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春節期間,襄汾縣趙康太平繡球文化產業園生產的太平繡球供不應求,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
太平繡球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其精巧的設計、豐富的紋樣和內部填充的香料草藥而深受人們喜愛。十二個花瓣寓意著一年十二個月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是節日期間的一種傳統裝飾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太平繡球的市場需求逐年遞增,許多家庭在節日期間都會為家中添置這類寓意吉祥的裝飾物,以增添喜慶氛圍。這些精美的繡球不僅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傳承,更寄托了人們對節日的美好祝福。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趙康太平繡球文化產業園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通過創辦專業合作社和組織研學等方式,有效帶動了當地文旅融合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2024年,太平繡球年產值約100萬余元,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沒有農活的時候我們都在家做太平繡球,平均一個月能掙1500元左右。”趙康村村民郭金蓮說。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太平繡球代表性傳承人劉云芳介紹,今年春節期間,太平繡球的銷量比往年更加火爆,訂單紛至沓來,既有來自本地居民的訂購,也有來自外地客商的網購。為滿足市場需求,工坊特意增加人手,確保每個繡球都能按時交付到客戶手中。
除了傳統的銷售方式,太平繡球也通過各種平臺走進消費者的視野。在國內多個電商平臺上、博物館內,太平繡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目光。許多消費者表示,購買太平繡球不僅是為了裝飾家居,更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劉云芳表示,將繼續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積極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市場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太平繡球。
記者 王帥 黃藝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