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426個院落,200余畝果木,家家有果樹,處處春管忙。近日,走進洪洞縣趙城鎮永樂村,不少村民正在自家院落忙著給果樹除草、除蟲、松地、澆水……勾勒出一幅繁忙的“春管”圖景。
花期過后,果樹“坐果”了,富硒冬梨、葡萄、柿子、西梅等幼果正在枝頭生長,永樂村處處可以看到村民在自家院里管護果木的場面。如今,庭院經濟給永樂村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今年花開得特別繁,現在已經長了不少幼果。”正在忙碌的村民孔天鎖說,“根據專家指導,需要做好果樹各階段的管理,確保富硒冬梨豐產豐收。”
孔天鎖家有兩個庭院式果園。2022年,在村“兩委”干部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的號召下,他成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為了響應庭院經濟計劃,他找人清理了廢棄院落坍塌的磚瓦等,種上了富硒冬梨樹苗。經過科學管理,去年第一批栽種的部分梨樹收獲了,共賣了6500元錢,這讓他非常知足。
2023年,孔天鎖賣梨的消息給了村民極大的鼓舞。去年10月,在永樂村的第二輪果樹種植中,122戶農民加入了栽種行列,兩年共計完成了218戶。除此之外,還新增西梅、水果柿子等特色品種種植戶18戶,新增特色果木種植3000余株。
“不僅美化了生活環境,還增加了收入。”談及庭院經濟,村民何拽杵喜笑顏開,“春天果樹開花,夏天滿眼是綠,秋天等到樹上掛滿果子,心里甭提有多舒坦。”
何拽杵家是一座新建的院落,北側種著杏樹、核桃、李子,東側的葡萄已進入抽梢期,一串串錐形花序布滿枝葉,院子中央栽植的梨樹抽出了嫩綠的枝葉,一株一株正在茁壯生長。何拽杵把院中的土地整理得井井有條,成行成排的果樹之間種著韭菜、蘆筍、小蔥等蔬菜。
開始實施庭院經濟后,村“兩委”干部及廣大村民,通過手機傳送果樹種植和管護技術相關信息,轉發果樹管護勞作的照片和視頻。果樹收獲時節,通過手機轉發果樹收獲及銷售相關信息……在永樂村,手機成了村民學習、宣傳和營銷的工具。
走進永樂村,一個連著一個的小院生機盎然,與村中整潔的街巷和幽美的環境相映成趣。庭院經濟不僅讓村容村貌煥新顏,還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為了解決村民的銷售難題,村里還成立了永樂村富硒生態果業專業合作社,制定了“村經濟聯合社+公司+種植農戶”的經營模式,聘請果樹種植專家實地指導,還建設了永樂智慧庭院經濟展廳,讓廣大村民不愁種、不愁管、不愁銷,種了就有收益。
“發展庭院經濟的目標就是要把老百姓的手機變成工具,把老百姓的產品變成商品,把發展庭院經濟的展廳變成超市,把地里的果子變成兜里的‘票子’。”永樂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席蘇順說,“下一步,我們將在做好庭院經濟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條,加大農文旅融合力度,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把永樂村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我市實現‘三個努力成為’貢獻力量。”
記者 張春茂 黃藝貞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