、余額156.43億元,戶數用信率為26.33%、金額用信率67.75%;涉農貸款余額634.76億元,占純貸款總額的95.96%,占全市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總余額的75%以上。近三年,全市農信社平均每年累放“三農”相關貸款達500億元。截至2019年末,各項扶貧貸款投放額達29.4億元,占全市金融機構扶貧投放總量的70%以上,其中個人精準扶貧貸款余額達10.6億元,單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達18.8億元,“5321”扶貧小額信用貸款余額達6.4億元。大量誠實守信的農民,通過臨汾農信研發的“整村授信系統”,借助“惠農一卡通”,擁有了一筆“隨用隨刷、隨有隨還、一次授信、周轉使用”的“備用金”,為增收致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為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全市農信社(農商行)不斷拓展服務鏈條、延伸服務觸角、縮短服務半徑,大力開展綜合服務站建設,聘請德高望重的村民擔任信息聯絡員,為每個站點配備惠農終端機具、驗鈔機、殘損幣兌換儀、晉享E付二維支付碼等,使廣大農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存取款、余額查詢、存折補登、小額轉賬、殘損幣兌換、假幣鑒別、生活繳費、業務咨詢等基礎性金融服務。同時,積極拓寬服務領域、深化服務內涵,賦予所有站點“七位一體”的綜合功能,把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成了金融知識的宣傳站、金融產品的體驗站、金融業務的代辦站、客戶信息的收集站、小額貸款的推介站、信用初評的授信站和便民服務的供給站。僅在2019年,全市就建成1496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共辦理存、貸、匯業務541450筆,平均單點辦理業務達360筆以上,真正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為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營造了現代、高效、便捷、安全的良好金融環境。
金融助力疫情防控
深入農戶調研需求
及時授信助農增收
優化服務架金橋
為民營和小微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金融活,則經濟活。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金融支持民營經濟與小微企業的系列方針政策,全市農信社(農商行)不斷完善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各行社成立小微企業貸款專營中心、小微事業部等,單列信貸計劃,實施精準營銷,結合縣域實際,為民營企業量身定做特色信貸產品。同時,實施科技賦能,加強信貸電子化建設,于全省農信系統率先研發推出網貸系統,推動信貸服務模式的變革,全面提升辦貸效率。此外,全市農信社(農商行)還修訂完善利率定價辦法,進行減費讓利,2019年平均貸款利率較2018年下浮了將近1個百分點,僅此一項即為民營和小微企業減負2680萬元,大大降低了客戶融資成本。多種舉措的施行,有效解決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確保了小微企業“貸得上、貸得快、貸得省”。
在此基礎上,全市農信社(農商行)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一三四三”經濟發展規劃,大力開展“千企謀發展、百億助轉型”排困解難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積極對接和扶持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全面助力脫貧攻堅戰。截至2019年末,全市農信社貸款存量與增量市場份額均占到全市金融機構的50%以上,涉農貸款余額占到90%以上,扶貧貸款投放占到70%以上,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達562.7億元,單戶授信千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24.1億元,累計支持省、市、縣重點工程與項目54個、貸款總額達85.6億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進一步的貢獻。
精準施策服務“小微”
普惠金融惠及城鄉
金融扶貧助困解危
支持戰“疫”顯擔當
全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市農信社(農商行)堅決扛起金融支持防控的政治責任,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向疫情防控相關企業投放貸款9戶、金額9306萬元。尤其是2月8日至10日,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利用短短3天時間,組織5家行社為大寧鴻晉塑膠公司緊急注資3500萬元,有效支持了該企業實現24小時滿負荷生產,每日提供800萬只醫用防護手套馳援抗“疫”一線,《山西日報》等媒體進行了專門報道。
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制定印發了《臨汾農信關于助力疫情防控加強信貸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工作方案》,按照一戶一策的原則,實施差異化信貸支持,對有發展前景、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做到“三不三調整”,“三不”即: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三調整”即:一是調整還本結息方式。為其辦理無還本續貸或展期,并適當延長結息周期,緩解客戶集中結息帶來的資金壓力;二是調整征信記錄。對因疫情防控導致征信出現不良的及時處理;對因正常生產停滯而導致風險分類認定結果下遷的,進行合理評估,根據實際情況暫時維持客戶現有資產質量形態,緩解客戶違約和失信壓力;三是調整應收利息。按照保本讓利的原則,對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娛樂和旅游等行業的新增貸款,合理調整利率,同比下浮10%到20%;同時,將中小微企業2—3月份存量貸款利息超出成本以上的部分予以返還,僅此一項即可讓利2.37億元,極大地為企業降低了財務負擔。
此外,審計中心還組織全系統踴躍捐款捐物達200余萬元,其中,向醫療集團等優質客戶捐贈一次性醫用手套21萬副、醫用口罩10萬只;向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捐贈價值20余萬元的血液檢測儀1臺,有力支持了戰“疫”前線,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今年1—3月份,全市農信社(農商行)貸款投放55.67億元,涉農貸款投放35.13億元,民營經濟貸款投放32.24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投放12.57億元,貸款投放總量占到全市金融機構的60%以上,為企業復工復產與全市經濟秩序的恢復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文圖:程霄 付華耀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