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呂梁山,漫山遍野的玉樹瓊枝如詩如畫。
1月18日,農歷臘月初八,記者踏雪再訪段村。“變了!段村又變了!”修葺一新的沿街圍墻樸素大方,硬化后的主干道干凈整潔,新打造的小作坊一條街人來人往。年前,這里將舉辦“我在段村過大年”系列活動,街道一側已搭起30多個不銹鋼支架攤位。
臘八過后就是年,大山深處年味濃。
段村是黃土高坡上的一個小山村,曾屬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635戶1700多口人,2019年12月整村脫貧。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在段村勉勵當地干部群眾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越走越有奔頭。段村干部群眾牢記囑托,鉚足干勁抓落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勇蹚強村富民新路,成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段村黨支部書記李佳莉介紹,段村全力破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個重大課題,努力把鄉村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組織村民大力發展養羊、養牛、雙孢菇、羊肚菌、蔬菜、庭院經濟六大產業,打造了紅色教研基地、小作坊一條街,發展鄉村旅游,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新建的段村現代化肉羊養殖場2023年5月竣工,目前已存欄754只羊。
2022年下半年,段村在舊村連片改造6孔廢舊窯洞,新建2棟400平方米的高標準養殖大棚、1棟飼草加工棚,配備了飼料粉碎機、鍘草機等設備,安裝了智慧畜牧養殖系統,打造“黃土高原窯洞式生態養殖示范樣板”。目前,肉羊養殖場對外承包經營,每年向村集體繳納15萬元承包費。
段村對村集體閑置的8座大棚進行改造,引進企業“拎包入住”,發展雙孢菇種植,年產值100萬元,村集體年收租金10萬元。統籌資金,以“持債保底”模式對村養牛專業合作社養殖場提檔升級,合作社按注入資金6%的比例,每年向村集體保底分紅2.4萬元。
李佳莉給記者算了算賬:以上三項收入27.4萬元,還有利用中央專項資金建設的11座設施農業蔬菜溫室大棚、春秋棚,小作坊一條街以及100千瓦村級光伏發電站收益,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8.7萬元,同時帶動5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鄉村振興產業旺,村民致富勁頭足。小作坊一條街上的“段村豆腐坊”紅紅火火,供不應求。經營者衛永峰以前在汾西縣勍香鎮開豆腐作坊,去年6月得知段村招商后,便投資20多萬元,在這里建起加工車間,現在每天收入四五百元。段村村民人人忙創業,家家比致富。已有12家農戶養羊500多只,4家農戶養豬300多頭。同時,村里納鞋墊、做糖葫蘆等的手藝人也更忙活了。
鄉村振興一要靠產業,二要靠人才。段村充分挖掘鄉土人才潛力,吸引本村在外人員回村創業發展,組織村民參加人社部門職業技能培訓。現有到村任職選調生、到村工作大學生2人,引進羊肚菌專業技術人員1人,回村創業人員4人,30多名村民參加護路工、廚師、月嫂、泥瓦匠職業技能培訓。各行各業的行家里手成為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
讓段村人津津樂道的還有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每天到了午飯時分,整潔明亮的餐廳內,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用餐,土豆燉排骨、炒芹菜、燉豆腐、熗豆芽……70歲以上老人花1塊錢就可吃一頓飯。74歲老人郭雙英說:“這里的飯菜很好,每天不重樣。大家還能在一起拉家常,日子美著哩!”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要有經濟發展的高質量,也要有人民生活的高品質。段村將閑置村小學改造為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公共浴室、理發室、洗衣房等,給全村老年人提供吃飯、下棋、健身場所,還能免費洗浴、理發,為老人們托起了穩穩的幸福。
如今,段村這個小山村接入了城市供水管網,自來水入戶全覆蓋;家家鋪設了排污管道,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實現動力電、5G網絡全覆蓋,全村生產生活用電和通信有保障;98戶通過煤改電獎補,實現冬季取暖清潔化。
段村在蝶變——變在產業發展,變在人居環境,也變在每家每戶。
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慰問時的情景,脫貧戶蔡文明至今記憶猶新。“總書記暖心的話永遠忘不了!我家去年6月在小作坊一條街開了‘老蔡羊肉館’,由兒媳婦經營著。”記者在老蔡家看到,他家用上了空氣能取暖設備,新蓋的廚房、浴室安裝有電熱水器、浴霸,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等應有盡有。他笑著對記者說:“就像總書記說的,村里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是我們黨百年來的執著追求,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代接著一代干。”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時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催人奮進。
李佳莉說,段村黨支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黨員干部走在前,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村里配備微網格員18名,每人服務10至20戶,確保及時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村里設置公益崗12個,在解決就業的同時,讓村民直接參與村務管理和服務。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段村還注重以文化人,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利用農家書屋、扶志驛站,激勵村民主動參加義務勞動、文體活動和清潔庭院;推行說事議事制度,廣納群眾意見建議,做到村里的事情村民商量著辦;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戶”評選活動,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厚植清廉文化,煥發出文明新氣象。
如今的段村,村莊美麗生態宜居,特色產業發展興旺,黨建引領治理有效,在鄉村振興大道上闊步向前。
山西日報記者 李宏偉 張志剛
(原載1月27日《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