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奉獻就是最大的快樂”這是汾西縣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馬宏音人生的座右銘。在30年的醫療生涯中,她一直堅守在內科臨床工作第一線,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受到群眾的普遍贊譽。
自1986年畢業從醫以來,馬宏音始終以熱心、耐心、愛心接待著每位患者,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上班還是節假日,只要是醫院的一個電話,她都會立即奔赴醫院,為便于工作,她常年保持手機24小時開通。
作為縣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馬宏音踏踏實實從臨床日常工作中做起,為自己的業務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有獨特的見解。在科室內,馬宏音首次開展并規范了溶栓、降纖治療,規范了抗生素合理使用,開展了阿司匹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塞,領導科室開展了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呼吸衰竭,顯著改善了該類疾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她總是以嫻熟的業務技能,扎實的理論基礎,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嚴格的管理,帶領全科人員努力踐行“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狠抓醫療質量,改善服務理念,積極開展人性化、熱情化服務,深受廣大患者的信任。
為了適應科室的快速發展和臨床工作的迫切需要,馬宏音多次參加國內、省內、市內組織的各項學術活動,先后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和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積累經驗,并把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傳授科內同事。同時,她還組織科內人員積極開展業務學習討論,對疑難、危重、死亡病例及時討論,形成了一種團結互助、熱愛學習的氛圍,她的科室多次被院方及衛生系統評為先進集體。
在日常工作中,馬宏音除了抓好科室質量管理外,她還克服科室人員緊缺,工作量大的困難,主動承擔院方指派的對口支援下鄉扶貧工作,參加會診、義診服務。在下鄉義診過程中,馬宏音對鄉村醫生進行內科常見病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等知識的詳細講解,指導查房、規范病歷書寫,規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對特殊人群如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在她的口傳心授下,鄉村醫生的診療水平得到了提高,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診療服務。
在繁忙的工作中,馬宏音還受到縣老年大學的邀請,多次義務講解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普及高血壓病、糖尿病的Ⅰ級預防及心腦血管病的Ⅱ級預防,提高了老年朋友的生活質量。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馬宏音30年如一日,將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醫療事業。她始終把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和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作為自己的職責,讓患者滿意作為自己的準則,把準確及時的診斷作為自己永遠的追求。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馬宏音默默無私的奉獻著,為此,她多次受到院領導、縣領導的贊揚,多次獲得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和縣醫院“質量標兵”等榮譽稱號。
在繁忙的工作背后,馬宏音還是家里的賢內助,多年來,她承擔起伺候癱瘓在床的婆婆重任,直至送終,受到了家庭、親戚、鄰里的一致好評。孩子們也在她的培養和鼓勵下,獲得了碩士學位,如愿以償的走向了工作崗位。她被臨汾市婦女聯合會授予“好媽媽、好媳婦”稱號,今年她又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在榮譽面前,馬宏音時常提醒自己,這不僅是榮譽的疊加,更是責任的賦予,決不能辜負患者、同事、院領導對她的這份信任,這份榮譽將激勵她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一如既往地、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患者。
記者 董梟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