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天寒,望春則暖。
2023年的陽泉市,在穩的基礎上堅定不移推進資源型經濟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1-11月,該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排名全省第四。更重要的是,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站在2024年的起跑線上,蓄勢待發的陽泉,轉型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1月8日,陽泉市召開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增動能,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陽泉篇章。
筑牢工業經濟“壓艙石”
數智新城建設全面升級
回顧2023年,陽泉市在外部形勢復雜、自身困難增多的情況下,難中求成,穩住了經濟運行,特別是在煤炭量價齊跌的不利影響下,非煤工業成為主要拉動力量。1-11月,非煤工業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64.1%,高于全省51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8.8%,排全省第二。
“筑牢工業經濟‘壓艙石’。我們將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推動耐火、裝備制造、冶金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發展壯大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綠色建材、半導體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布局培育人工智能、衛星數據服務、遙感軟件服務、綠色氫能等未來產業,重點抓好產業鏈集群發展和專業鎮培育壯大,加快推動制造業振興升級。”陽泉市工信局副局長石文斌說道。
以工業穩確保經濟穩。首先要以能源革命為牽引,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要穩定煤炭產量,分類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擴大新能源裝機占比。其次要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做大做強制造業。要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以新材料產業為首位產業的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
數智新城建設是陽泉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經過近年來的扎實推進,已經呈現出起步成勢的良好態勢。今年,該市要堅持搶位布局、產業先行,推動數智新城建設全面升級,加快構筑轉型發展的比較優勢與核心競爭力。抓住產業核心,加快數字產業集聚。抓住數字賦能關鍵,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抓住場景應用重點,深化拓展應用。抓住數字生態支撐,優化要素保障。
“目前,陽泉市正充分圍繞用好國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這一重大機遇,加快環保產業布局。正積極把握氫能發展機遇,加快推動高新區液氫項目實質性落地。正推動設備制造、技術研發、數據運營等項目盡快落地見效,打造全省首家耐磨金屬材料‘燈塔工廠’。放眼未來,我們手中還有好牌。”陽泉市發展改革委工業科負責人介紹說。
用好投資“主抓手”
招商引資工作開新局
“今年,太舊高速公路擴容提質工程將開工建設,這是影響陽泉全市長遠發展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其中,在我市境內投資預計將達到近129億元。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這一項目公司總部已落戶陽泉。”陽泉市交通局局長梁慶說。
項目是投資的載體,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都離不開有效投資。今年,陽泉市需要完成290.4億元的投資,才能支撐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的目標。因此,為發揮好投資“主抓手”作用和消費“主引擎”作用,陽泉市推出激發有效需求的政策舉措。
當前,陽泉市項目建設加力加速,加快推進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牽引性重大項目。總投資近129億元的太舊高速公路擴容提質工程、總投資94億元的盂縣140萬千瓦抽水蓄能項目及龍華口調水工程、生態新城建設都在推進之中。對被稱為經濟活力“晴雨表”的民間投資,陽泉市也積極搶抓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政策機遇,進一步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體制機制,在交通、能源、文旅康養等重點領域,滾動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吸引一批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項目建設。陽泉市招商中心主任孫鐵玲表示:“我們將持續破局招商引資,打造工作閉環、建立項目支撐、發揮平臺作用、優化招商機制,精準做好重大產業項目服務對接,確保企業和項目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發揮消費“主引擎”作用
加快文旅產業發展
服務業占據陽泉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特別是在煤炭等傳統產業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的意義尤為重大。陽泉市在4452平方公里的版圖上,已經擘畫好了一幅打造服務業集聚區的新藍圖。平定縣要加快推動中圖商貿物流港建設,并在今年實質性運營;盂縣要加速打造高鐵站片區高端服務業集聚區;郊區要圍繞萬達、奧萊打造高端消費商圈;城區要聚焦“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老火車站片區規劃改造,打造快進慢游文旅集聚區;礦區要發揮納谷、陽泉產業研究院優勢,打造科技服務集聚區;高新區則要發揮數字經濟集聚優勢,打造人力資源與軟件信息集聚區。
同時,陽泉市把加快文旅產業發展作為促消費、增投資的有效抓手,辦好第二屆旅發大會,加快構筑“三足鼎立、多點支撐”的文旅體系,實現激發消費潛能的目標。
陽泉市商務局局長梁愛卿說:“下一步,商務部門將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6個方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發揮好消費‘主引擎’作用。”
圍繞建設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先行示范,要久久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系統性生態修復治理、推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圍繞“打造城鄉一體共同富裕的市域樣板”,以“千萬工程”為抓手推進鄉村振興,以縣城提質為重點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以韌性城市為關鍵提升城市品質。
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還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同步發力,以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有力度的舉措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要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激活創新“第一動力”。
新征程催人奮進,新使命重任在肩。夯實“穩”的基礎,增強“進”的動能,樹立“破”的勇氣,提高“立”的質量,陽泉正整裝再出發。
記者郭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