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周鵬在觀察從礦井深處采集的巖層樣本。
臨汾新聞網訊 一旦發生突水事故,礦井下的工人便命懸一線,因此,在開采前探測水患風險,可謂意義重大。
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叫物探工。物探就是用物理的方法與手段勘探煤、巖、水的物性特征,預判工作面前方煤層的穩定性,規避安全風險,主要是探測老空水(采空區的水)和構造水(天然形成的水)?;糁菝弘娂瘓F技術研究院物探科技術員周鵬干的就是這個活兒,被稱為礦井深處的“守望者”“偵察員”、為礦井掘進把脈的“老中醫”——這位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老中醫”年僅36歲,因為工作出色,在行業內鼎鼎有名。
霍州煤電所屬霍西煤田曾被全國地質學家公認為地質條件最復雜、水害威脅最嚴重的煤系區域之一。2007年參加工作后,為了學好物探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周鵬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礦井地質學、采礦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等相關專業,深入學習各種物探方法的探測原理?!拔锾奖仨毞沼谝痪€,自身素質提升的最終目標就是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科學解決礦井下的地質難題,保證礦井安全,這是使命,也是責任!”
霍州煤電集團最深的礦井距地表500多米,地理環境非常復雜,如果沒有提前進行勘探,地層深處的隱伏導水構造很可能導致礦井水害事故發生。為了井下工人的安全,為了巷道能安全掘進,周鵬常常深入巷道,細心分析每一處物探異常,用心審核每一份物探報告,精心提出合理化建議,“要確保每份報告都精準細致,有參考價值?!睆臅x北的靜樂縣到晉西的方山縣,從霍州本部到晉南的河津市,霍州煤電集團的每條巷道內都留下了周鵬的足跡。
思考是創新的一扇“窗”,只有勤于打開,新的靈感才會不斷迸發。近年來,井下技術不斷進步,設備配置高,機械化程度高,機械的噪音與磁場會直接影響到探測的準確性,以前成熟的技術不斷面臨新的挑戰。為此,周鵬大量開展了已知條件實驗性探測,一方面總結干擾源與探測收發裝置的距離,一方面總結已知含水層地質體的物性規律與特征。
周鵬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實效——在騰暉煤業成功探測出16萬立方米的小煤窯采空積水;在興盛園煤業提前58米準確圈定出采空積水區邊界,成功杜絕了礦井水害事故的發生……13年來,周鵬在霍州煤電集團所屬15個礦井超前物探進尺約65萬米,回采面探測進尺約20萬米,所開展物探的頭面未發生過一起礦井突水事故,多次準確圈定隱伏地質構造等異常區域,保持了“零”突水事故記錄。
科技新則物探興。周鵬深知創新技術研究是物探準確率能否提高的首要保障,他積極參與物探新技術研究、試驗、應用等各項科研攻關項目的組織與實施,并撰寫了大量論文,獲得了領域內的多項大獎——2015年參與實施的《專業化物探服務管理體系創建與實踐》被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評為省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特等獎;2018年參與實施的《井下槽波精細探測煤層構造研究》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三等獎。
盡管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周鵬仍在探尋?!澳壳暗V井物探準確率能達到多少?下一步煤礦物探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周鵬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和目標,“每年堅持申請一項專利,至少參與兩項科技創新項目研究,發表一篇科技論文?!?/p>
“獲獎只是起步,最終能夠將專利、成果、項目運用到井下物探工作中,解決物探實際工作難題才是關鍵與目的。”抱著這種態度,周鵬不斷向著新的更高的科技成果邁進。
“有掘必探,物探先行。物探相當于為地質構造做CT,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必不可少的環節?!被糁菝弘娂瘓F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小康說:“根據不同的條件,周鵬不斷試驗、總結,摸索、提高,不愧是山西焦煤集團五大礦業公司物探比武狀元。能沉下心來把一件事做到最好,這就是工匠精神!”
記者 韓曉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