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話
回眸2020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櫛風沐雨、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即日起,本報推出“2020印記”欄目,全方位、多角度報道過去一年我市各領域的發展成就,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干、接續奮斗,為“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力量,敬請關注。
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使命。
剛剛過去的2020年,注定是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一年;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市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殊為不易、難能可貴的經濟社會發展答卷——
2020年2月27日,經省政府研究,我市永和縣、大寧縣、汾西縣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批準退出貧困縣。至此,我市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個省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2020年1月至12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74,改善幅度全省第二,PM2.5、PM10濃度兩項指標下降率全省第一,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163名,圓滿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退出全國倒五”爭取性任務要求;
2020年9月17日,“華翔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實現了我市本土企業在主板上市零的突破;
2020年10月20日,市圖書館正式開館。兩個月后,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我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靚城提質“三大行動”深化提質向縱深推進。當年11月16日,歷經7個月緊鑼密鼓的晝夜施工,鼓樓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橋建成通車;同年12月9日,解放路和財神樓南北街經過改造正式開通。廣大市民紛紛慨嘆:“古城展新姿,舊貌換新顏!”
…………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2020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攻堅克難、奮勇前行,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頂住了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戰勝了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困難挑戰,解決了一些多年沒有解決的矛盾和難題,啃下了許多硬骨頭,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諸多成就。
毫不松懈抓防控,時不我待促發展。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帶領全市上下,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了450萬臨汾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穩定控制疫情的前提下,我市全力以赴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復學,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促消費活動,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形勢向好。
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動能步履鏗鏘。2020年,我市堅持總體布局、牽引發力,在轉型發展中重點突破,在克難攻堅中脫胎換骨,統籌把握經濟轉型發展的推進策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古縣、曲沃、鄉寧3個省級開發區獲批,新增開發區數量全省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3.9%,占高技術產業投資比重29.3%,高于2019年同期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3.9%,位居全省第一;舉辦兩期項目簽約開工投產“三個一批”活動,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2億元,完成率109%;赴京滬蘇等地開展招商活動,累計簽約項目200個、總投資1162億元;百度標注、人民網數據中心等一批信創產業、未來產業落戶我市;全力打造“尋根·鑄魂·悅生活”文旅品牌,成功舉辦第二屆大河文明旅游論壇,統籌沿黃沿汾地區,提升城市綜合實力;黃河一號“0km”標志文化驛站建成投用,云丘山景區成功創建5A級景區,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聚力“三大攻堅戰”,砥礪奮進新征程。2020年,我市多渠道促進貧困群眾就業,“點對點”開展消費扶貧,統籌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兜底政策,脫貧攻堅質量成色不斷提升。全市剩余1548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不穩和邊緣易致貧“兩類戶”11798人全部消除返貧致貧風險,90%以上的貧困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交出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臨汾答卷”。強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15項重要舉措,2020年6月,汾河流域國考斷面水質退出劣Ⅴ類并穩定達標,為全省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作出了臨汾貢獻;全市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33.3%,改善率全省第一;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穩定退出全國倒五、全省倒一,超出預期目標。構建安全生產管理“十大體系”,推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全市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對標一流大手筆,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賦予臨汾新的城市定位和歷史使命。一年來,我市緊扣省委要求,聚焦提升中心城市品質和生態質量,拉大城市框架、優化發展布局,高質量推進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啟動實施總投資126.5億元的“20+3”重點城建項目,持續深化靚城提質“三大行動”,依法拆除違法建筑357處7.5萬平方米。匠心打造市區向陽路、常興中街(中大街)、鼓樓南北街等6條精品示范街,城市形象氣質和顏值品位大幅提升。
農村環境大改善,城鄉統籌促發展。協調發展是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解決區域發展短板的必由之路。2020年,全市完成農村改廁22.9萬座,占全省29%;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動態保障907戶,農村群眾飲水安全條件持續改善提升;123個村被命名為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隰吉、黎霍高速加快建設,“四好農村路”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總投資175億元的汾河流域生態景觀項目全面啟動,引沁入浮供水工程一期隧洞全線貫通。在補短板強弱項的有力支撐下,中心城區、大縣城、特色城鎮和美麗鄉村“四位一體”協同發展的全市城鄉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深化改革添活力,擴大開放賦動能。2020年,我市“放管服效”、標準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國資國企改革力度加大,處置“僵尸”企業45戶,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33戶?!叭A翔股份”成功上市,實現了全省17年來主板上市民營企業“零”的突破。出臺“標準地+承諾制”“要素跟著項目走”“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實施方案,為項目落地創造了良好環境。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技術創新全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06家。成功舉辦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四屆省級協調領導小組會議,與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市締結友好城市。
時間的長河奔騰不息,前進的航程擊鼓催征。2021年是我省“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開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推進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按照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和市委四屆八次、九次全會部署,我市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邁出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堅實步伐,確?!笆奈濉鞭D型出雛型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記者 王小庚
責任編輯: 吉政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