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幾場大雨降下。位于潞城區潞華街道張家河村的千畝優質大蔥基地里,一壟壟長勢喜人的大蔥迎來了生長的關鍵時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曹云喜說:“今年雨水足,蔥長得好,肯定能達到預期目標。”作為潞城區著力打造的九大富民產業之一,優質大蔥種植不僅能給張家河群眾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為張家河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添了強勁動力。
只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鄉村振興才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今年以來,潞城區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課題,堅持規劃引領、項目撬動、產業帶動、公司運作、平臺推動、制度保障“六措并舉”,不斷探索實現興業富民和村級集體經濟“強筋壯骨”的新路子,使全區村級集體經濟得以進一步壯大、產業基礎得以進一步鞏固、基層治理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堅持規劃引領,讓優質產業進一步壯大。潞城區立足實際、著眼長遠,精心編制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規劃,集中精力打造了潞華街道萬畝大蔥和商貿經濟圈、史回鎮萬畝特優柴胡種植、店上鎮物業聯合體、成家川街道萬畝旱地西紅柿綠色循環經濟、翟店街道萬畝綠色農產品種植、微子鎮設施蔬菜大棚、黃牛蹄鄉萬畝高粱種植、辛安泉鎮萬畝中藥材種植等九大主導產業項目,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鎮、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主體,村級集體經濟示范點輻射帶動的集體經濟發展新格局。
堅持項目撬動,讓內生動力進一步迸發。潞城區通過村級申報、鄉鎮審核、區級把關、專家評審的方式,建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庫,確定入庫項目73個。同時,申報2個市級扶持村、每村給予40萬元扶持資金,確定8個區級扶持村、每村給予20萬元扶持資金,通過發揮項目的撬動作用,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前不久,潞城區表彰了全區8個紅旗村(社區)黨組織,每個給予10萬元項目產業扶持獎勵資金。
堅持產業帶動,讓傳統優勢進一步鞏固。今年,潞城區著眼鞏固傳統農業產業優勢,共發展大蔥種植1萬畝、中藥材1.5萬畝、旱地西紅柿1萬畝、高粱2.5萬畝、設施蔬菜大棚2000畝。這些傳統優勢產業,可帶動8個鄉鎮(街道)132個村集體經濟增收3384萬元,村均增收25.6萬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15萬元。讓傳統產業保量提質穩步發展,成為潞城區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力抓手。
堅持公司運作,讓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充分發揮專業力量的帶動作用,今年以來,潞城區成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公司和2個鄉級公司、5個鄉級股份經濟聯合總社,帶動80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公司+鄉鎮聯合總社+村級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壯大、農戶增收。目前,區級公司承接的潞河村茶棚驛站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等3個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微子鎮西靳村200座高標準設施蔬菜大棚項目、史回鎮小常村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等一批“村社聯動”集體經濟項目落地開工。
堅持平臺推動,讓發展要素進一步集聚。今年以來,潞城區著力打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智慧大數據平臺,通過大數據抓取、全過程留痕、數據化管理、可視化調度,讓信息更暢、底數更清、效率更高,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信息化、管理動態化、分析預警即時化。搭建全市首家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明晰交易范圍、設立獎補資金、規范交易行為,打通農村資產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堵點”。目前已對接各類經營主體3270余人次,鑒定備案村集體經濟合同7860余份,辦理土地流轉交易鑒證660余宗,交易金額達到了2865萬余元,推動擔保融資2.03億元。
堅持制度保障,讓基礎服務進一步優化。潞城區出臺《長治市潞城區2022年以獎代補推進一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人才支撐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農村集體“四荒”地使用權合同處置辦法》《農村集體“清化收”聯合懲戒辦法》等6個文件,設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項扶持資金1000萬元,建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專家顧問庫和本土人才庫,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潞城區還將“清化收”工作作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強力推進。截至目前,該區“清化收”工作基本完成,共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8443份,化解債權12887.2萬元,收回地源41819.8畝,全區農村集體增加收入3750余萬元。
蘆燕娟 馮波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