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絲路傳奇大型系列采風活動紀實之三 《佛國記》誕生記

2021-08-09 08:39:13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臨汾新聞網訊 佛教經典統稱為藏經,俗稱佛經,也叫《大藏經》,一般由佛經、戒律、論藏三部分組成。“佛經”是指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戒律”是指佛陀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條,用于維持僧團的規范。“論藏”是佛陀的弟子們在學習佛經后所得的心得。

  1680多年前,法顯西行取經歸來,他并沒有選擇回到這趟旅行的始發地長安、也沒有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山西,而是來到了今日的南京,那時的南京還叫建康。自孫權在此建都,整個六朝時期,建康城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隋唐兩代,前朝都城南京受到北方政權的刻意貶抑,直到唐亡后,南唐再次定都南京。那時的南京有另一個被我們熟知的名字——金陵。之后,南京作為中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涌現出了一大批歷史名人。江南的文化氛圍,為古代中國貢獻了不少的優秀人才,據統計,明清兩代一半以上的狀元都出自位于南京的江南貢院。

  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華夏,初期主要是西域高僧來漢地弘揚佛法、傳譯佛經。然而早期譯經的高僧未能通曉漢語,助譯的漢人又不通梵文,所譯之經多有失真,導致漢地眾僧對佛典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產生諸多質疑。到東晉時期,因為佛典的不完善、律法的缺失,而導致僧團管理上的混亂。法顯看到這點,決心找到真正能讓佛學有更好的戒律可遵循的經卷,于是毅然成為一位不畏險途的先驅。他帶著篤定的信仰,從長安出發,歷經河西走廊的漫長、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干熱、帕米爾高原的高寒、印度河的洶涌,毅然徒步走向佛國天竺。

  當時佛教律藏的傳授,全憑口口相傳,無本可寫。他到了中印巴連弗邑摩訶衍僧伽藍才抄得最完備的《摩訶僧祇律》(其本傳自祇洹精舍);又抄得《薩婆多眾鈔律》一部(即《十誦律》)約七千偈,這都是當時所通行的本子。此外還得著《雜阿毗曇心》約六千偈,《方等般泥洹經》約五千偈及《摩訶僧祇阿毗曇》等。法顯后來又在獅子國(斯里蘭卡)抄得《彌沙塞律》,又得著《長阿含》《雜阿含》和《雜藏經》,都帶了回來。這些都是中土舊日所無的大小乘三藏中的基本要籍。其《涅槃》一經,首唱佛性(即如來藏)之說,而又不許闡提成佛,保存經本原來面目,更為可貴。他在建康道場寺和佛馱跋陀羅共同譯出的有下列五部:《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祇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經》六卷、《雜藏經》(勘同《鬼問目連經》一卷)。

  歷經15年,法顯西行取經,于公元412年回國時,已是75歲的老人。回國后,法顯在南京道場寺住達五年,翻譯的佛經6部24卷達100萬字,其中所翻譯的《涅槃經》最早在中國宣揚佛性思想,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推動了佛學思想的發展。道場寺雖然早已沒有遺存,但它見證了南京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更是在佛教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經15年,法顯帶回了大量梵本佛經,為南北朝佛教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此后南北朝乃至于隋唐時期整個東亞佛教的興盛開創了先河。作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取經第一宗師,可以說法顯改變了中國佛教的發展進程,從最初的外來僧人將佛教經典、教義傳送進入中華大地的階段,轉變為主動向外面求取的階段,并掀起了后世不斷地西去求經運動。其根據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的《佛國記》不僅具有珍貴的文學意義,更是后世歷史學家研究當時西域和南亞歷史以及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史料。

  經過海上漫長而艱險的漂泊,法顯長達13年的西行求法之路,于公元412年宣告結束。青州長廣郡太守李嶷聽到法顯從海外取經歸來的消息,立即親自趕到海邊迎接。法顯于今日的青島登陸,回歸中土。

  1600年前的青島海岸是青州的一個轄區。青州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道。唐代,山東半島和江浙沿海的中韓日海上貿易逐漸興起。

  今日的青島依然是中國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國家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帆船賽事在青島舉行,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海濱城市。如今一帶一路重新連接了亞歐大陸,青島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經過三個月的航行,法顯從今天的青島登陸。回國后,由于長安飽受戰亂摧殘,法顯來到今天的南京,開始梵文典籍的翻譯工作。年事已高的法顯為了爭取寶貴的時間,日夜講經誦佛,翻譯經文,為我國佛教的正本清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后法顯在荊州江陵潛心修行,將西行見聞寫成了《佛國記》,作品完成后不久,法顯就以85歲高齡在那里圓寂,走完了自己一生的旅途。

  關于《佛國記》的成書地點,一些民間法顯文化愛好者認為是在青島。我們拜訪了南京師范大學的楊維中教授,他是目前國內法顯研究的領軍人物。楊維中表示,《佛國記》成書在南京無疑,但一部著作的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有可能法顯回到青島就萌生了寫作的意念,在南京譯經之余,開始系統完善,直到圓寂之前,可能都在充實中,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一寶貴文獻。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文化積淀,今日的南京已經成為中國東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至今,《佛國記》都被列入南京市民百部必讀書目之中。

  法顯用信念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完成了偉大的壯舉,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相傳,法顯從印度還帶回了自己臨摹的龍華圖,回歸中土后,受龍華圖啟發,在徐州修建了中國境內的第一座龍華寺。那么,今日的徐州,龍華寺風采依舊嗎?

  請看下期:龍華寺的前世今生

  記者 黃俊英 李羿玫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泽库县| 阳朔县| 勃利县| 年辖:市辖区| 太仓市| 博客| 正镶白旗| 昭苏县| 汉阴县| 富源县| 桦川县| 镇雄县| 宣化县| 金沙县| 泉州市| 台北市| 临澧县| 张北县| 阿荣旗| 资溪县| 吉安县| 徐汇区| 盐山县| 唐山市| 虎林市| 当涂县| 文山县| 英德市| 平乐县| 兖州市| 宜阳县| 绥芬河市| 桦南县| 石泉县| 苍山县| 拜城县| 石屏县| 舒兰市| 金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