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農業農村大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
五年來,我市農業農村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緊扣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核心任務,通過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等舉措,在“十三五”時期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全市農業總產值從“十二五”末的168.3億元增加到194.8億元,增幅達到15.92%。
五年來,我市牢牢扭住農民增收這個核心,以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為重點,不斷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積極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保障農民轉移性收入不斷提高,努力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達到13782元,比“十二五”末增加4406元,增長47%。增幅超過“十三五”規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7%左右的既定目標,超過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6.2%的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2∶1縮小到2.5∶1。
脫貧攻堅如期完成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市上下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攻克“兩不愁三保障”硬任務,著力完善“1+X”產業扶貧體系,提升貧困村“五有”機制,發展“一鄉一特”“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格局,10個貧困縣全面摘帽,7個非貧困縣整體脫貧,66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義務教育全面改革工作完成目標任務,適齡兒童失學輟學問題有效解決;10個貧困縣1118所村衛生室全部達標,鄉鎮衛生院實現全科醫生“全覆蓋”,全市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參保率達到100%。全市危房改造完成17837戶,竣工率100%;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實。建設集中安置點345個,建(購)安置住房16364套,易地扶貧搬遷入住49565人。全市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達到220家,已完成造林21.7萬畝。光伏扶貧帶動收益3.82億元。扶志扶智措施成效顯著,大力開展“訂單式”“菜單式”“項目制”培訓,全力打造“臨汾技工”勞務品牌,累計培訓貧困群眾20.2萬人次,貧困群眾持證率達到44.57%;蒲縣“道德銀行”典型經驗入選全國優秀扶貧案例。
產業發展步伐穩健
我市全力打好特色優勢牌,糧食總產穩定在21億公斤以上;水果總產值達到57.6億元,人均果品收入1790元;蔬菜總產值達到58.3億元,人均蔬菜收入1820元;畜牧業總產值達到58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37%。成功創建了3個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個國家級、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建設“曲沃智慧果蔬示范區”,首次舉辦中國·山西曲沃國際蔬菜博覽會,創建省級有機旱作農業整體推進縣1個;“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到482個,“翼城蜂蜜”榮獲省級功能農產品品牌,“玉露香梨”升級為省級戰略品牌。
同時,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實現“兩個翻番”。省級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由21家增加到45家,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由74億元增加到152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1.78∶1,產業鏈、供應鏈日趨完善。
9月10日,山西省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公布的山西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名單,我市新增33家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原有45家省級龍頭企業中有37家順利通過監測,全市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達70家。
今年以來,我市出臺《臨汾市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一產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關于推進農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四做三增一考核”政策措施》等扶持辦法,深入開展了省校對接、入企幫扶、三隊包聯等活動,全力支持農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特”“優”產業全產業鏈開發,帶動農民群眾富裕富足。
今年通過監測的企業呈現出準備實、數量多、質量高、規模大、聯農好等特點。這70家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是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重要載體,也是引領鄉村產業興旺的生力軍,將為我市培育壯大農業全產業鏈增添新動能、注入新活力。下一步,我市將切實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實施“特”“優”戰略,不斷推進產業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村改革全面推進
“8+3”改革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結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面成立并開始運營,農村承包地確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工作在全省領先,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購買式造林在全國叫響。洪洞縣“五位一體”農業生產托管模式2017年-2019年連續三年在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培訓班上做典型經驗交流,翼城縣“345”農業生產托管模式入選首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20個典型案例,吉縣“創新模式推動資源整合生產托管實現多方共贏”農業生產托管模式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24個典型案例。大寧縣“購買式造林、生態扶貧”經驗榮獲第二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曲沃縣龍汾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案例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曲沃縣增益家庭農場入選全國第二批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4個(永和縣東征村、安澤縣府城鎮飛嶺村、鄉寧縣關王廟鄉大河村、曲沃縣楊談鄉石橋堡村)。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曲沃縣),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襄汾縣、隰縣)。創建省級以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3個,其中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曲沃磨盤嶺農業觀光旅游區)。培育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8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3家、三星級4家。2020年,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達8億元。
鄉村建設成效卓著
農村垃圾治理初見成效。全市共建成固定、移動式中轉站108座,配備農村保潔員10718名,配套垃圾收集車輛4009臺、大型機動車及壓縮車111輛,全市2112個行政村全部具備垃圾轉運能力,17個縣(市、區)全部建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洪洞縣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受到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
持續推進“衛生鄉村”創建。古縣北平鎮、石壁鄉,安澤縣馬壁鄉、冀氏鎮,以及鄉寧縣管頭鎮、吉縣東城鄉、翼城縣里砦鎮7個鄉鎮榮獲國家衛生鄉鎮稱號;53個鄉鎮、654個村獲省級衛生鄉村稱號。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推進。全市17個縣(市、區)全部編制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43個村莊,超額完成30個村莊。
農村“廁所革命”持續深化。累計完成農村戶廁改造525664座,占到全市農村改廁基數752419座的69.9%,提前完成了60%的目標任務,超全省55%目標14.9個百分點。特別是翼城縣得到國務院檢查組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國農村人居環境”公眾平臺進行推廣。2020年8月27日,全省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推進會在我市翼城縣圓滿召開。
農村生產廢棄物處置水平全面提升。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7.55%,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88.23%。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0%以上,地膜回收率81.3%,均實現了逐年提高。
美麗宜居鄉村提檔升級。開展美麗宜居鄉村示范行動和評選活動,洪洞縣被命名為省級示范縣,全市123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示范村。全市共完成園林村綠化92個,森林鄉村建設6個。申報傳統村落保護5批47個,曲沃西海、襄汾丁村等10個村被命名為山西省首批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鄉寧坂兒上、安澤飛嶺、曲沃朝陽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整治“六亂”扮靚美麗鄉村。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按照全省的部署和要求,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導向,聚焦農村 “六亂”問題,深入開展農村“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全市交通沿線、村莊街巷、田間地頭、農戶庭院等各方面環境面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各項措施的有力落實,我市呈現出“交通沿線整齊美觀,村莊街巷整潔安全,田間地頭清潔無雜,農戶庭院整潔利落,激勵機制健全長效”喜人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投資19220.5萬元,群眾投勞21.74萬人次,清理各類垃圾58.27萬噸,全市共有1854個行政村達到整治標準,占到全市行政村總數的87.78%,廣大農村基本消除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倒亂排“六亂”現象。
記者 張春茂 通訊員 黎 莉 趙文紅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