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色巨幅海報、陶寺遺址博物館火爆全網,到“陽臺音樂會”、傳統古建筑成為流量密碼;從“新質生產力講壇”、微短劇之夜、思客年會大咖云集,到“嗨在貢院街”、半程馬拉松人頭攢動,今年以來,我市一系列文化現象、文化活動、文化景點頻頻出圈,臨汾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大幅提升,激發了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新活力。當前,充分認識我市文化出圈的價值和意義,探尋其底層邏輯和隱藏密碼,推動影響力積極轉化和有效提升,是一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文化出圈,帶來了文化和城市的雙向賦能。城市因文化而精彩,文化與城市共生長。我市精彩多元的文化強勢出圈,不僅為文化自身繁榮發展帶來寶貴機遇,也讓城市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提升了城市品質和城市形象。文化主軸主脈的打造,系列文化活動的舉辦,讓臨汾這座城市更有內涵、更顯氣質、更具魅力。特別是風格各異、類型豐富的文化活動,塑造了臨汾城市新形象。如“嗨在貢院街”系列活動,既有接地氣的傳統民俗展演,也有陽臺音樂會等高雅藝術,既有戲曲、鑼鼓等老年人的“心頭好”,也有國潮、動漫等年輕人的熱衷,通過近距離互動的表演方式和現代聲光電的加持,吸引了不同群體廣泛參與,展現了底蘊與活力兼具、多元且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讓臨汾更加熠熠生輝、魅力無限。增強了文化認同和精神歸屬。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高品質的文化供給,一方面滿足了全市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讓更多的人發自內心地熱愛臨汾、宣傳臨汾、推介臨汾,提升了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如臨汾能在一眾搶占微短劇新賽道的城市中,吸引到騰訊視頻精品微短劇基地、央視頻微短劇之夜活動落地;新華網思客年會能把舉辦地從北京、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移步我市,成為廣大市民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的事情,激發了全市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高漲熱情。激發了消費潛力和經濟活力。文化景點、文化活動的火爆,不僅帶動了餐飲、住宿、特產等直接消費激增,還推動了文旅、夜經濟等相關產業鏈條延伸和品牌打造,為長期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如云丘山音樂節、黃河英雄會汽車越野賽、洪洞半程馬拉松等活動,通過文體商旅跨界融合,給游客和參與者帶來沉浸式體驗,讓更多的人走進來、留下來、還想來,形成更長遠、更持久的綜合效益,更好地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總之,通過文化賦能,臨汾這座城市的顏值氣質價值持續攀升,“雙品質”建設邁上新的臺階,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動能更加強勁。
文化出圈,根源在傳承和創新的交融碰撞。傳承和創新,對文化的繁榮發展缺一不可。正是因為始終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并積極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使臨汾文化綻放光彩、火爆出圈。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標識。作為人類文明之源、華夏文明之源、三晉文明之源,臨汾更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一路走來的,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既是使命擔當,也是發展所需。我市始終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文化發展的根基和命脈,大力傳承弘揚蘊含其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科學家成為我們的海報主角,先賢精神、志士風骨成為我們的微短劇焦點,舉旗興文、明德弘道成為我們系列文化活動內核,等等,也正因如此,臨汾文化引起了廣泛共鳴、走進了人們心中。賦予文化時代新內涵現代新形式。文化繁榮發展,既需要內容上的推陳出新,也需要形式上的花樣翻新。我市堅持賦予各種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方式,既呈現悠久的歷史文化,又著力打造具有新時代價值的城市文化符號;既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核,又進行獨具匠心的形式設計,“一點爆發、多點聯動”的春節活動接龍,主題各異、元素多樣的“嗨在貢院街”系列活動,街頭多彩創意墻繪,景區實景演出和沉浸式歌舞互動劇,短視頻、新媒體的融合傳播,等等,創造出蘊含經典內涵、契合現代審美、符合受眾需求的多樣文化,受到了廣泛追捧。彰顯臨汾特色臨汾風格臨汾氣派。文化有獨特性才有吸引力。我市堅持賦予文化發展鮮明的臨汾特色,充分發揮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存豐富優勢,全力打造“博物館之城”、推出古建游活動,彰顯獨特文化魅力;結合高品質城市建設,讓景觀式、園林式城市街景成為文藝演出、體育賽事、群眾活動的最美布景和舞臺,讓城市和文化交相輝映;以經濟增長的強勁態勢,與各類高端論壇、年會等文化活動雙向奔赴,為展現“大國氣象”貢獻力量,等等,這種將歷史延宕、精神火光、時代脈動與地域韻味聚合一體的、生動鮮活的文化,無疑有極強的傳播力和感染力。總之,堅持守正創新,讓臨汾打造了具備辨識度的城市文化名片,提升了文化傳播效能。
文化出圈,激揚于品牌和傳播的多重加持。永葆文化生機和活力,讓臨汾這座城市持續煥發文化的光輝,需要繼續做好傳承和創新兩篇文章,積極構建適應新的時代需求的內容體系、傳播體系、經濟體系等,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符號,發展城市IP經濟。文化符號是城市文化資源的凝結與呈現,如北京的長城、上海的外灘等,不僅展示了城市的獨特魅力,而且簡潔、生動、易理解、易傳播。積極借鑒西安、洛陽等地經驗,組織開展“臨汾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構建充分彰顯城市精神、展示文化特性、傳播城市形象的臨汾文化標識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城市IP挖掘與開發,如成都的五大熊貓IP天團、日本熊本縣的熊本熊等,將文化符號擴展到具有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產業鏈,推動我市城市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創新文化業態,促進文化跨界融合。積極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打造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文化精品,如利用全息投影、數字燈光等打造城市戶外光影秀,借助VR、裸眼3D等技術增強游客視聽體驗,推出實景推理游戲體驗、博物館場景角色扮演、AR數字劇本游等新項目,發展沉浸式主題公園、文化創意街區等文化場景,在全市范圍內培育全景式沉浸體驗文化新業態。同時,持續推動文化與農業、工業、旅游等相關產業跨界融合,形成多樣化、差異化的文化新業態,擴大我市文化經濟規模,助力高質量發展。善用數字智媒,提升文化傳播效能。緊跟媒介技術發展步伐,適應“互聯網+大數據”融合傳播的視角和情境,多渠道立體式提升我市文化傳播力,如通過創作城市紀錄片、孵化微短劇等音視頻作品,建立更多的人和我市文化符號、城市IP之間的情感紐帶;在文化活動、文化景點中嘗試多元全息報道方式、構建網絡直播交互場景等,強化互動性和參與感;構建全媒體矩陣的宣發模式,實現線上、線下的強造勢、強曝光;引導活動參與者、游客自愿成為我市文化的傳播者,提高我市文化的廣泛認同度、美譽度。總之,積極適應新形勢、新需求,充分發揮文化、科技、傳播三者融合的優勢,打造我市具有競爭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形成更多文化爆款。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只要我們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文化與城市共進,就一定能讓臨汾文化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推動“熱點臨汾”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譜寫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新篇章。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