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隊訓練
臨汾新聞網訊 走進初冬時節的汾河文化生態景區,蜿蜒多姿的汾河兩岸,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盡顯生態之美。
如此美景的背后,離不開這樣一群人的付出——
他們注重勤學苦練強“內功”,在工作歷練中淬煉了過硬的環保業務本領;
他們常年奔波在環境污染的最前線,哪里有污染,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他們堅決向污染宣戰,一個個污染問題被查處、一處處污染源頭被連根拔起;
…………
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礪,他們就是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要求,以提升執法技能、促進隊伍建設為核心,把規范現場執法行為和提升案件查辦能力作為重點,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面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執法方式,持續提高執法效能,打造出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守初心 強錘煉 鍛造鋼鐵隊伍
“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對生態環保人提出的要求。
市生態環境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結合省生態環境廳《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方案》,研究制定了《2024年臨汾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執法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執法人員依法執法、規范執法、精準執法能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作好了全面部署。
《方案》甫一印發,市生態環境局就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大練兵活動領導組,并安排部署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分工協作,共同推動該項工作。并要求各縣(市、區)分局相應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工作機制,落實落細責任。
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能戰必勝的鋼鐵隊伍,需要常抓不懈的錘煉。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戰訓結合、行之有效的練兵活動,將“學、考、查、比”貫穿全年。
5月,組織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全體執法人員進行紅外熱成像儀應用培訓;
6月,圍繞“人人講安全、個人會應急——暢通生命通道”主題,深入企業開展普法宣傳、入企幫扶、專項檢查等活動;
10月,在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2024年全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執法實戰技能比武活動;
…………
隨著一項項“練兵”活動的開展,市生態環境局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中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黨建引領上,依托黨的建設與大練兵工作深度融合,將政治練兵與業務練兵相結合,樹立起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隊伍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良好形象。
在執法實戰上,依托日常執法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戰操練相結合、提升能力和加強保障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規范了生態環境執法行為,提升了精準執法水平;依托執法稽查,提升了科學、精準、規范執法水平。
在業務培訓上,依托以練促戰,通過監督幫扶、專項行動、競賽比武等多種練兵形式開展實訓,以學助練、以查促練、以案強兵,全面錘煉了執法隊伍。
在練兵氛圍上,依托表揚激勵向基層一線傾斜理念,持續激發全員練兵熱情,營造出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在科技運用上,依托“互聯網+監管”,通過熱點網格、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大數據分析等方式,有效強化了非現場監管;借助無人機飛檢、用電監管、走航車、熱點網格等科技執法手段,破解查處了多個執法難題,全面提升了執法隊伍整體素質。
■提標準 樹典型 提升辦案質量
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示范指導作用,是推動執法水平和處罰案件質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典型案例的作用,積極推廣選樹典型案例,不斷推動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
1月30日,環境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時,發現轄區內有一無任何手續的煉金作坊,隨即委托第三方監測公司分別對廢液、農田內土壤、下水道殘留淤泥進行了采樣檢測,發現農田內土壤銅含量超出標準1.72倍、鎘超標1.2倍,下水道污泥汞超標4.56倍。
根據相關規定,環境執法人員所在分局將案件線索移送至公安機關,4月2日公安機關對該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
市生態環境局將該起案件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推廣學習,要求環境執法人員在日常巡查中,敏銳捕捉環境違法問題線索,第一時間摸排違法行為證據,及時委托具有司法鑒定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取樣檢測,為案件辦理提供強有力證據。
7月16日,市生態環境局根據線索對我市某能用公司進行專項調查時,發現該公司儲煤棚內裝載機裝卸過程中配套的噴淋設施未開啟,同時儲煤棚大門處于敞開狀態,存在粉塵逸散現象。
鑒于該公司的違法行為輕微并能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市生態環境局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該公司不予行政處罰,但要求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嚴格落實各項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市生態環境局將這一案件作為典型案例,傳播輕微免罰政策,展現執法的人性化和溫度,增強了政府與企業、公眾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人員劉文波對記者說:“輕微免罰并不意味著是對違法行為的縱容。一方面,執法不僅要有力度,也要有溫度,通過指導幫扶等非強制性監管方式,同樣能對企業進行普法宣傳,真正做到包容審慎監管,幫助企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自身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通過‘以案釋法’,也可以為執法人員認定輕微違法行為提供執法工作指引,更好體現為企業優環境的服務理念。”
執法稽查是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發揮內部監督約束的重要舉措和有力抓手。
自今年1月生態環境部印發新修訂的《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稽查辦法》后,市生態環境局便抽調業務骨干組成稽查工作組,采取日常稽查和專項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環境執法行為進行稽查。依托稽查工作組,傳遞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指導執法人員提升辦案水平。
通過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和執法稽查的監督約束,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執法人員現場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和執法辦案的規范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激發了環境執法人員學法用法的積極性,規范了執法行為和執法過程,提高了全市行政執法水平和行政處罰案件的質量。
■重幫扶 聚共識 共繪綠色未來
自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開展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執法人員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深入企業一線,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從政策解讀和技術支持方面提供幫扶,讓企業在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改進污染防治技術等方面少走彎路、降本增效。
企業對環保檢查從“逃避”到“歡迎”的變化,來自環境執法人員在監督中送服務、在服務中促監督。一名名環保專家與環境執法人員從企業角度出發,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手把手指導企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幫助企業制定更優的整改提升方案,避免企業走彎路、盲目投資。
日前,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人員在曲沃縣一家企業開展日常檢查時,發現企業的環保臺賬記錄不規范,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的環保工作情況。
面對這一問題,執法人員并沒有一味指責和處罰企業。相反,他們以平和的態度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溝通。執法人員耐心向企業負責人解釋了這些問題可能帶來的環境危害以及法律后果,讓企業負責人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接著,執法人員詳細地向企業工作人員講解了環保臺賬的記錄要求和方法,并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規范和一些規范的臺賬模板供企業參考。隨后,執法人員還多次回訪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企業的環保臺賬明顯比以前記錄得規范、準確多了。
此次檢查和整改,不僅幫助企業解決了隱藏的環境污染隱患,還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環保意識和管理水平。而生態執法人員的專業、負責和溫情,也贏得了企業的尊重和贊譽。
春末夏初之際,烈日炙烤著大地,市生態環境局啟動了入企交叉執法幫扶行動,深入各縣(市、區)企業生產一線,檢視著每一個污染點位,并針對性提出整改建議。
在某企業檢查時,環境執法人員發現澆包維修未在封閉的空間內操作,隨即提出幫扶建議:完成維修車間封閉工作,并配套廢氣收集治理設施;
在某企業檢查時,環境執法人員發現高爐出鐵場出鐵觀察口未及時關閉,現場提出幫扶建議: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格控制無組織廢氣排放;
…………
一次次幫扶發現的問題和建議,幫企業在環保治理上節省了真金白銀,環境執法人員的認真幫扶贏得了廣泛好評,不斷凝聚起全社會提升環境治理水平的強大共識。
“環境執法人員經常上門指導我們環保工作,有時還為我們邀請專家一對一幫扶,記得是市局環境執法人員的建議,幫我們廠燒結、高爐兩個無組織排放點位確定了解決辦法。”襄汾縣新興冶煉有限公司安環部部長王云飛對環境執法人員的監督幫扶給予了高度評價。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的深入開展,全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增強,環境行政執法水平和行政處罰案件質量大幅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生機活力越發強勁。
記者 劉超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