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463”思路目標
努力交出蒲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分答卷
蒲縣縣委書記薛鳳奎調研鄉村基層治理
蒲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曉舟調研美麗鄉村建設
通過立面改造城區建筑煥然一新
黑鸛棲息昕水河
重點人才項目——被子垣千畝有機果業生態基地,農技人員指導春季管護
文體活動蓬勃開展
“道德銀行”實現數字化運行管理
中興鑄業15萬噸鑄造項目具備生產條件
2021年十個“國字號”榮譽
●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 新基地
●馮玉堂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誠實 守信提名獎
●王振生榮獲中宣部、公安部“最美基層 民警”提名獎
●山中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翠屏社區被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縣工商聯被授予2020-2021年度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
●縣衛體局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第三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
●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全國試點縣
●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
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
●加緊修復柏山旅游路損毀路段,解決“蒲縣朝山會”通行保障的問題
●加緊修復因災損毀農村公路、橋梁、護欄、護坡等設施,解決群眾出行不通暢的問題
●加快建設疫情防控隔離觀察點,解決隔離場所標準化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新增啟用停車位2000個,解決停車難、停車擠的問題
●加快貫通東關小學西路,解決接送學生擁堵的問題
●全面治理城區地災隱患點,解決受威脅戶居住不安全的問題
●啟用農貿產品產銷平臺,解決蒲縣優品銷路窄、銷量少的問題
●蒲子華苑幼兒園投入使用,錦繡幼兒園開工建設,解決學前教育學位供應不足的問題
●建設疾控中心綜合大樓,解決衛生防疫配套設施不達標的問題
●開展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解決老年人疾病預防水平不高的問題
2022年八個標桿項目
●蒲縣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
●產業集聚區
●蒲城刁口礦區
●“大縣城”建設
●百里昕水河生態經濟帶
●羅克路
●山西中部引黃蒲縣小水網工程
●蒲縣一中新校區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蒲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和市委“1355”戰略,圍繞“463”思路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蒲縣把握大勢、堅定方向,抓具體促深入、抓過程保結果,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
加快產業升級 全方位推進動能轉換
以75個重點項目為引領,突出產業集聚區轉型主平臺和“火車頭”地位,全力破解瓶頸制約,加速集聚優質項目,提高運營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承載力、牽引力和競爭力。積極申報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年產能120萬噸以上的礦井全覆蓋推進智能化改造,加大洗煤、建材、電力等行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龍祥干法水泥年內投產。打造加工制造、數控閥門兩個產業鏈條、兩大產業集群;加快中興、環球鑄造和華玉閥門產業鏈等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博遠風電實現并網發電,華潤100兆瓦光伏發電開工建設;加快推動總投資70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依托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積極推進蒲縣“智慧城鄉”項目、快遞物流配送中心項目,羅克公路喬家灣服務區一期年內竣工運營。文旅康養產業“內外兼修”、形成特色。推動年內新增小微企業80家、“小升規”企業8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
鞏固脫貧成果 全方位銜接鄉村振興
打造脫貧攻堅“鞏固版”。持續強化“三落實一鞏固”,產業就業雙輪驅動,拓展消費扶貧,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產,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打造特色產業“提質版”。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建成高標準農田1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繁育馬鈴薯脫毒苗60萬株、新增種薯繁育基地1400畝。加快發展畜牧產業,改造規模養殖場26家,年出欄生豬12萬頭、肉牛1萬頭。編制完成鄉村振興“兩帶五區”規劃。打造鄉村建設“升級版”。完成克城至羅泉洼段路面改造,建成喬家灣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加快編制農村規劃,布局建設25個美麗鄉村,配套污水治理設施。著力解決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現實難題,用好用活“道德銀行”信息系統,建強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
聚焦更新升級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
聚焦由“增量開發”向“存量更新”轉變,由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向適應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轉變,精致建設、精細管理,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縣城。推動城區主動脈、十字街商圈等“微更新”。高質量完成運銷公司家屬樓、國稅局家屬樓等8個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實施蒲伊北街、蒲伊東街、民政路東片區改造,開工建設錦繡前程、金澤佳苑等4個小區,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升級迭代。新建3個停車場,改造城區巷道,加快蒲伊南街擴寬拆遷,完成昌平大街綜合管廊建設,著力解決好背街小巷“臟亂差”、上下學高峰擁堵等問題。完善排水防澇系統,科學布局調蓄設施,增強雨水消納功能。加強城區周邊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圍繞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深化靚城提質,加快構建“大城管”格局,發揮小區網格黨支部引領作用,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堅持綠色發展 全方位改善生態環境
站位生態文明建設新起點,深度踐行“兩山”理論,護好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爭創“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城市”。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強力整治臭氧、移動源、揚塵污染,完成克城、太林鎮區集中供暖,實施臨大路沿線6個村委生物質供暖改造,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0%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抓好飲用水源保護、黑臭水體整治、排污口管控,改造黑龍關、喬家灣、薛關、山中4座污水處理站,新建蒲城、克城、太林、古縣4座污水處理站。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推進歷史遺留煤矸石堆場生態恢復治理,拓展固廢循環綜合利用路徑。加快河道堤防災后水毀修復工程,實施黎掌至薛關段河道治理工程。加大生態破壞問題監督查處力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人工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6600畝,林木覆蓋率達到60%。科學制定全縣及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雙碳”行動方案,爭創全省第一批示范縣。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綠色低碳改造,鼓勵企業提高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倡導簡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踐行為民宗旨 全方位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繼續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工作,吹響共同富裕“沖鋒號”。千方百計穩就業,引深“人人持證、技能社會”,拓展縣校合作,完善“培訓+鑒定+就業+服務”模式,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落實振興教育事業第三期三年行動計劃,建設蒲縣第一中學校新校區和錦繡幼兒園,積極推動“雙減”落地,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破解優質生源外流問題,打造教育強縣。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蒲縣,實施好公立醫院高質量提升、深化醫改提質等工作,建設縣疾控中心綜合大樓、蒲城衛生院大樓,不斷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實施好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利用、工藝美術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地方戲曲振興、文藝精品創作“六大工程”,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深度挖掘蒲伊文化,建設全省文化強縣。繼續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動失業保險參保擴面,統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制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關愛服務老年人、殘疾人、孤兒、農村留守兒童,推進殯儀館新建項目,發展慈善事業,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落實居家社區養老支持政策,提質養老服務中心,實施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抓好疫情防控。抓實安全穩定,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總抓手,深入開展打擊私挖盜采和整治煤礦違規生產等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整治各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強化防災減災,完善監測預報預警聯動機制,嚴防地質災害點解凍后、強降雨后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嚴密防范、有效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金融、社會治安、信訪維穩、食品藥品、意識形態等領域風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圍繞蓄勢賦能 全方位深化改革創新
堅持改革、創新、開放“三輪驅動”,打造新優勢、培育新動能、樹立新形象。制定好蒲縣2022年改革要點,統籌抓好重點改革事項。推動國有企業加快專業化重組,穩步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改制為國有企業。深入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高質量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推進規上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發揮院士工作站、教授工作站、智庫合作基地作用,深化縣校合作,年內落地50個以上縣校合作項目。深度落實《蒲縣廣聚人才十條措施》。全年力爭招引項目15個以上,簽約金額50億元以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新藍圖催人奮進,新使命呼喚擔當。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蒲縣縣委、縣政府將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團結帶領全縣十一萬干部群眾真抓實干、勇毅前行,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彰顯蒲縣擔當、貢獻蒲縣力量。
圖片由蒲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稿件:張鵬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