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明,臨汾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腫瘤二、三科主任,主任醫師,醫院國家級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腫瘤專業負責人。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省抗癌協會腫瘤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老年學會臨汾腫瘤分會主委,市抗癌協會理事長。獲山西省骨干精英人才、臨汾市委聯系高級專家等榮譽。
專業特長:腫瘤精確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
臨汾新聞網訊“治病救人,于我而言,既是工作,更是責任。”說起29年的從醫生涯,張艷明很是感慨:“我是一個腫瘤科醫生,接觸的大多都是腫瘤患者,不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他們的精神壓力都非常大。給出最優的治療方案、讓患者花最少的錢、得到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我的責任和使命。”
提高治療效率
作為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的帶頭人,多年來,張艷明用精湛的醫術和真誠的服務診治了無數患者。“在我心里,腫瘤科醫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當患者找到你,你說還有辦法治療。”張艷明說,腫瘤科面對的大部分都是危重癥患者,醫生就是與腫瘤抗爭的“戰士”,能做的就是最大化地提高治療的有效率,幫助患者延長生命、通過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身患雙原發癌的市民陳女士,2002年確診為乳腺癌,2013年確診為直腸癌,先后發現骨轉移、肝轉移、肺轉移,在18年的診治過程中,她多次找到張艷明。每次看到患者緊張、害怕、絕望的表情,張艷明都會與陳女士耐心溝通。她分析病情,為患者講解目前先進的治療技術,列舉一些治愈病例,讓她配合治療。
根據病情的發展,張艷明一次又一次調整治療方案,為患者制定全身治療配合局部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毒副反應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為了減輕痛苦,張艷明專門為患者加入了中醫中藥、飲食營養、心理干預等。
陳女士患病以來經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從最初的想放棄治療到積極配合治療,再到如今身體各項指標平穩,她說:“我今年58歲,如果沒有遇到像張艷明這樣的好醫生,我也許不會走到今天。她就像親人、朋友一樣鼓勵我、關心我,緩解我的病痛,她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很有信心。”張艷明說,當一個患者百分之百信任你的時候,即便知道沒有好辦法了,你也得逼迫自己去找那一絲希望。現在不能完全消滅腫瘤,但我們一點點去努力提高療效讓患者獲益,也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患者的貼心人
從科室成立之初的17張床位發展到現在幾百張床位,29年來,張艷明把一切都奉獻在了這里,患者的康復和好轉就是她的驕傲。
張艷明常說,醫生不僅要能治病還要“治心”,在患者脆弱時要給予安慰和鼓勵,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人。對患者來說,她不僅是健康的“守護神”,更是他們的“貼心人”。多年來,很多外地患者慕名來到市中心醫院找張艷明診治。
“張艷明不僅給我帶來了希望,更讓我對醫生有了新的認識。”幾個月前,身患肺癌的趙阿姨慕名從長治趕來,見到張艷明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多少錢,我這病還有治嗎?”當時趙阿姨已經對治療失去了信心,心情非常沮喪,但是經過幾個月的治療,趙阿姨的病情逐漸平穩,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她說:“張艷明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拉了我一把,讓我對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前幾天,趙阿姨親手縫制了一雙布拖鞋送給張艷明:“我知道醫生不能收禮,但我從心里把你當我的親人,這雙拖鞋是我一針一線縫的,是我的心意。”
像趙阿姨一樣,很多患者和家屬都把張艷明當朋友、當親人。張艷明說:“小時候我家里很窮,父母都是靠種地養活我們,我有過上學沒錢交學費的經歷,就如同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看病拿不出來錢一樣,我能理解他們的困難和處境,我希望每一個患者都能花最少的錢,得到最科學、規范的治療。”
“我要求科室醫護人員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拉近醫患距離,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張艷明說,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腫瘤二、三科從成立至今未發生過一起醫患糾紛。
實施“三年計劃”
張艷明是一個愛學習、愛鉆研的人。在她的辦公室里有很多書,上百個筆記本里記錄了她總結歸納的各種專業知識。每天凌晨5點的鬧鈴響了20多年,早上起床后她都要看書、學習業務知識。張艷明說,腫瘤科是一個對醫學知識要求比較全面的科室,醫生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在技術上精益求精。
張艷明在臨床工作中善于總結、勤于思考,獲得的獎項及發表的文章不勝枚舉,其嚴謹、鉆研的工作態度得到了領域內同仁的高度認可和肯定。她把多年總結的經驗寫成書,先后出版了臨床實用性圖書《腫瘤放射治療——精確靶區勾畫圖解》《腫瘤重癥診治流程》等,對基層醫生業務提升很有幫助。
“沒有團隊是不行的。”張艷明非常注重梯隊培養和科研教學,她堅持每周進行科室講座,定期進行教學查房。對疑難病例,經常組織多學科討論,不斷提高科室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培養了多名技術骨干。
消化腫瘤二科醫生賀紅杰說:“張艷明是一個嚴格、嚴謹、嚴厲的人,在定期查房過程中,她會詳細詢問每一個患者的診療方案、方向,對患者的治療不能有任何延誤。在科研、醫療方面,要求我們做到科學嚴謹,不允許出現任何瑕疵,時刻保持認真學習的態度。”
如今,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已發展為市級重點學科,是全市唯一集IMRT、IGRT、VMAT、普放、X-刀治療、熱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PICC置管資質等綜合治療于一體的腫瘤中心。
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從2010年開始,張艷明為科室制定了三個“三年計劃”。第一個“三年計劃”重在打基礎,即強化基礎性全科知識、專業知識和急救知識的提升,保障患者醫療安全,提升社會認可度;第二個“三年計劃”是2013年至2015年,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北京、上海等大醫院一樣的治療技術,大大提升醫院在省內外的知名度;第三個“三年計劃”是在前兩個“三年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科研藥研論文、專著等工作。
在張艷明的帶領下,市中心醫院腫瘤二、三科是全市首先參加全國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的科室,同時也是參加試驗最多的科室。目前,該科室正在開展的有近10個科研項目,兩個已結題;還有10多個國家級藥物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當一名與腫瘤抗爭的“戰士”,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是腫瘤科醫生的責任和擔當。張艷明說,未來,她會始終如一,盡己所能,為一個個微弱的生命、一個個絕望的家庭撐起希望,帶去陽光。
記者 白潔 李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