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劉 超)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古縣分局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中,轉變監管理念,優化執法方式,倡導柔性執法,積極采取非現場執法、正面清單管理等惠企措施,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影響,為企業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監管,持續增強企業發展的潛力和后勁。
古縣分局將焦化等重點企業作為執法幫扶對象,通過精準施策、送法入企、柔性執法、科學執法等方式,助推企業實現綠色發展。一是精準施策,全面開展幫扶。在縣域內2家焦化企業投產前,先后10次組織專家和專班人員對2家企業進行幫扶,向企業傳達了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績效評級創A等文件精神,并在焦爐建設期間指導山西宏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800余萬元新增德國進口超級離心機和壓渣泵,解決了冷鼓工段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放散的問題,激發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二是送法入企,踐行服務理念。每月1次組織執法人員開展“送法入企”服務活動,開展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宣傳,助力企業提升守法意識,堅定企業綠色發展定力。在山西盛隆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執法人員向職工發放了法律法規單行本和宣傳單,先后召開2次座談會對項目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三是柔性執法,建立正面清單。動態調整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將縣域內供熱、加油站、畜牧等8家企業納入臨汾市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同時,在執法上包容審慎監管,保證執法“溫度”,對山西盛隆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古縣安安煤化有限公司輕微違法行為,實行“輕微不罰”“首違不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幫助企業及時糾錯,給予企業適度的容錯改正空間。四是科學執法,提升執法效能。通過無人機飛檢、紅外熱成像掃描、在線監控、用電監管、門禁系統等科學手段,實現環境問題預警預報、污染源精準定位、排污企業的實時監測,有效提高執法效率和精準度。同時,古縣分局積極探索監測與執法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將環境監測數據作為執法的重要依據,形成監測發現問題、執法查處問題的閉環管理鏈條。
近年來,古縣分局通過踐行柔性執法,幫扶企業高標準建設環保設施,實現了污染物超低排放,在焦化產能增加168萬噸/年的前提下,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實現連續3年改善,2023年改善率為全省第一,2024年至今同比改善11.2%,改善率排全市第一。
新征程呼喚新擔當。下一步工作中,古縣分局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繼續深化柔性執法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手段,努力構建空氣更好、打擾更少、環保與經濟“共贏”發展的生態環境執法監管體系。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