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消胃疾仁心濟世,化腸病妙手回春?!?/p>
“晝夜病房不肯休,如親待患見溫柔。白衣天使真情在,大愛仁心世上留?!?/p>
近日,一位文學愛好者自創了一副楹聯、一首七言律詩,以此感謝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醫護團隊。他將這一聯一詩發布在網絡平臺后,短短幾天時間,閱讀量就突破3萬人次,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一聯一詩,42個字,字字情真意切,承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醫患故事。這位文學愛好者的老伴曹奶奶今年76歲,有心梗病史,因長期服用相關藥物引起腸胃不適,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于5月8日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轉入消化內科進一步治療。
曹奶奶剛入院時,病情較重、嘔吐頻繁,吃不進任何食物,喝口水都惡心難受。看著曹奶奶緊鎖的眉頭、痛苦的神情,消化內科醫護團隊心疼不已,一天多次查房,對其病情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討論,精心制定了科學、系統、個體化的治療和護理方案,想方設法為曹奶奶解決嘔吐和進食難題。
灌腸、輸液、拍背排痰、護理營養管路……除了日常治療和護理外,護士長劉晶晶和護士們更是時刻關注曹奶奶及家屬的需求,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技術過硬、態度和藹、服務周到、有問必答,這些都給曹奶奶一家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他們感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
“這十幾天里,我耳聞目睹了醫護人員辛苦工作的日日夜夜,切身體會到他們的敬業與專業,內心深受感動。”曹奶奶老伴深有感觸地說,“每天,李建義主任、張世義主任、劉晶晶護士長帶領醫護團隊多次到病房查看、詢問病情,及時調整診療方案,他們對患者高度負責,是一群可敬之人?!?/p>
在曹奶奶老伴心中,消化內科醫護團隊也是一群可親之人,劉晶晶和護士們不嫌臟、不怕累,總是幫著家屬護理患者,把爺爺、奶奶等親切的稱呼常掛嘴邊,晝夜守護在身邊,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同時,他們還是一群可信之人,總是不厭其煩地與家屬溝通病情,耐心解答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醫護人員尊重和愛護患者,患者及家屬信任醫護人員,讓病房充滿“家的味道”,處處有愛有溫度。
如今,曹奶奶經過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與悉心照顧,不適癥狀有所緩解,營養狀態、精神狀況等大為好轉。曹奶奶老伴充分發揮文學創作專長,將心中的感激傾注于筆端,化作一副楹聯、一首小詩,并發布于網絡平臺,很快就獲得了極高的閱讀量和點贊量。
當曹奶奶老伴將網絡鏈接發給醫護團隊時,大家感到莫大的榮幸,受到極大的鼓舞。一直以來,消化內科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緊跟醫學發展步伐,開展了一系列新項目、新技術、新服務。在醫護團隊看來,治病救人是他們的責任和擔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如此肯定,讓他們在感動的同時,更添前行動力。
一聯一詩,不僅承載著患者和家屬滿滿的感激之情,更是醫患之間理解與信任的真切表達。劉晶晶說:“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疾病,患者和家屬都面臨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挑戰。我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專業、熱情和愛心來給予患者溫暖和力量,幫助他們緩解病痛、盡早康復。我們將繼續秉承初心,不斷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從點滴做起、從細節出發,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健康與希望?!?/p>
記者 李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