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簽約一批”項目86個,總投資358.77億元,開工率90.25%;“開工一批”項目65個,總投資105.56億元,投產率45.65%;“投產一批”項目63個,總投資158.32億元,達效率100%。這是我市2023年四次“三個一批”項目在開發區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單。
2023年1-11月,我市9家工業類開發區規上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3.9%,分別高出省、市3.6個和5.3個百分點,全省第4,對臨汾市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43.1%。2家農業類示范區和1家文旅類示范區產業項目完成投資6.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36億元,同比增長50.9%,開發區對全市高質量發展的牽引、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2023年,全市開發區實行“承諾制”項目78個,出讓“標準地”31宗、3465畝,完成“全代辦”項目277個。
…………
2023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道路定框架”“以項目破機制”“以畝產論英雄”,全力打造開發區升級版,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
高位推動 建機制、抓調度
開發區是推動產業集聚、優化經濟布局的重要載體,也是項目集聚的主平臺、招商引資的主力軍、項目建設的主戰場。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開發區建設的決策部署,將招商引資、開發區建設、營商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撐”,堅持“以道路定框架”“以項目破機制”“以畝產論英雄”,全力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開發區建設,市委書記李云峰、市長王延峰多次深入開發區調研指導、作出批示要求,并于2023年年初高規格召開全市開發區推進大會,以“開年就開跑,起步即沖刺”的姿態,拉開了開發區高速建設的大幕;成立了市級開發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完善了市委、市政府,市直部門,各縣(市、區),開發區4級調度機制,上下貫通、橫向聯動,壓實責任、合力推進;圍繞全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目標,我市從2023年11月1日啟動為期4個月的“冬季行動”,將開發區建設列入17項重點工作中,全面動員開發區干部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市縣聯動、集中攻堅,加強督導、狠抓落實,全力沖刺2023年度目標任務,推動各項任務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前列。
針對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我市聚焦督導考核建機制,連續三年出臺《臨汾市開發區(產業集聚區)行動計劃》,為開發區發展舉旗定向。日常工作中,堅持周調度、旬研判、月通報等工作機制,強化督導、跟蹤問效。
同時,結合省考核辦法,我市制定了具有臨汾特色的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意見和考核評價獎懲、領導班子任期考核評價、重點工作調度、財稅扶持“一意見、四辦法”,突出以結果、成效、實績論英雄的工作導向,用數字指標檢驗落地程度,倒逼開發區提檔升級、持續打造開發區升級版。
筑巢引鳳 強支撐、優環境
對于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意味著能夠放心、舒心、安心、專心地發展生產、推動經營。
2023年,我市聚焦極簡審批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全國最短時限,市縣兩級協同聯動、一體推進,強化全面賦權,強化審批流程,強化服務保障,服務企業更好發展。
復制推廣“臨汾經濟開發區中聯恒創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經驗做法,推動全市項目審批提質提速;
紫光集團臨汾智能制造基地落地臨汾經濟開發區,從項目考察、選址到注冊完成僅用了26天;
從營業執照辦理、項目立項到首條生產線試運營僅用17天;
金剛石深加工生產項目落戶侯馬經濟開發區僅用了10天;
侯馬經濟開發區自動化光伏新能源生產基地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僅用30個工作日;
…………
這一年,我市跑出了“臨汾速度”,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表揚。
儲備土地、標準化廠房、投融資平臺等要素已成為支撐項目落地達效的重要因素。
我市聚焦要素保障,不斷強化開發區項目建設支撐。持續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實現工業用地全部以“標準地”形式出讓,推動“承諾制”項目“應諾盡諾”、“全代辦”項目“能辦盡辦”。
2023年以來,全市開發區實行“承諾制”項目78個,出讓“標準地”31宗、3465畝,完成“全代辦”項目277個,建成標準化廠房33.26萬平方米,已使用17.3萬平方米,確保企業“即住即投即產”。
同時,我市向各類金融機構推介開發區項目161個,目前已達成貸款意向171.53億元,授信130.41億元,完成投放83.66億元,為項目落地“保駕護航”。
靶向施策 擴投資、提質效
招好商、引好資是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質提速的關鍵一招。
我市聚焦招商引資,不斷提升開發區建設質效。緊扣國家政策機遇、省市發展戰略要求,立足“三大板塊”產業布局,聚焦臨汾市七大產業鏈和“10+N”專業鎮建設,重點用好研究性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招引一批延鏈補鏈建鏈強鏈項目,持續提升招引質效。
2023年,全市開發區外出招商引資簽約項目67個,總投資315.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3個,總投資312億元,數量及投資額占比分別達到79%、98.9%。特別是總投資47.03億元的中聯恒創光電新能源產業園中園、總投資32億元的浙江運達風電設備制造全產業鏈(襄汾)基地、總投資20億元的山西國強交安產品生產線等項目簽約落地,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蓄勢聚能。
項目建設還是推動開發區強基礎、調結構、增效益的有效載體。
我市聚焦項目建設,不斷擴大開發區項目投資、產出。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的鮮明導向,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對簽約落地項目,堅持一項目一專班,梳理難點堵點,建立工作臺賬,加快手續辦理,推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對開工項目,用好項目建設全鏈條管理推進機制,明確時限要求,強化要素保障,細化任務、倒排工期,壓茬推進項目實施。對投產項目,全力幫助企業開放市場,持續增訂單、提效益,全面提升項目產出。
2023年,全市開發區四次“三個一批”項目總數214個,總投資622.65億元。“簽約一批”項目86個,總投資358.77億元,開工率90.25%;“開工一批”項目65個,總投資105.56億元,投產率45.65%;“投產一批”項目63個,總投資158.32億元,達效率100%。
沖寒已覺東風暖,慎終如始勇向前。新的一年里,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錨定各項工作邁入全省第一方陣目標,扛起責任、創新舉措、加壓奮進,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貢獻更多開發區力量。
記者 劉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