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夏日微風起,曲沃縣廣袤的麥田里泛起陣陣“漣漪”,一個個飽滿的麥穗已經染上金黃色。再有十多天,這些麥子就能收獲了。
隨著夏收臨近,曲沃縣55家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隊已經進入備戰沖刺階段。在一家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閑置數月的大型農機迎來了全面的“大體檢”,農機手們圍著自己的“寶貝疙瘩”細心檢修,維護保養,確保農機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夏收。
走進史村鎮齊心農機專業合作社,大院里停放著一輛“春雨”牌大型小麥收割機,五六名社員正相互配合著認真檢查,他們有的拿著扳手擰動螺絲,有的給軸承涂抹潤滑油,有的查看鏈條松緊程度……理事長許雪峰說:“一到夏收,那可得分秒必爭。所以農機狀態是否良好非常關鍵。這次檢修,我們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每個零件、每個部位都得調試到位。”
齊心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著周邊四五個村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涉及面積7000余畝。許雪峰介紹:“我們合作社有52名社員,有4臺小麥收割機、4臺玉米收獲機、15臺拖拉機、3臺植保機和4架無人機。目前,無論是人員的組織、機械的檢修,還是農田地塊的劃分,我們都做好了詳細的計劃,確保夏收時干得又快又好。”
社員李建國有一臺小麥收割機。他說:“以前夏收時是一家家的談,一家家的收,這兒三畝,那兒五畝,效率和收入都不高。現在通過合作社統一調配,每天能連片收割小麥上百畝。今年剛進5月份,我就對收割機進行了全面檢修保養,準備在夏收時大展身手。”
為切實服務好“三夏”生產,曲沃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組織專業人員深入一線,針對農業生產托管中“夏收”這一關鍵環節,組織農機檢修,確保農機具“健康”上崗、安全作業。該中心副主任梁棟說:“我們組織全縣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及時開展農機保養維修,確保夏收顆粒歸倉、夏播不誤農時,為我市實現‘三個努力成為’作出貢獻。目前,全縣近8000臺農機已陸續完成檢修。”
走進史村鎮吉許村的永利農機專業合作社,大院里寬闊平坦,西、南兩側院墻前安裝了高大的防雨棚,棚下停放著各類農機。理事長劉斌正在仔細檢查一臺小麥收割機的運行情況。
“我們合作社有社員53人,有大型拖拉機7臺、小麥收割機3臺、玉米收獲機2臺、無人機7架、植保機4臺、農用鏟車3臺、農用挖機1臺,配套了農機具30臺(套)。”劉斌介紹,他們推廣“訂單作業”,范圍輻射史村鎮、曲村鎮、樂昌鎮、高顯鎮的20多個村莊,能夠提供機耕、機播、機械質保、機收、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業生產服務。
最近一段時間,劉斌組織社員們對農機進行了全面維修保養,還針對性開展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農機具檢修、農機維護保養的實操演示,讓社員們在保障自身和機具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按照流程規范操作,有效降低夏糧機收損失。
今年以來,曲沃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持續加快“小生產”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步伐,以解決“地沒人種,田種不好”的問題為出發點,遴選和確定了55個服務組織,為廣大農民提供耕、種、防、收等環節的托管服務,切實讓農民享受實惠。目前,曲沃縣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0萬畝。
夏收倒計時。我們仿佛看到,麥浪涌動中,一臺臺大型農機加足馬力,收獲了一車車飽滿的麥粒,勾勒出良田沃野好“豐”光的喜人圖景。
記者 柴云祥 祁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