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實干,奮力爭先崛起。剛剛閉幕的市“兩會”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會議期間,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認真履職、擔當作為,為奮力譜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臨汾篇章建言獻策。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報告思路清晰、實事求是,目標明確、謀劃長遠,符合全市人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必將凝聚起全市人民奮力開新局、闊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展望未來的發展,大家表示將不忘初心、立足崗位,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為臨汾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緊扣“雙城”牽引 推動板塊協同發展
建設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打造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著眼全省發展大局,賦予臨汾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我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著墨頗多的方面。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推動“雙城”建設,用好省委賦予臨汾建設“雙城”的金字招牌,高質量編制“雙城”實施方案,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成勢。
市政協委員陳耀峰對其中“緊扣建設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的相關內容尤為關注。他認為,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修復是其必由之路,理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研究儲備一批具有戰略性、標志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不斷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為此,他建議相關職能部門要以“高”為標,以“先”取勝,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凝聚全市力量,奮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市人大代表郭若橋表示,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將聚焦永和縣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建設,走綠色發展之路。同時,聚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品牌縣”建設,走融合發展之路,真正把解決群眾所急作為衡量群眾幸福感的“尺子”,把化解群眾所憂作為衡量群眾滿意度的“量杯”。
侯馬作為臨汾南部的重要增長極之一,報告中特別提出,鼓勵侯馬、曲沃發展“5G+工業互聯網”“智慧菜谷”,打造全市數智賦能工業、農業示范標桿。這讓來自企業界的市人大代表朱永紅倍感振奮,他表示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習好、貫徹好此次“兩會”精神,以侯馬市“一區三園”為依托,聚焦產業轉型,為臨汾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陣作出應有貢獻。
同為來自企業的市人大代表,遆崇博則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感受到了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強大決心和力度,明確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表示,作為我市八個大機焦項目之一,萬鑫達焦化一定對標落實企業具體發展舉措,堅定不移推進安全、綠色發展,全面推進產業升級,上大關小、退川入谷,為優化臨汾經濟環境貢獻企業力量。
市人大代表韓春艷對報告中提出的“聚焦城鄉統籌,著力建設高質量發展宜居樣板”的內容尤為關注。她表示,一定把臨汾城市更新工作的經驗學習好、落實好,因地制宜,以侯馬的新田路片區改造工程為載體,提取晉文化元素符號,依托建筑、景觀小品,精心設計,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
聚焦環境保護 著力厚植生態底色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定不移推動安全綠色發展”“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讓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全社會的自覺和習慣,讓臨汾的天更藍、水更清、土壤更安全。”
作為汽車行業的從業者,市政協委員張智凱表示,為減輕我市秋冬季空氣污染壓力,汽車行業要堅決落實環保政策,環保設施配備、車間環保油漆的使用、作業工藝的改進,以及廢舊電池、廢油、廢品的閉環處理,要確保達到環保要求。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普及新能源汽車知識,倡導大家關注、了解新能源汽車,使之成為政府公務用車及群眾生活用車的購車首選。張智凱說,從目前形勢分析,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會逐漸提高,相關部門可以在市區包括公共停車區建設更多汽車充電設施,或者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以方便廣大市民充電,以此為我市碧水藍天工程貢獻更多綠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藍天行動,嚴控工業污染,減少面源排放,通過多點發力,確保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市政協委員劉龍說,我市焦化、鋼鐵等重工業企業較多,柴油工業車輛較多,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就要加快推進油改電行動,推進新能源車輛逐步替代柴油工業車輛;推進公轉鐵運輸,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清潔運輸、清潔生產、節能降耗;要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引導所有工業企業提標改造,升級“創A”,明確所有項目按照“雙碳雙控兩高”要求落地實施、推進建設,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以此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報告中提出要聚焦環境保護,實施凈土行動,持續提升危廢規范化管理水平,著力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市政協委員馮斌說,如何進一步嚴格管理醫療廢物處置,是一個關乎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問題。他認為,要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醫療廢物處理體系流程,一是要保障廢物利用處置的能力,根據位置設置合理的處理場所;二是要盡量縮短運輸距離,減少安全隱患;三是醫療廢物處理單位要有準入,環保部門要根據有關規定以及企業審報,嚴把嚴控,形成合理有序競爭。
培育市場主體 增強發展動能后勁
市場主體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全社會營造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圍,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把營商環境優化好,持續釋放臨汾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
“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希望政府進一步提升涉企部門服務企業能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政協委員史鵬開表示,應設立營商環境監督評議委員,通過評議調查和落實改進兩個方面措施,對涉企部門的管理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評價,確保企業在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中永續發展,為我市經濟繁榮提供長久、堅實動力。
“報告中提出,民營經濟是臨汾發展的‘頂梁柱’。始終把民營企業家當‘親人’,把民營企業的事情當‘家事’,完善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創造更好條件。”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的經營者,市人大代表段宇陽倍感溫暖,他表示,要切實履行好“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在學習好、傳達好此次會議精神的同時,以“雙城”為牽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努力打造成為創新、綠色、數字的新型企業,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報告中提到的對于返鄉創業、就業的支持力度,以及推進民營企業經濟發展的工作部署,就像春風一樣吹到了我們的內心,激發了我們干事創業的激情。”市人大代表董秀麗激動地說,作為一名返鄉創業人員,有寬松的營商環境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大力支持,她更加有信心、有決心扎根基層,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充分體現社會價值,帶領更多的百姓發家致富,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
“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紅經濟、樓宇經濟、會展經濟、直播帶貨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多層次激發消費潛力,十分振奮人心。”市政協委員孫建軍認為,應進一步引進、挖掘電商及直播行業的高端人才,在有關職業院校新增相關專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加大對電商直播行業落地產品的開發及運用,加強現有從業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同時,加大電商直播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宣傳力度,舉辦電商直播行業交流論壇及各種賽事,打造晉南網紅打卡地,加速推動直播行業發展。
“報告在聚焦民生、改善民生方面提到了要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作為一名僑界代表,我會認真學習領會報告精神,在做好為僑胞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海外工商聯的聯系,讓更多的歸僑、僑眷發揮優勢,并與留學歸來的學子一起在臨汾投資創辦企業,為臨汾的經濟添彩助力。”市人大代表刁士琦表示,將立足自身本職工作,緊緊圍繞臨汾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傳播好臨汾聲音、講好臨汾故事,讓更多海外僑胞了解臨汾,積極參與臨汾建設,為臨汾書寫更多的春天故事,努力創造更多的臨汾品牌。
賦能鄉村振興 推動農業特優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許多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后五年,我市要堅定不移推動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推動現代農業特優發展,重點建設糧食、水果、蔬菜、中藥材、畜牧全產業鏈基地。通過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結構優化、質效提高。
“報告提出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特優高效發展方面的工作,讓我感到大有可為。”市人大代表李剛說,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必須推動農業特色轉型,加快現代農業特優高效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李剛表示,將立足實際,加快現代農業體系構建,建立數字化現代農業管理模式、農產品全程追溯管理模式,在打造品牌特色上下功夫,在提高產品質量上做文章,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市場競爭力。
“報告提出,推進‘三大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和種業振興行動,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建設等。”市人大代表陳小葉認為,應繼續在做強“臨汾優選”“名特優”等農產品上下功夫,不斷擴大優質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要打造地標性特色農產品品牌,并不斷加大農產品的精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幫助更多群眾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市政協委員齊文輝認為,繼續完善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模式和服務體系,是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中的“特色”之一。“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和再推進,土壤的修復改造是根本。”齊文輝認為,應加大扶持發展本地的規模化畜牧養殖和有機肥一體化產業龍頭企業的力度,以延長有機農業產業鏈條,實現本地有機肥自足,通過“以肥養土”“以策培土”“以技凈土”厚植綠色“有機臨汾”,為推動我市現代農業特優發展,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強基蓄勢。
市人大代表張廷康表示,在加大規模化養殖產業的發展中,要合理利用農田種植產生的大量秸稈,通過秸稈回收利用并廣泛用于飼料生產,既能解決農村秸稈亂堆放、焚燒等處理難題,又能解決養殖戶的飼料需求;把規模化養殖產生的大量糞污進行再生利用,加工制成有機顆粒生物肥、沼氣等,延長農業生產鏈。同時,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打造養殖業產品品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最關心的是鄉村振興板塊,其中提到堅定不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地域特質、充滿發展活力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這是我們的心聲。”市人大代表曹勝軍表示,我來自農村、扎根農村、服務農村,及時將此次報告的精神傳達給基層群眾,并帶領廣大群眾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用實際行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報告中有關發展‘智慧菜谷’,打造全市農業示范標桿的內容讓我倍受鼓舞。”市人大代表王建紅說,在農村的產業發展中,要出臺相關政策,整合村集體的資源、資產、資金等,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鄉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以此賦能鄉村振興,讓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政府工作報告11次提到了安澤,涉及工業、農業,以及鄉村治理、鄉村旅游等多個方面,讓我倍感振奮。”市人大代表武俊梅說,報告中有關特色鄉鎮和美麗鄉村突出宜居宜業宜游,加快聚合產業、文化、旅游等功能,以及大力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等論述,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武俊梅表示,將深刻領會此次兩會精神,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力爭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
聚焦民生改善 共享發展奮斗成果
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教育振興計劃,推動全市大中小學和幼兒園布局優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對此,市政協委員祁楠認為,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加大對普惠性幼兒園的支持力度;推動鄉村教育振興,城鄉學校結對幫扶,開展送教下鄉,縮小城鄉辦學差距;要科學規劃學校布局,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按人口規模配建學校,讓人人可享的優質均衡教育,更廣泛覆蓋全體市民。
市人大代表楊存良認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理應結合工作崗位實際,把報告精神真正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學校要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把課后服務納入綜合考評中,不斷提升課后服務質量。
市政協委員白曉娟認為,報告明確了“深化教育改革,落實‘雙減’政策”,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全市教育事業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可以通過校本教材、鄉土教材等,加強勞動教育,并對勞動教育內容進行科學安排,在課時、強度、技能、協作等方面作出明確要求。結合地方特色,加強勞動基地建設、勞動技能培訓,豐富勞動教育內容,促進勞動教育與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接軌,同向發力,同步推進。同時,將勞動教育列入教師考核評價內容,注重勞動教育的開展形式、課程內容、實施情況、實際效果等,形成科學的評價機制,引導教師關注勞動教育,自覺實施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報告提出,深入開展強醫提質行動,創建名科、名醫、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讓老百姓看病最方便、最溫暖、最便宜。”市人大代表馮曉瑜認為,這些內容務實、惠民、接地氣,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作為一名基層醫療單位的代表,她表示將通過學習培訓,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提升技術水平,認真履職,努力工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市政協委員史志明則建議,加強技能培訓,普及急救知識。史志明說,心血管病是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大殺手,應成立相關部門組成全民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領導小組,制定培訓計劃、考核標準,組建全市統一調配的培訓隊伍,開展分層級培訓,大力宣傳心肺復蘇急救知識,進一步提高社會大眾對急救技能的認識和掌握。
市人大代表李斌說,報告用“跳起來摘更多的桃子”激勵全市人民干事創業,作為全市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市人民醫院將緊緊圍繞“創建省醫療中心”這一階段目標,在學科建設、人才梯隊培養、科研教學以及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上下大力氣,狠抓落實,同時利用城市醫療集團和醫聯體建設,帶動全市基層醫療水平共同發展,不斷提高全市醫療診療水平同質化的提高,降低醫保轉診率,真正讓“讓老百姓看病最方便、最溫暖、最便宜”落到實處。
市政協委員梁紅玉從事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方面的工作,因此尤為關注殘疾兒童康復方面的問題。“7至9周歲是殘疾兒童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進行科學康復訓練,能最大限度地彌補先天缺陷,充分挖掘機體潛能。”梁紅玉建議,增加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補貼,堅持“救小、救早”和“廣受益、全覆蓋”的原則,擴大救助年齡范圍。并建議將救助年齡段延伸到0至9歲,增加7至9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補貼,確保有需求的殘疾兒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復服務。
(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