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五月的荀鄉大地,草木蔥蘢。在安澤縣良馬鎮小李村“農家小餐桌”經營戶李啟林家中,老兩口一大早就在廚房里忙活準備中午的兩桌飯菜。“以前我們吃水要跑到村東頭的水井去挑,往返一趟得20多分鐘,晴天還好走,一到雨雪天吃水就發愁,現在,村里建起了水窖,自來水接到灶臺邊,用起水來方便得很。”李啟林老伴邊沖洗著剛采摘的菠菜,邊熱情地介紹農村飲水用水情況。
近年來,安澤縣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總體思路,對城鄉供水進行統籌規劃,統一建設,多措并舉筑牢飲水保障防線,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形成安澤縣城鄉供水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多措并舉謀提升,補齊城鄉供水短板
4月29日,在安澤縣和川鎮石渠村,縣水利局農水股的竇成亮與同事們正緊張地搶修被凍壞的飲水管道。“農村飲水是大事,去年冬天這個村幾戶村民的飲水管道凍壞了,我們及時花費6000余元,鋪裝了應急供水管道,保障了村民正常用水,現在消凍了,我們趕緊進行搶修,確保飲水管網暢通無阻。”竇成亮邊接水管邊說。
去年以來,安澤縣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全力保障全縣農村小型供水標準化建設工程建設;該工程完成水源地配套工程51處;蓄水設施維修改造14處;設計新打機井5眼,配套水泵電機5套;安全防護標識、標牌建設127處;配套凈化消毒設施37處;安裝智能水表3710塊;監控及配套設備116套;智能信息化平臺建設1套。共涉及安澤縣33個村莊28547人,供水量3105.71m3/d,年供水量113.36萬m3。計劃投資7849.80萬元。鞏固提升7.56萬人供水保障水平。
高效利用水資源,促進節能再提升
在安澤縣府城鎮飛嶺村,村民劉顯明正拿著剛充值完成的農村用水磁卡為水表刷卡充值。劉顯明說:“以前我們農村用水不收費,很多村民就沒有節約用水的習慣,水都白白浪費了,現在有了收費水表,村民們學會了節約用水,浪費了他自己就要花錢。”
安澤縣總水量達1.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1.13億立方米,補給量足,易于開采,屬低礦化度淡水。該縣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農村居民用水,短期內實行城鄉差別政策,根據實際情況及群眾承受能力逐步調整,現階段由政府部分補償企業成本,使水價問題不至于成為一體化供水的障礙。在建立和完善水費收繳制度基礎上,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的方針,通過收繳水費,提高農村群眾節約用水和水是資源、水是商品、用水繳費的意識,改變部分村民長期以來用水不花錢、吃免費水的傳統理念,提升群眾對農村供水工程合理水價的接受程度。不斷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使城鎮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系統布局供水網,完善體系強管理
農村小型供水標準化建設工程水源高壁水源地和道德水源地距安澤縣城5公里,分布在沁河兩岸方圓2公里范圍之內,山水環抱,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生態絕佳。
“沁河是我省第二大河,縱貫安澤全境109公里,也是我省唯一沒有污染的河流,水質始終保持國家三類水標準,這是我們建設水源地的有力保障。安澤縣農村小型供水標準化建設工程水源地水質優良,完全能夠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安澤縣水利局局長齊根平說,“為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農村供水運行管理,我們在小型供水標準化建設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立了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不斷壓實三個責任,及時指導商定水價、落實好“水管員”制度,在做好日常巡查、收費和管護等工作基礎上,激發群眾自覺參與供水標準化工程管護意識。同時落實供水制度,保障農村供水工程有管護機構,既有人員管理、政策支持,還有經費保障,確保農村飲水工程安全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工程效益,不僅保障了經濟發展,還助推了鄉村振興。”(滕寧 賈坤)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