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霍州年饃“蒸”出大名堂

2024-04-11 08:56:19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百姓餐桌上的小饃饃,也能“蒸”出大名堂?在霍州市,當地正以年饃為抓手,試圖走出一條以“九統兩分”為基本生產體系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霍州,東依霍山,西傍汾河,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在千百年的傳承中,“霍州年饃”因始終保持老酵頭發酵、不含食品添加劑,且人工揉制而獨樹一幟,又因工藝獨特、花樣繁多,享有“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藝術”之譽。

  多年來,霍州城鄉涌現出大大小小許多從事年饃加工的實體。數據顯示,霍州市近300家年饃作坊、企業,年產量1200萬公斤,從業人數超5000人,平均每9個農村勞動力就有1人從事年饃生產。但總體而言,這些作坊、企業大都單打獨斗,一則各家生產標準不統一,導致生產出來的年饃口味差異大;二則市場小、散、亂,制約了整個產業做大做強,更不利于區域性品牌的打造。

  2022年,隨著媒體曝光量的驟增,霍州年饃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霍州市獲授“中國年饃之鄉”。同年10月份,霍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出臺實施方案,確立了“一體兩翼”的產業發展思路,即構建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主體,傳統加工“抓特擴產提效促增收”和現代加工“培優扶強延鏈舞龍頭”為兩翼的協同發展格局。當年年末,該市以發展集體經濟促增收為目標,在每個鄉鎮、街道各扶持建立了一家標準化年饃加工廠,全面加快年饃產業集群建設。

  區域化布局,培植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只是第一步,堅持標準化生產,全力提高特色產業質量才是長久之計。為此,霍州市委、市政府牽頭,一方面與國內高校、科研機構聯合組建年饃產業研究院,著力解決年饃口感偏酸、有糟味、存放時間短等難題,同時與國內知名食品企業合作研發年饃無菌熱包裝技術,為霍州年饃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掃清了技術障礙。另一方面,大力扶持社會民間資本加入,由霍州市農發公司與當地民營企業共同注資成立“霍嬤嬤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年饃產業整體發展。

  數十米長的流水生產線一字排開,發酵室傳送出來的大塊面團自動投入設備,從和面、揉面、壓皮、成型一氣呵成。工人師傅們熟練地將一塊塊標準面胚揉制成型,爾后被送進蒸房蒸制……今年1月8日,“霍嬤嬤”公司的年饃加工廠開始了生產。

  “霍嬤嬤”公司年饃加工廠(以下簡稱“辛置年饃廠”)位于辛置礦中舊址,主要建設有萬級潔凈車間的高標準食品檢驗中心,引進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仿手工年饃制胚生產線,利用現代科技,如應用仿生技術、光控光感技術、低溫蒸汽技術、微電腦可編程技術等前沿高新技術,完成和面、連續壓片、卷片、擠壓、定量切割面團、成型、醒發、蒸制等一系列制作工程。目前已投產三條生產線,其中兩條人工揉制生產線,一條自動化面胚配送鏈條。今年春節前后,這個加工廠生產年饃成品21萬公斤,實現營收400多萬元。

  堅持產業化經營,壯大特色產業發展鏈是必由之路。在“霍嬤嬤”公司生產運營過程中,霍州市充分發揮該公司聯結政府與村集體的優勢,打造“龍頭企業+農發公司+村集體+農戶”利益鏈接機制,探索“中央工廠+微型廚房”模式,采用“九統兩分”生產體系,吸納12個鄉鎮(街道)的120余家加工實體加入。

  “‘九統兩分’,就是由中央工廠統一標準、統一培訓、統一原料、統一發酵、統一配送、統一回購、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微型廚房分戶揉作、分戶蒸制,再由‘中央工廠’回購成品,復熱殺菌,統一包裝銷售,以此形成村民足不出村、足不出戶的年饃生產加工布局。”霍嬤嬤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水介紹。

  “采用‘九統兩分’這種模式生產,我們只需要把好質量關就行,銷路不愁。”三教鄉杜莊村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村年饃加工廠負責人趙變玲如是說。

  杜莊村年饃加工廠成立于2023年1月,由原來的村幼兒園改造而成,占地800平方米。“去年春節前后,加工廠生產18天,用了500多袋面粉,年饃主要是村內銷售。”趙變玲介紹,今年春節前,杜莊村年饃加工廠采用了“九統兩分”生產體系,“我們生產了38天,共使用900袋面粉,生產年饃3.375萬公斤、3800箱。除了部分自銷外,其他均由辛置年饃廠進行了回購。”

  無獨有偶,北環路街道北關村黨支部委員、北關食品加工廠副廠長高國鈞也因此少了許多后顧之憂。他說:“我們廠屬于初創,多虧有‘霍嬤嬤’公司和‘九統兩分’兜底,我們心里才有了底。”

  去年臘月,北關食品加工廠使用600袋面粉,生產年饃2.1萬公斤,除1萬公斤零售外,其余由辛置年饃廠進行了回購。

  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終極目的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高國鈞介紹,北關食品加工廠用工10余人,其中3戶為脫貧戶,根據工種不同,每人每天有135元至150元不等的收入,“九統兩分”生產體系極大地調動了村民們的積極性。

  在杜莊村年饃加工廠,旺季用工達到五六十人,今年春節前的38天,務工人員人均收入達到了4000多元。“年饃市場有前景,咱農民有活干,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這是一件大好事!希望年饃產業持續壯大,我們的腰包鼓起來。”村民成小平說。負責廠里醒發面團和蒸制饃頭的他,一個多月掙了5700多元。

  隨著農歷春節漸行漸遠,“霍州年饃”進入了常態化生產階段。3月11日,辛置年饃廠暫停生產,目前正在進行宿舍樓改造、科研樓車間完善和機械設備配置。

  對于“霍嬤嬤”公司行政主管賈春麗來說,她一直試圖探尋散落民間的年饃文化遺珍,如今有了更多時間走訪霍州市的村鎮。在她看來,文化賦能是年饃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

  事實上,霍州年饃傳統加工也正著力文化賦能,引導大眾消費,圍繞“主食禮儀”系列,鼓勵當地年饃生產加工企業和作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現代加工則著力科技賦能,適應現代消費,圍繞“即食休閑”系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新型龍頭企業,努力把“小饃饃”做成大產業,打造成為老百姓的“致富饃”。

  記者 孫宗林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三原县| 博兴县| 赤水市| 临朐县| 榕江县| 隆安县| 巴彦县| 如皋市| 隆回县| 松江区| 阿荣旗| 封丘县| 龙口市| 绥化市| 定陶县| 嘉荫县| 湟源县| 玉门市| 水城县| 泾阳县| 兴文县| 新邵县| 略阳县| 永丰县| 濮阳市| 洞口县| 自治县| 甘南县| 长春市| 岱山县| 舒兰市| 射阳县| 南皮县| 确山县| 吉木萨尔县| 宜昌市| 贵州省| 红原县| 西丰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