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日前,記者來到大寧縣三多鄉川莊村陽煤集團大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雙孢菇產業項目基地,出菇間內,一位菇農正在采摘雙孢菇,只見她戴著橡膠手套,用手輕捏菇蓋,旋轉取出,然后進行去土、分裝……從事摘菇工作的人員叫賀寧風,今年46歲,是川莊村的村民。一年前,她把家里的兩畝土地流轉出去,經過一個星期的培訓,留在了產業基地上班。提起如今的工作,這位靦腆的大姐告訴記者:“我現在每天上班8小時,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還有五險一金,生活有了保障,最關鍵的是離家近,可以經常回家照顧孩子,我感覺很滿意!”
在雙孢菇車間內,擺放著一個個立體的栽培菇床架,每層上面都長滿了雪白圓滾的雙孢菇,該公司的管理人員朱有德一邊指導菇農們采菇一邊說:“采菇是雙孢菇生產的最后環節,為了確保雙孢菇的產量和品質,公司會經常組織員工進行崗前安全、生產技術、設備安裝調試等內容的學習培訓。”
據了解,雙孢菇產業項目基地是山西省“百企千村”的扶貧項目,是一個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大型雙孢菇養殖工廠,也是大寧縣開展扶貧工作的重點工程之一。
2014年11月,該公司在川莊村開工建設雙孢菇種植及加工項目,該項目占地206畝,總投資305億元,包括菇房192間、發酵隧道52條以及原料庫、成品庫等工程。其中,一期工程計劃建設4棟90間菇房及相應的配套工程。確定項目之初,陽煤集團大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便組織相關人員用一年的時間去山東、河北、江蘇、福建等多個地方進行了考察,并根據大寧縣的優質自然資源優勢,確定了種植雙孢菇。
朱有德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項目建設投產后,一間菇房建筑面積215平方米,立體種植面積478平方米,每平方米單產22公斤,一年生產6茬,每間菇房年產量達6.3萬公斤,每公斤售價8元,每間菇房年收入50萬元。
菇房外,工人們正忙著對水壓進行檢測,“現階段生產系統土建工程部分已基本完成,水、電、氣、設備安裝、配套設施正在開展,已經有4間菇房投入使用。”朱有德對記者介紹著工程進度。
據悉,該項目投產后,可以直接吸納當地勞動力進廠就業400余人,人均年收入3萬元,實現就業增收1200萬元,同時,按照公司+農戶的形式,公司提供基料、技術指導、收購、銷售,由農戶進行種植,帶動300戶貧困家庭種植雙孢菇,預計每戶年收入達到8萬元,實現農戶生產增收2400萬元。公司正式運營后,隨著業務的開展,還將帶動川莊村周邊以及全縣運輸、餐飲、養殖等相關環節產業的發展。
記者 段小婷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