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洪洞秦壁村的小康奏鳴曲

2020-08-17 09:09:29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核心閱讀

  近年來,洪洞縣大槐樹鎮秦壁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探索實施循環經濟、扎實開展新農村建設,先后被授予“全國綠色小康村”“中國蔬菜特色村”“全國十大特色產業村”“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蹚出了一條農民增收、產業興旺的富民路。

  臨汾新聞網訊 清晨5點,許多市民還沒睡醒,27歲的韓陽陽已經將一車新鮮的黃瓜送到了堯都區馨陽農產品批發市場。

  “你們秦壁真是個好地方,搞了農業搞工業,勞動力不用出村,在家里就把錢掙了,這菜看著就新鮮!”菜販成師傅邊說邊幫韓陽陽將黃瓜從車上搬下來。

  “我可不是秦壁村的人,我是咱堯都區的,只是專門跑線搞配送而已,掙個辛苦錢!”韓陽陽笑呵呵地說。

  這是記者日前在馨陽農產品批發市場看到的一幕。

  韓陽陽和成師傅口中的秦壁村,是洪洞縣大槐樹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該村早年發展大蔥種植,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村、“示范村”。近年來,該村種植的蔬菜,除了供應洪洞縣城以外,還銷往堯都區,成為市區幾家大型超市的搶手貨。

  從特色大蔥到紫色番茄的升級

  8月初,記者到秦壁村探訪時看到,村里筆直的水泥馬路將一塊塊菜地分割成一個個獨立區域。今年54歲的劉小平,是洪洞縣大槐樹鎮副鎮長、秦壁村黨支部書記。見到記者一行,劉小平一下也沒耽擱,帶著記者去見識他們正在建設的紫色番茄大棚。

  劉小平說,秦壁村全村常住人口5300多人,耕地面積4838畝,曾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早些年,靠著大蔥種植,鄉親們致了富,村黨支部“借風起航”,大力發展有機無公害綠色蔬菜產業,4000多畝地全部種上了大蔥、黃瓜、辣椒、茄子等各類時令蔬菜。近幾年,隨著市場需要,又接連建設完成了108座冬暖式大棚和育苗連棟大棚,蔬菜批發市場、冷庫、蔬菜協會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便民服務體系也應運而生,為秦壁村的蔬菜種植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一塊標有“紫番茄種植加工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字樣的大牌子前,劉小平指著眼前的智能大棚說,未來一段時間,紫色番茄將會成為他們村的“寶貝”。2019年,秦壁村經過多番考察,投資9.5億元,引進了紫色番茄項目。這種紫色番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種植規模擴大后帶來的收益不可估量。“紫色番茄在國外很有名,但是它對培育技術要求很高,我們需要通過高科技技術加工,從原果中提取花青素、茄紅素、植物提取素等一系列產品,項目建成后年產值有望達到45億元。”劉小平說。

  從新農村建設到循環經濟的摸索

  看完了被秦壁村人稱為“寶貝”的紫色番茄,劉小平又迫不及待地領著記者趕向他們的沼氣廠。半路上,記者一行的目光被該村的“農民社區”所吸引,一座座住宅樓錯落有致;樓前廣場上,放置著各式各樣的鍛煉器材;整齊劃一的路燈下面,擺放著一個個干凈整潔的垃圾桶;遠處的停車區域內,數十輛汽車停靠在規劃好的停車位里……

  “我們村從很多年前就開始搞新農村建設,經過規劃,建立了新農村社區,目前這個社區有8棟住宅樓,130個停車位,水、電、暖、氣齊全,已有200余戶村民入住。隨后我們還要進一步擴充,讓更多的村民住進‘高檔社區’,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劉小平說,為了配套新農村社區,他們村還建了18個垃圾池和填埋場,規劃了超過12萬平方米的栽植綠化面積,村莊環境從根本上得到了治理。

  快到目的地時,一座沼氣工廠進入大家的視野。剛一下車,記者就被眼前的兩座大型儲氣罐所吸引。“我們村的干凈整潔全靠這套沼氣凈化發電系統。”劉小平說,在新農村建設中,他們積極探索農村循環經濟,投資2000余萬元發展沼氣工程。這項工程引進沼氣凈化發電系統、沼渣沼液處理利用系統,建設厭氧發酵罐兩座、1800立方米儲氣膜一座、2500千瓦發電機兩臺、有機肥加工車間一座,每天可處理養殖糞污300噸,日產沼氣5500立方米。

  據劉小平介紹,這一項目的負責人,是本村出去的一位叫焦祥的研究生。幾年前,焦祥從外地回鄉探親,發現家鄉越來越好,就和村里商量,共同投資建設了這個項目。

  “秦壁村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需要破除瓶頸的階段,經歷過吃苦耐勞的蔬菜種植,換來了富裕生活,但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要科技,畢竟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劉小平說,靠著這座沼氣工廠,村里的養殖糞污、秸稈、大棚尾菜等循環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在循環經濟的帶動下,秦壁村的發展實現了“高科技加成”。

  “除了種菜,我們還想多面發展!”劉小平說,2010年,地處秦壁村的洪洞縣工業園區成立,山西雙銀電熱能有限公司、洪洞鑫華金屬網業公司、山西普泰發泡鋁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為秦壁村及周邊村莊提供了10000個就業崗位。“這座工業園區的建立,成為高端產業蓬勃發展的源泉,也為我們村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從承包戶到職業農民的轉變

  奶油草莓是每年早春時節的時令水果之一,而市區的大部分奶油草莓產自秦壁村。“我們村的大棚種植,最掙錢的還要數草莓,每年春節過后,第一棚草莓新鮮上市,供不應求。”劉小平自豪地說,僅靠草莓種植,就足以養活上萬名打工者,承包戶的年收入能超過幾十萬元。

  今年45歲的任安平,就是劉小平口中“年收入幾十萬元”的草莓大棚種植戶。采訪當天,任安平帶著記者到他家的大棚參觀。“一年只能出一茬草莓,剩下的時間種植黃瓜,兩項加起來,一年能掙50萬元左右吧。”任安平說,2009年,他承包了4座大棚,前期種植黃瓜,后來在村里的幫扶下開始種草莓。如今,他家的草莓每年剛一出棚,就會被紛至沓來的水果商販“包圓兒”,根本不缺市場。

  “以前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我們村的農民不但是‘老板’,還是一份體面的職業。”任安平說,村里近年來在培育紫色番茄,很多農民的土地都被承包了,雖說每年都能分到一筆不少的費用,但村里人坐不住,又當起了“職業”農民,靠手藝掙錢,也有部分村民去附近的工業園區打工,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

  “相對來說,我這年收入還得拋去雇傭‘職業’農民的工錢,有成本呢。”嘴里數著開銷,任安平的臉上卻帶著藏不住的笑。聽了任安平的話,劉小平笑著“揭穿”他道:“別打馬虎眼,拋了成本,你最少也掙38萬元!”

  一番玩笑話令屋里的人笑彎了腰,還數被“揭穿”了的任安平最高興,當下他便去大棚里摘了一盆黃瓜,洗干凈后張羅大家品嘗。“都是黨的政策好,咱農民才能當‘老板’!”任安平說。

  近年來,秦壁村先后被授予“全國綠色小康村”“中國蔬菜特色村”“全國十大特色產業村”“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在談到秦壁村今后的發展時,劉小平興致勃勃地說,下一步,他們要依靠農業科技,走多樣化的發展道路,除了蔬菜種植,還計劃投資數億元建設養豬場,并興建集采摘、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計促進村民增收,讓大家伙兒都過上好日子!”

  記者 賀軍澤 楊 全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昭觉县| 民县| 南丹县| 大姚县| 醴陵市| 颍上县| 梓潼县| 苏尼特右旗| 金华市| 牟定县| 苏州市| 竹溪县| 池州市| 博兴县| 珠海市| 中江县| 屯门区| 浪卡子县| 潍坊市| 合阳县| 兴海县| 宝丰县| 海安县| 当阳市| 高雄市| 鄂尔多斯市| 丰原市| 郓城县| 永定县| 昌江| 佛山市| 西和县| 景宁| 拉孜县| 鄯善县| 睢宁县| 成安县| 万年县| 华坪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