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改萍,教授,碩士生導師,山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山西省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山西省科學技術帶頭人,山西省“13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三晉英才”拔尖骨干創新人才,山西省哲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山西倫理學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獲山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山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首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干”等獎勵。
臨汾新聞網訊“微小的變化可以窺見城市巨大的發展。政務服務這個小窗口正在公眾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見證著政府改革的深度。”近日,山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趙改萍,向記者詳細梳理了近年來臨汾“小窗口”的變遷,“經過1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臨汾市政務大廳從無到有,服務網點基本實現全覆蓋,日益成為全方位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困難的綜合性平臺。創建之初,年辦件量僅為10萬左右,辦件僅有10%,到現在年辦件百萬余件,即辦件達85%,10分鐘可辦結的‘政務閃辦’事項近58%,‘只跑一次腿’事項將近60%,企業、群眾跑腿次數大幅減少。”
政務服務窗口是百姓和政務部門打交道的“最后一公里”,小小的窗口關系著一個地方百姓生活的幸福度滿意度。
“我認為,優化營商環境是實現臨汾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趙改萍分析說,“首先,通過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平臺建設,實現‘一網通辦’‘一局通辦’‘一窗通辦’,從而推動臨汾市政府管理與信息化深度融合,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極大地簡化了市民、企業的辦事流程,大大降低了辦事成本,更好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從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其次,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個地方打造營商環境,最終目的是要聚企業聚人心。我市通過保障住房建設、強化人才引進戰略、實施中小企業政策扶持等新做法來優化營商環境,使企業能留得住、發展得好,從而促進臨汾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環境等方面的需要,在增進民生福祉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改善營商環境我們做了很多,但還有許多可以繼續完善和探索。”趙改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想數據共享,先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利用好手機APP、綜合自助辦事服務機等網絡技術手段,使群眾都能享受相應服務帶來的便利。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和群眾最有發言權。要堅持問題導向,摸清不同群體在營商環境方面有何訴求,準確找出優化營商環境的發力點,提高優化營商環境的針對性。要聚焦關鍵領域,持續以群眾和企業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政務服務事項為重點,深化關鍵重點領域的審批事項改革,簡化審批流程和環節,放寬市場準入,加強公正監管,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創設良好的營商環境。各項改革的成敗與否,關鍵還是在于人。優化營商環境,必須下大力氣提高人員素質,強化干部隊伍作風。”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就好比“黃金屋”,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資金、項目就往哪里走。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將大大提升臨汾市綜合競爭力,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趙改萍說,“優化營商環境,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以法治為核心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現代經濟體系的應有之義。通過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改革,使得企業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競爭,不僅能創設良好的營商環境,塑造企業形象,發展企業文化,而且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提升臨汾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記者 安月琦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