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安澤用發展為之做著生動注腳。
安澤,太岳山南麓、沁水河畔的一個美麗小縣。許多人并不知道,這里曾經是荒溝土坡,滿目瘡痍。“荒山造了林,拔了災害根”,先輩們深知植樹造林可以造福子孫后代。從1958年開始,歷屆縣委、縣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換書記不換主義、換縣長不換主張”,一任接著一任干,帶領全縣人民艱苦奮戰;廣大群眾一代接著一代干,年年植樹、歲歲造林,出力、流汗,只為打造家鄉的秀美山川。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今天的安澤,森林廣袤,林木覆蓋率高達67.2%,位居全省首位;河流密布,山西第二大河、唯一無污染河流——沁河縱貫全縣109公里,由此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安澤小氣候”:這里沒有揚沙蔽日、十面“霾”伏,空氣質量連年居于全省榜首,堪稱“華北小江南”“天然大氧吧”,先后被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生態示范區、中國綠色名縣、山西省清潔水源地等。10月8日至9日,國家林業局專家組專赴安澤縣考察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工作,并給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來,安澤縣立足生態優勢,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注重保護麻衣寺、黃花嶺、青松嶺、安泰山、趙圪堆五個省級森林公園和紅泥寺自然保護區優美的生態環境資源,保留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寧靜的生態環境。同時,見縫插針、全面添 綠,以太行山綠化工程為支撐,大力實施通道綠化、沁河百公里防護綠化、交通沿線荒山綠化、山水田園村鎮建設、環城林業建設和城區綠化六大林業工程建設,持續推進山間、縣城、農村“增綠”,傾力打造名副其實的三晉“綠心”。結合“百花迎春、綠陰護夏、紅葉映秋、松柏伴冬”的優美自然景觀,讓田園的風光風貌美起來、山山水水動起來、景點景觀活起來。
在現任縣委書記李強看來,“生態綠色是安澤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也是最大的潛力”。為此,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提出了“建設山水田園城、打造精品旅游縣”的奮斗目標,依托“荀鄉古色、太岳紅色、生態綠色”三色金字招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以農旅融合、資源整合為路徑,把鄉村民俗、田園風光、農家體驗等要素創意融合衍生成旅游產品。以“零門票”模式撬動旅游模式升級,實現“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縣旅游局局長馮俊躍介紹,“荀鄉古色、太岳紅色、生態綠色”構筑起了安澤旅游的版圖和品牌形象。全縣鄉村旅游發展始終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和市場運作的原則,緊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把鄉村旅游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農業轉型升級、農民致富發展相結合,依托人文歷史、特色資源和區位優勢,充分挖掘觀光、休閑、度假等功能,變景點為景區,變村莊為景點,變農副產品為旅游商品,鄉村旅游已從單一的農家餐飲向餐飲、住宿、體驗、購物、休閑、度假等綜合化方向發展,形成了農村產、供、銷一體的休閑旅游和農業產業發展體系。同時,積極探索“文化旅游+金融+互聯網”經營模式,建立旅游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推動景區運用新媒體營銷,擴大安澤旅游影響力。
目前,安澤縣已逐步推出春季黃花踏青游、夏季避暑生態游、金秋賞楓游、冬季冰瀑奇觀游、紅色追蹤游等多條精彩旅游線路。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該縣開展了“山水太行·休閑安澤”全域旅游系列活動。全縣7個鄉鎮結合自身實際,推出“相約府城·紅葉傳情”“觀自然風光·憶唐古遺風”“麻衣古韻·樂享農耕”“國慶七天樂·相遇青松嶺”“龍門福地·美麗馬壁”“鄉野探奇·神奇良馬”“紅色之旅·魅力杜村”等幾十項各具特色的主題旅游活動,意在使廣大游客在醉情山水太行中,體驗安澤人文厚重、山水秀美的無限魅力。
10月12日,連陰雨后難得的晴天。三三兩兩的游客乘著觀光車,賞漫山紅葉,登瞭望塔遠眺層林盡染。紅葉嶺下的小木屋里,府城鎮三交村村民孫廣亮新熬的羊湯鮮香四溢,令游客大快朵頤。這家叫作“石橋溝燉全羊”的小店,因食材新鮮、口味地道,曾在國慶黃金周首日收入1000余元。之后的連陰雨讓孫廣亮始料未及,但他看到了游客旺盛的旅游熱情,說今年權當試水,相信一年比一年好。
孫廣亮算著自家的小賬,縣旅游部門和各個鄉鎮則算著“大賬”。據統計,盡管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今年國慶黃金周8天,全縣旅游總人數仍達到41.6萬余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0.2%,旅游總收入達1.25億元。
這不只是數字的增長,實際上安澤縣還算著另一筆“脫貧大賬”。佇立于黃花嶺,接待完游客的良馬鄉鄉長李淑玲感慨良多:目之所及的山嶺蘊藏著巨大的財富,以連翹等中藥材為代表的林業產業正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永續動力”和“綠色銀行”。
春賞黃花,秋采連翹。在安澤,“綠水青山”已然成為了“金山銀山”。這個太岳山腹地被譽為“天然大藥場”的縣份,尤以野生連翹資源最為豐富,總面積達150萬畝,年產量達400萬公斤,因產量大、顆粒大、成色好、質量高,順利通過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是全國連翹生產第一縣。近年來,在發展黃花旅游的同時,縣委、縣政府致力于把連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在“連翹花”上做延伸,在“連翹葉”上求突破,在“連翹果”上深挖掘,全力助推群眾脫貧增收。當地官員曾算過一筆賬,按近年來最低收購價格計算,年可實現收入4000萬元,其中農戶采摘連翹收入最高的能達到3萬元-4萬元。
綠色生態,安澤“全面振興、綠色崛起”的一張王牌。
記者 孫宗林 文/圖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