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春潮涌動,萬象“耕”新。在我市廣袤的田野上,農機隆隆作業,春耕備耕工作漸次開展;麥苗全部返青,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設施有序作業;現代化的設施蔬菜大棚里,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春日的堯鄉大地一派生機盎然。
2024年,在特優產業發展中,我市立足“三大板塊”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堅定不移推進農業農村領域數智賦能,積極推動農業產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探索推廣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及智能裝備在農業生產經營上的應用,大力推進沿黃梨果、沿汾蔬菜、沿太岳中藥材特色優勢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梨果產業”數智賦能
春風日暖,黃河壺口岸邊的吉縣蘋果產業迎來了又一個希望的春天。走進文城鄉大圪塔村的祖莊果園,專業技術人員正帶領工人師傅們忙著修剪、清園、追肥等工作,處處一派繁忙景象。
祖莊果園位于海拔1200米的黃土高原上,這里溝壑縱橫,山多地少,水資源匱乏,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2017年,吉縣果業協會會長楊朝輝,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國內外知名農業專家的技術支撐,花費千萬元資金和大量精力,積極探索有機旱作農業新模式,打造出了我市第一個生態智慧果園。
祖莊果園“科技范兒”十足,蓄水池、果園、有機肥堆漚處、氣象和病蟲害監測點均安裝有信息采集傳感器,數據實時自動傳入信息采集平臺,可根據監測預警及時預防自然災害和病蟲災害;根據檢測數據和專家分析、會診,制定精準生產計劃,并隨時隨地進行果園互聯網視頻會議、遠程網絡連線教學、區塊鏈微商平臺營銷,保證蘋果優質、穩產、豐產。通過全天候田間管理影像監測,實現果樹從栽植、成長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管護,實現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祖莊生態智慧果園憑借“農地質量環境提升、農水集約增效、新品種新產品引進適用、農機農技融合配套、綠色清潔循環生產、物種多樣生態平衡”等技術集成,多次榮獲全國獎項,還在全國生態農場競賽中獲得我省首個生態智慧果園稱號。這里還是國內外知名專家的“試驗田”,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富士蘋果”創始人、日本果樹專家鹽崎三郎和農業農村部生態農業首席專家駱世明等在祖莊果園實地考察后,認領了數十株實驗用果樹,通過試驗為吉縣及黃土高原蘋果種植提供技術數據參考。
吉縣有蘋果28萬畝,年產量超過25萬噸,年產值超過15億元,全縣群眾依靠蘋果實現穩定增收。近年來,吉縣錨定打造全國優質蘋果(標準)生產地的目標定位,打造“一年成園、兩年掛果、四年豐產”的現代高新示范園。成立了吉縣蘋果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建設了苗木繁育中心,并積極落實品牌打造、強鏈延鏈、聯農帶農等機制,激發了蘋果產業發展活力。
2024年,在水果生產上,全市水果(含瓜果)產量151萬噸,同比增長12%。設施水果建設不斷推進,2024年全市新建設施水果32345畝,其中防災設施31501畝,反季節設施844畝。同時,通過示范園建設、技術培訓、“數智”賦能,增強了果業科技支撐力,有效帶動全市果園提質增效、提檔升級,推動我市梨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智慧菜谷”做大做強
一座座設施大棚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個個蔬菜深加工項目緊鑼密鼓落實建設,一套套智能化設備陸續安裝使用……走進曲沃縣,“智慧菜谷”迎來了又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春天。
曲沃縣里村鎮南柴村股份經濟聯合社蔬菜深加工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建設6500平方米食品級標準化鋼結構生產車間,購置2套果蔬加工成套設備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建設原料區和成品區倉庫;總投資820萬元的曲沃智慧菜谷園區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智能溫室大棚15棟,目前已全面完工,投產可新增黃瓜、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350余噸,年產值達到200萬元……
“冬季行動”期間,曲沃縣在“智慧菜谷”模式的引領下,特色蔬菜種植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成效顯著。“智慧菜谷”帶動了系列聯農帶農益農工程建設,“龍頭企業+公司+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不斷豐富,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土壤墑情自動檢測、溫度自動測量回傳、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農業大數據平臺及數字化應用、綠色標準化栽培配套等技術的應用,既提高了蔬菜產量,又確保了蔬菜品質。科技引領下,智能農業為曲沃特色蔬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位于曲沃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西綠恒廣禾食品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內置有300余臺(套)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新鮮蔬菜經過挑選、清洗、加工等多個環節的流水線作業,變成了可以直接食用的各類美味食品,這里生產的脫水蔬菜、果蔬脆片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還帶動了香菇、洋蔥、香蔥、胡蘿卜等蔬菜種植產業發展。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引進晉南鋼鐵集團的工業余熱為生產提供熱源,積極探索出了一條“農光互補蔬菜種植+生產加工+冷藏物流+品牌銷售”的一體化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拓展了產業鏈條,也帶動周邊蔬菜種植、運輸等產業的發展。同時,實現了工業和農業企業的有效銜接,探索出了一條工業反哺農業、助推區域工業綠色發展的新路徑,推動了當地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曲沃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謝新民表示,下一步曲沃縣將按照“一年有起色、兩年見成效、三年成體系”總體安排,計劃總投資20.4億元,實施重點項目24個,扎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將產業園建成主導產業特色鮮明、規劃布局科學合理、建設水平區域領先、綠色發展成效突出、帶動農民作用顯著、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組織管理健全完善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做大做強“智慧菜谷”。
“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
春來黃花遍野賞不夠,夏至滿山蒼翠人忘歸,秋到連翹飄香采不完,冬臨雪花飛舞披銀裝。太岳山蒼蒼茫茫,四時風光不同,山中景色各異,在這座大山之中,連翹、柴胡、丹參、遠志等各類中藥材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
花開金燦燦,吸引眾多游人參觀;青果翠滴滴,引來大量客商收購;成熟沉甸甸,滿山遍野采摘忙。這就是連翹,是太岳山給安澤最好的饋贈。安澤縣素有“全國連翹生產第一縣”之美譽。在縣域有藥用價值的400余種中藥材中,連翹是分布最廣、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中藥材之一,野生面積150萬畝,年產量400萬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3月13日,安澤縣舉行2025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儀式,舉辦地即為岳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中醫藥智能化生產基地,該項目總投資2.1億元,建后將大幅提高安澤中藥生產能力,提升中藥材加工轉化效率與產品附加值。同時,還將推動我市醫藥產業平臺構建及安澤縣中藥材三產融合。
近年來,安澤縣成立了連翹產業協會,形成了以岳康藥業集團為“鏈主”的企業,建立了“企業+村發公司”牽引、“村集體公司+基地”帶動、“合作社+農戶”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模式,實現企業、村集體和群眾的互利共贏,探索出以連翹為主的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發展新路徑。
春日的古縣南垣鄉,連翹、遠志、柴胡等中藥材正在破土萌芽,工人師傅正在進行平整土地、施用底肥等田間管理;日前,在浮山縣張莊鎮東郭村的金霞農業種植有限公司院內,8名工作者正在進行生地選種,為200畝地的藥材種植做準備。
“今年1月開始,為延伸產業鏈條,我們在做好藥材種植的同時,購置安裝了鮮貨鏈條烘干機、烘干箱、毛滾清洗機、熱風機、輸送機等設備。”浮山縣金霞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濤表示,“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系列政策,支持沿太岳板塊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將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擴大種植面積,延伸中藥材收購、加工等產業鏈條,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安澤、古縣、浮山等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扶持中藥材企業和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產業實現提質增效。2024年,全市中草藥材產量增長6.1%,超額完成預期目標任務,山西旺龍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
“臨汾優選”叫響品牌
“臨汾優選”是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一張靚麗名片。作為臨汾優質農文旅產品的代名詞,“臨汾優選”區域公用品牌飛入千家萬戶,進入尋常百姓家,部分產品頻頻出口海外,為廣大消費者獻上了帶有“臨汾印記”的味蕾盛宴。
吉縣蘋果撩人香、汁多味美,滿口香、口感醇厚;隰縣玉露香梨皮薄、肉細、核小,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古縣“古樹”核桃產自太岳山深處,片大豐滿,營養豐富,出油率高……
2020年9月22日,臨汾市“慶豐收、迎小康、悅生活”主題活動啟動,“臨汾優選”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一經亮相,立即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好評。“臨汾優選,為您而選。”這句朗朗上口的宣傳語,也伴隨著“臨汾優選”系列產品的熱銷,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024年第四季“臨汾優選”授權41家企業,產品涵蓋果品、糧品、菜品、肉品、釀品、藥(藥茶)品和文創產品七大品類。在廣大消費者眼中,“臨汾優選”不僅是好產品的象征,也是好品質的代表,更是屬于臨汾這片古老土地的驕傲。
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臨汾優選”品牌,累計授權企業234家,帶動銷售額突破500億元,連續4年入選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前100,入圍年貨進京上榜品牌,入展北京地鐵1號線,“臨汾優選”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
2024年12月16日,“臨汾優選”太原南站綜合體驗店遷址慶典暨開業儀式現場人潮涌動,“臨汾優選”農文旅特優農產品備受顧客青睞。作為太原南站唯一以城市區域公共品牌命名的店鋪,該店共有農文旅產品590余款,其中文創產品380余款,“臨汾優選”產品50余款,其他特優農產品100余款,產品種類豐富,可滿足不同旅客的不同需求。
2024年,“臨汾優選”授權企業全年銷售額53.49億元,帶動全市特優農業企業銷售141.76億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在浙江金華舉辦的“金農好好·2024區域農業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動暨2024年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評選中,“臨汾優選”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在全國915個區域品牌中位列第43名,在山西省42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中排名第一。
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臨汾優選”知識產權保護,對“臨汾優選”授權產品進行包裝設計提檔升級,不斷拓展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圍繞“臨汾優選”系列產品,各地適時舉辦各類宣傳活動,促進了農文旅融合發展。下一步,將通過持續推進“臨汾優選”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不斷完善帶農聯農機制,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栗俊昌表示,我市農業產業將圍繞“聚焦特優、科技賦能、做大做強”,滾動實施農業“136”項目,堅持走好特優農業之路,走出臨汾特優農業有效路徑。下一步,將持續做強“臨汾優選”品牌,打通“臨汾優選+智慧農業”中間環節,培育“龍頭企業+中央廚房+終端配送+”全產業鏈,形成高效生產流通體系。同時,以“臨汾優選+智慧農業”為引領,圍繞糧食、畜牧、水果、蔬菜、中藥材五大主導產業,建設臨汾市智慧農業綜合監管平臺,創建7—8個市級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基地),指導每縣至少新建1個縣級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基地),通過智慧農業技術應用和公共服務提升,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市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