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組鏡頭,展現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智能景象:大屏幕上數據跳動,實時呈現各生產線產品數量、質量標準與成本分析;無人駕駛叉車依指令自動裝卸、運輸;設備運行由數據實時監測,取代人工定期巡檢。
一組榮譽,彰顯山西華德冶鑄有限公司的實力:全球平衡重零部件排名第一制造商、國內平衡重產品出口企業榜首、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工信廳認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一組數據,描繪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的發展軌跡:2019年投產,2020年產能45萬噸、產值15億元,2021年產能70萬噸、產值40億元,2022年產能110萬噸、產值57億元。
……
這是我市裝備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我市以裝備制造業為突破口,依托“三大板塊”產業布局,加速推進裝備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轉型,努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聚區。臨汾正以創新驅動和產業集群化發展,書寫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新篇章。
千億級目標 產業矩陣協同發力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下,我市立足“表里山河”地理稟賦,構建沿汾、沿黃、沿太岳“黃金三角”產業矩陣,錨定“裝備制造千億級”目標,形成七大特色裝備制造板塊。
——臨汾經濟開發區以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心,搭建產業集聚平臺,降本增效并吸引上下游企業,構建完整產業鏈生態。
——堯都區依托堯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深耕工程機械制造,打造了華德這一備受矚目的行業標桿。
——襄汾縣破局傳統焦化產業退出后的“空心化”,搶灘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領域,實現新興產業項目從零到整的突破,形成“百花齊放”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翼城縣發揮鑄造產能優勢,打造高端鑄(鍛)造集聚區,吸引研發型企業和優質項目入駐,形成研產銷一體生態,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
——侯馬市聚焦智能煤機與汽配領域,整合資源搭建產學研平臺,聯合高校攻克關鍵技術,推動產品智能化升級,打造汽配煤機產業板塊。
——蒲縣支持承接產業轉移,圍繞有色金屬鑄造、核心零部件制造,推進打造蒲縣黑龍關裝備制造產業,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延伸。
——霍州市壯大煤機再制造產業,引入先進技術建立質控體系,推出一系列智能化、自動化的煤機產品,滿足煤礦安全生產和高效運營的需求。
七大板塊既差異化競逐又協同共進,通過“鏈長制”穿針引線、園區集聚筑巢引鳳,共筑千億級產業集群四梁八柱。
強鏈補鏈 靶向招引重塑生態
裝備制造業是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而招大引強、延鏈補鏈則是其邁向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核心引擎。
近年來,我市以“鏈式思維”重構產業邏輯,通過頂格招商、精準施策、生態賦能,成功引入華為、360、京東、大陸希望集團等80余家頭部企業,形成了“龍頭引領、鏈式集聚、數智賦能”的裝備制造產業新格局,探索出一條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華翔集團的“三級跳”最具說服力。從傳統鑄造廠出發,一期攻克精密加工,二期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三期締造智能家電生態圈。如今其冰箱壓縮機全球份額超35%,輻射20余家配套企業協同發展。“模具共享中心使采購成本直降20%。”集團總裁王淵揭秘鏈式升級的共贏密碼。
山西運達風電設備制造全產業鏈項目創下“臨汾速度”。山西運達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雅君驚嘆:“項目簽約到開工45天,開工到投產180天,‘臨汾效率’讓我們吃下定心丸,對深耕這片產業沃土信心倍增。”
中品冷鏈新能源汽車項目則彰顯招商誠意。中品冷鏈設備制造(江蘇)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宇霞表示:“臨汾的產業生態和政務效率令人心動。”該項目聚焦輕量化鋁合金部件,引入德國庫卡機器人生產線,補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解碼這些成功案例,正是頂格招商的果敢、延鏈補鏈的巧思、生態賦能的韌勁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前,我市緊盯汽車零部件、白色家電、電子元器件等多個重點領域,通過“內培外引”雙引擎驅動,全速沖刺千億級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目標。
智能制造 從“跟跑者”到“領跑者”
在山西誠榮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鑄造車間,可見智能化革命的具象表達:中頻感應電爐智慧調控鐵水轉運,AGV小車織就無人物流網絡,鑄件生產全程懸空、無縫銜接。“今年3月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將突破5億元。”公司總經理賈勇展望,企業將對標國際一流,打造汽車零部件智造高地,填補國內高鐵核心部件技術空白。
在華翔集團車間,智能機械臂精準舞動,數據大屏即時反饋生產態勢。“全球每4臺冰箱空調,就有1臺采用我們的壓縮機部件。”公司總裁助理成毅展示25%全球市占率背后的智造實力——集成工業自動化、3D打印等前沿技術,構建覆蓋全球的智造服務體系。
在東鑫衡隆機械公司生產車間,鑄造智能化鐵型復砂造型車間,機器人伸出長臂,左右擺動著身姿,不停地“忙碌著”。車間里完全沒有了以往傳統鑄造煙熏火燎的“煙火氣”,而是充滿了科技范兒。公司執行總監牛洪波介紹:“我們的智能化鑄造設備國內領先,在公司像這樣的先進設備現在有6臺”。
三大智能制造場景的交響,正是我市裝備制造業“聚鏈成群”的生動注腳,這座千年古城正以“智造之鑰”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紀元。
從表里山河間升騰的產業新勢能,到黃河流域躍動的智造新圖景,我市裝備制造業既有沿汾板塊“頂天立地”的龍頭引領,又有縣域經濟“鋪天蓋地”的特色突圍。從黑色煤海到綠色智谷,從單一鑄造到生態集群,這座曾經的能源重鎮,正以“智造之翼”搏擊產業新藍海,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奮斗目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臨汾篇章。
記者 安月琦 任超杰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