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娟委員:
抓好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文旅融合創新
“近年來,我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通過一系列舉措,文旅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劉淑娟認為,目前我市文旅產業還存在文化轉化不足、服務品質待提升、業態較為單一等短板和弱項。
劉淑娟建議,以“+旅融合”(即:文化、康養、體育、鄉村、美食、非遺、研學、紅色、節慶、數字+旅游)模式為抓手,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深挖文化內核,打造特色品牌。開發非遺工坊、丁村遺址、大槐樹尋根等沉浸式文化體驗項目,形成文化打卡矩陣。二、延伸產業鏈條,培育多元業態。依托云丘山生態資源開展康養旅游;升級永和自行車賽、大吉520越野賽等拓展體育游。三、優化服務供給,提升游客體驗。完善“快進慢游”交通網,增開景區直通車班次;推廣“一碼游臨汾”智慧平臺,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四、創新營銷策略,擴大品牌影響。借勢壺口瀑布彩虹觀測指數發布、大槐樹全球華人線上尋根直播等熱點營銷,制造持續性話題熱度。
記者 郝海軍 王梓軒
徐文明委員:
主動發揮自身優勢
加快布局“天空之城”
“近年來,低空經濟正在發展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徐文明認為,我市區位優勢明顯,空域條件優越,產業基礎良好,政策環境利好,發展“臨空經濟”正當其時。
徐文明建議,加速布局“天空之城”。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發展環境,統籌推進低空經濟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加強低空飛行服務站、固定運營基地等配套設施建設,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保障;培育市場主體,壯大產業規模,積極引進知名低空經濟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拓展應用場景,釋放市場潛力,開發低空觀光、低空跳傘等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體驗低空旅游,利用無人機、直升機等航空器,發展城市配送、應急救援等低空物流業務,構建高效便捷的低空物流網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低空經濟領域高端人才來臨汾創業就業,為我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記者 劉 超
趙朝良委員:
強化公共法律服務
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公共法律服務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趙朝良認為,應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公共法律服務落到群眾最需要之處。
趙朝良建議,增加對農村和偏遠地區公共法律服務的財政支持,確保資源向基層傾斜,鼓勵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建立對口支援機制,通過人才交流、資源共享等方式提升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能力;鼓勵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形成多元化的服務供給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提升公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知曉率和利用率,并針對農民工、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設立專項法律服務項目,確保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優質、更精準的法律服務;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提升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切實打通公共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
記者 李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