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山西通才工貿有限公司軋材廠轟鳴的車間里,軋機裝配班班長、助理工程師張建鋒的身影總是忙碌而堅定。20余年扎根生產一線,從普通鉗工成長為技術骨干,從基層工人蛻變為創新帶頭人,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銳意進取的創新意識,在鋼鐵軋制的方寸之間書寫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不凡篇章。
精耕細作:軋機裝配的“主心骨”
干工作不累的秘訣是什么?對于張建鋒來說是熱愛。熱愛就會越干越有干勁,有了干勁兒,工作也會給予正向反饋,良性循環下來,張建鋒便在軋機裝配班越扎越深。
回想起跟著伙伴們一起選擇進入鋼鐵行業時的一腔熱血,張建鋒的話語間流露著興奮與激動,“能跟機械設備打交道,那可是我們多少男生的夢想!”從學校畢業后,張建鋒進入了一家鋼廠,從學徒干起。
“從小就喜歡拆卸機器零件,真正進入這行后才知道,只有喜歡是遠遠不夠的。”初入行時,張建鋒跟著師父從擰螺絲、更換零部件、排查設備故障學起,熟練后,在師父的監督下開始參與生產線基礎操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極大的責任心,每一項內容都需要有肯鉆研的心。”
“為企創效、為業育才”,張建鋒滿懷熱忱扎根軋鋼事業生產一線。從初入行業的設備安裝工人,到如今的軋機裝配班班長,他在一次次項目歷練中成長。
2009年11月,張建鋒擔任棒材車間軋機裝配工,他積極參與棒材車間主軋機的設備參數認定及調整工作。圖紙審核階段,張建鋒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發現多處設計不合理之處,及時提出修改意見,避免了后續安裝過程中的問題。在設備安裝過程中,他全程跟蹤,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確保安裝質量;為解決短應力軋機運行不穩定的問題,經過他與團隊多次試驗和改進,成功優化軋機結構,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和生產效率,助力產線順利投產。
“有張班長在,我們就有了主心骨。”這是工友們常說的話。多年來,在軋材廠線材車間主要負責軋機裝配與維修工作中,張建鋒展現出的不只是專業能力,還有那如鋼鐵般的責任心。張建鋒帶領團隊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技術要求高等困難,優化裝配工藝,提前完成裝配任務。產線試生產階段,他日夜堅守在現場,及時解決各種問題,確保160萬噸雙高線順利投產。此后,在多個產線的建設與改造項目中,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為公司的產能提升和產業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
創新突圍:技術攻堅的“破冰者”
軋機設備在生產和維修中頻繁出現故障,不僅影響生產效率,還增加了維修成本和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問題,張建鋒牽頭調研,查閱大量資料,與團隊成員反復討論,研發出短應力軋機的快速解體拆卸裝置。
該裝置使用150mm×150mm鋼坯制作而成,適用于20余種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軋機,最大可處理50噸的軋機,張建鋒說:“裝置投入使用后,消除了人工安全隱患,減輕了勞動強度,將拆卸時間從原來的數小時縮短至數十分鐘,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秉持“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創造價值”的理念,張建鋒積極探索軋鋼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帶領團隊向“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在參與各項目的過程中,張建鋒通過技術創新和修舊利廢,為公司節約了大量軋機備件費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2020年,張建鋒參與了國內首條MIDA線的建設。他對軋機設備進行了跟蹤調試,分析故障,排查隱患,提高了軋機的穩定性。同時,他深入研究國內外的先進軋機與技術,為該軋線的順利投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張建鋒參與雙高棒的建設,全面負責軋機設備的安裝調試和軋機裝配工作。面對雙高棒產線設備精度要求高、安裝難度大的挑戰,他創新性地提出“模塊化安裝法”,將復雜的軋機設備拆解為多個模塊,提前進行預安裝和調試,有效縮短了現場安裝時間。在調試過程中,他憑借敏銳的洞察力,排查并修復了30余處設備故障隱患。同時,深入研究雙高棒線工藝與軋機設備技術,通過對軋機冷卻系統的優化,提升了軋機的耐用性,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投產;
2024年至今,張建鋒帶頭負責軋材廠三大車間六條產線的軋機裝配與維修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保障了生產的穩定運行;
……
每一次技術“破冰”,都是張建鋒與自己的較勁,他用創新證明,軋鋼線上奔涌的數據洪流,恰是傳統制造向“智造”躍遷時最強勁的脈搏律動。對團隊而言,張建鋒架起的不僅是軋機監測傳感器,更是一座“創新立交橋”,讓年輕工人敢想敢干,于企業而言,這些凝聚著汗水的創新正在重塑鋼鐵基因。
初心如磐:鋼鐵報國的“追夢人”
“獨木不成林,團隊強才是真強。”張建鋒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積極踐行“傳幫帶”的人才培養模式。
2018年,張建鋒帶頭成立軋機維修小組,通過現場指導、案例分析等方式,培養出多名軋機設備維護保養技術人員;2022年,張建鋒帶領團隊成立山西通才工貿有限公司內部工作室:軋鋼技能工作室,充分發揮帶徒傳授、技術攻關、技能傳承和技能推廣的重要作用。
在工作室,張建鋒制定了系統的培訓計劃,定期組織技術交流和培訓活動,分享工作經驗和技術心得,指導團隊成員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工友們常常用“毫無保留”來形容張建鋒帶徒弟,對于大家的稱贊,張建鋒有著自己的見解,“大家都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能,才能提升整體的技能水平。大家在相互學習的環境中一起成長,這也是我們‘鋼鐵工人’一份值得傳承下去的品質。”
在張建鋒的帶領下,軋機裝配維修團隊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引入先進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獲得40余項國家專利,包括兩項發明專利,極大地提升了團隊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團隊積極探索新技術、新工藝,推動軋機設備升級換代,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憑借突出的工作表現,張建鋒先后獲得臨汾市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國際維修聯合會全國TnPM競賽獎項、山西省總工會頒發的五小創新大賽優秀成果獎、臨汾市金牌工人、臨汾市第三屆平陽工匠等多項榮譽。張建鋒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責任與擔當,為山西通才工貿有限公司乃至整個軋鋼行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從軋機旁飛濺的鋼花到創新工作室通明的燈火,張建鋒用二十余載的春秋詮釋著“勞動最光榮”的深刻內涵。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不僅是對個人的褒獎,更是對千萬堅守實業、砥礪創新的產業工人的崇高禮贊。
記者 劉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