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短劇憑借體量輕、節奏快、時長短的特點,成為網絡影視行業最受關注的“新賽道”。這種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有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網絡視聽節目,不僅自身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也在賦能城市發展上表現亮眼、展現出獨特價值。今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布局微短劇產業,打造“微短劇之城”,搶占微短劇千億級大市場,必將激活文化新質生產力,賦能城市“雙品質”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注入新動能。
光影臨汾,“劇”有力量。微短劇在信息傳播上,精準高效、感染力強;在產業形態上,關聯產業多、帶動能力強,其獨特優勢和蓬勃態勢,為賦能臨汾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讓“最初中國”的故事更動人。臨汾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文化源遠流長,故事燦若繁星。微短劇敘事簡潔、表達精準,可以更高效地展示和傳播臨汾的悠久歷史文化,特別是通過設定故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能夠深入挖掘我市的文化內涵、凸顯文化特色,讓更多的人真切地感受臨汾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微短劇這種新興業態,也為我市文化領域的創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必將推動我市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豐富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品質城市”的形象更明媚。近年來,我市城市“雙品質”建設卓有成效,城市的顏值氣質價值持續攀升。
以臨汾為背景的微短劇,可以通過視覺元素的利用,豐富觀眾的感知體驗,讓臨汾現代化、時尚化的城市形象更直觀更真實;通過現代人文視角的故事敘述,撬動觀眾的情感共鳴,激發更多的人對臨汾文明風貌、精神品格和城市價值的認同與向往,整體上建構對臨汾的認知與記憶,進一步提升臨汾的美譽度和吸引力。讓“熱點臨汾”的活力更激揚。當前,臨汾發展態勢強勁,產業蓬勃向上。微短劇產業的布局,可以帶動上游內容生產、中游內容制作與分發、下游消費與周邊等全產業鏈條以及餐飲住宿、服裝道具、場景打造等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形成眾多新的經濟增長點,激發經濟新活力。此外,微短劇還可以與我市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開拓新的市場空間,塑造我市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總之,積極布局微短劇產業,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將對臨汾發展進行全方位賦能,開創全面提質提速新局面。
光影臨汾,“劇”有獨鐘。微短劇和城市相互成就,微短劇賦能臨汾發展,臨汾也以其顯著的生態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等,成為微短劇產業發展的沃土。IP和場景供給豐富。一方面,臨汾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為微短劇提供高質量、可深耕的創作素材和有特色、可持續的IP資源,如帝堯建都、晉國稱霸等史實,藺相如、衛青、霍去病等名宿,都是極具價值的IP;另一方面,臨汾眾多的古跡遺存、優美的生態環境、多元的城市業態等,可以為微短劇提供豐富的拍攝場景和絕佳的取景地點,如古樸和現代、自然和人文、激情與寧靜等各種類型的題材都可以就地取景、完美呈現,這些為我市微短劇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數字技術有效加持。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落地應用,“AI+微短劇”成為發展趨勢,微短劇產業需要更多的技術賦能。近幾年來,我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華為、字節跳動、百度、360等一批知名標桿企業落地,相關行業人才快速集聚,將有效加持微短劇發展,通過注入AI動畫、虛擬數字人等數智化元素,推動AIGC視頻生成大模型應用,拓展創作空間,增益內容效果,降低制作成本,驅動我市微短劇行業邁上發展新臺階。產業先發優勢明顯。今年以來,我市搶先布局,出臺扶持微短劇產業發展意見,成立內容評審專委會辦公室,設立首期5000萬元扶持基金,高標準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推動騰訊視頻精品微短劇基地項目成功落地,與30余家影視文化企業簽署合作拍攝協議,《大漢驃騎冠軍侯》《晉公的君團》《荀子新傳之學習高手》等一批精品微短劇啟動拍攝,全面夯實了微短劇產業生態底座。總之,臨汾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優質的服務環境,使微短劇行業情有獨鐘、相關企業紛至沓來,匯聚起微短劇產業發展的澎湃動力。
光影臨汾,“劇”有未來。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推出的“光影臨汾·中國精品微短劇之夜”在我市成功舉辦,我市同步成為央視頻精品微短劇共創點,這對我市微短劇產業發展具有開創性、標志性意義。我們要搶抓機遇,準確把握微短劇產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推動我市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微短劇之城”。堅持制作精品化方向。當前,微短劇正從“野蠻生長”逐步轉型到有序發展格局,呈現出主流化、精品化、規范化的趨勢。要以“共創點”為載體,堅持精深思想、精湛藝術、精良制作原則,推動在我市創作發行的微短劇,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審美標準,積極擁抱先進的制作技術和手段,切實注重細節和品質的打磨,真正做到“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特別是注重引導支持拍攝一批突出臨汾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高品質微短劇作品,打造臨汾文化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鏈條化發展。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快從創作、拍攝、制作、發行、交易到衍生產業的微短劇全產業鏈布局,強化市場主體引育,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不斷做大產業規模。特別是引導支持我市各類市場主體,躬身入局、各顯其長,積極發展基地建設、專業制景、設備租賃、服裝道具、演員經紀、餐飲住宿等配套產業,全力打造“1+N”數字視聽產業集群。同時,設立專業服務機構,高標準開展創業孵化、法律服務、場景開放、融資對接、包容審慎監管等全生命周期營商服務,助力微短劇產業蓬勃發展。實現應用多元化拓展。依托我市獨特資源,積極探索“微短劇+文旅”“微短劇+教育”“微短劇+科技”等創新模式,釋放關聯效應,延伸價值鏈條,推動微短劇賦能我市各行各業。當前,緊抓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機遇,推出一批融入臨汾風光、風情等文旅元素的精品微短劇,深化觀眾的文化體驗與情感連接,讓更多的人種草臨汾、走進臨汾。同時結合微短劇情節開發取景地打卡、主題音樂演出、特色劇本殺等活動,提升我市景區景點熱度,讓微短劇“流量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實現文旅產業的良性循環。總之,要多措并舉推動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微短劇+”多產業跨界融合,奮力構建微短劇產業發展新高地。
行遠自邇,臻于至善。當前,微短劇產業前景廣闊、潛力無限,在時與勢的交匯疊加之下,我們應當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乘勢而上、篤行不怠,在“微短劇經濟”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真正實現“劇”匯臨汾、“劇”贏未來,以文化新質生產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臨汾實踐新篇章。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