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汾西:托起殘疾人致富夢

2016-05-19 10:03:47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汾西縣15萬人口中有6.1萬人屬于貧困人口,其中8650名殘疾人中,85%屬于貧困人口。2012年,由溢泉山生態農牧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高寒農牧專業合作社、一方水土合作社等先后流轉柴洼莊、上團柏、茶坊、棗坪等村的土地近3000畝,建成了以“玉露香”梨為主,兼作紅瑪瑙櫻桃、早黑寶葡萄等特色水果為主打項目的有機水果基地。汾西縣殘聯根據基地用工多,多數工活技術含量低,簡單易掌握、適宜不同類型殘疾人就業的特點,先后組織165名殘疾人入園打工,每個家庭收入同比增加1600元左右。同時,鼓勵殘疾人家庭參與土地流轉,吸收殘疾人以及殘疾人家庭成員入園就業,使殘疾人家庭獲得了土地、勞務兩份收入,為創新殘疾人就業機制,提升殘疾人就業脫貧探索出了一條有效途徑。

  身殘志堅 用行動勇追致富夢

  2012年冬,柴洼莊村年輕黨員劉耀山和下團柏村殘疾青年龐建林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聯合組織本村21戶農民率先在該村組建起了高寒農牧專業合作社和一方水土專業合作社。他們瞅準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新近推出的優良品種“玉露香”梨為主打項目,采取兩種方式進行連片集約經營。一種方式是土地入股,對農戶流轉入社的土地前5年每年每畝給予50元補償,5年后按照畝收入的30%分紅;另一種方式是現金租用土地,每年每畝地依等級給予農產100元至600元租金。通過這兩種方式,第一年就流轉土地800余畝。科學、合理、切合實際讓利群眾的土地流轉模式大大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兩年來,園區建設得以迅猛發展,種植面積擴大至3000畝。為了合理有效提高土地的收益率,公司組織合作社籌資近千萬元,整地3000余畝,新修、硬化田間路16公里,新建500立方水庫5座,鋪設管灌管道5萬余米,大大提升了園區建設標準。

  產業的發展引起了縣殘聯的關注,縣殘聯通過及時與企業和合作社進行對接,動員合作社積極流轉殘疾人家庭的土地,吸收殘疾人及其家庭成員入園打工,努力使他們通過獲取土地、務工兩份收入走上脫貧、致富的希望之路。柴洼莊村民賈玉蘭幾年前丈夫因工傷去世,一家老小靠十幾畝地生活,家里還有一個腦癱孫子,日子過得很緊巴。2012年,她把9畝坡地流轉給了合作社,自己還在合作社打工,從事修剪、拉枝等技術活。她算了一筆賬,5年后,她家流轉的土地就可以受益,一畝地按照2000公斤產量算,每公斤6元,毛收入可達12000元,按30%的股份計,每畝收入4000元,9畝地就可以分紅36000元;她在園里打工每天可以賺到60元,一年的勞務收入也能掙到近萬元,兩項加起來她家的年收入就可以達到5萬多元,這在偏僻的小村里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用賈玉蘭的話說“縣殘聯給咱們找了個好婆家,水果基地給咱送了份嫁妝。趕上了好時候,以后的日子就不用愁啦。”

  主動而為 殘企共筑致富基礎

  汾西縣殘聯在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中堅持做到以人為本,深入一線走村串戶,對全鄉的殘疾人進行摸底調查,詳細登記每個殘疾人家庭收入、家庭成員情況,殘疾人的特長、性格、殘疾度,并建立了臺賬,做到了書面有檔、心中有底、安排有數。在對殘疾人進行綜合分析、分類管理的基礎上,縣殘聯與企業保持經常溝通,因人而異、因工而異安排就業崗位。智力殘障肢體健康的殘疾人安排到勞動量大、技術含量低的崗位上;智力正常肢體殘障的安排參加技術培訓,從事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同時還注重優先安排殘疾家庭成員務工,保證殘疾人家庭基本的生活來源。村民劉雙貴家庭困難,年齡偏大,屬于輕度智障人員,基地就安排他撒糞、鋤草、整地等工作,還經常照顧他,讓他晚上看車,合作社另發70元加班費,盡可能增加其勞務收入。

  結合產業園區和扶貧基地的發展實際,縣殘聯還選派專業人員駐點指導和培訓,幫助做好組織管理工作,確保項目的有效實施和有序推進。聘請省農科院梨樹研究專家進行跟蹤技術指導培訓,使其中一部分人掌握了一技之長,成為了基地建設的“土專家”。郝麗珍是一名智力正常、腿部殘疾的村民,扶貧基地安排她多次參加技術培訓,她勤奮好學,非常珍惜扶貧基地給予的學習機會,短短一年時間內基本掌握了果樹的修剪、刻芽、拉枝等技術,使其不僅增加了收入而且找回了自信,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歡樂和希望。“做夢都沒想到我當了技術員,不但養活了自己,還養活了這個家。”郝麗珍如是說。

  依托優勢 娘家人幫扶建扶貧基地

  殘疾人是一個弱勢群體,自身的殘疾和生存的艱難使他們的精神、心理一直處于壓抑狀態,由此形成的脆弱、偏執、自暴自棄、難以溝通等現象普遍存在。針對這種情況,在扶貧基地建設的同時,汾西縣殘聯結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殘疾人中開展了“建立自信心、身殘志不殘”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他們走出自我封閉,融入產業發展的洪流,回歸人性的本質,樹立起自信、自強、自立精神。殘疾人基本生活在自身的圈子中,本身有著很強的自卑感,不接受社會也很難被社會接受。既渴望被社會接納又無法適應社會規則。針對這一特點,縣殘聯從一開始就以“娘家人”定位,與企業聯合。一方面給殘疾人政策優惠,由點滴做起幫助其融入社會。另一方面在嚴格要求上做文章,給他們立規矩、定紀律,讓他們適應社會,讓他們懂得有愛有嚴,有利益有擔當。張小危是一名上肢殘疾人員,在園區已經工作了半年,半年時間里他由一名自閉、內向的人逐漸變得開朗,每天下班后總要檢查一下工具收拾齊了沒有,該收拾的收拾好了沒有,他還自豪地給村里人說:“咱也是合作社的人了,看管這里的東西就應該像管自己家的一樣。”

  在有機水果基地,依托優勢,助推弱勢群體就業脫貧。殘疾人就業隊伍已經成為園區一大亮點。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縣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團柏鄉有機水果示范園區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的成功實踐如星星之火,燎原在汾西大地。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临沧市| 英超| 沛县| 迭部县| 武夷山市| 莲花县| 阿尔山市| 车险| 东方市| 安仁县| 武夷山市| 留坝县| 江门市| 长治市| 织金县| 谷城县| 尉犁县| 广水市| 左权县| 土默特右旗| 壶关县| 汤原县| 公安县| 应城市| 永顺县| 枣庄市| 鄂州市| 乐安县| 连江县| 阿图什市| 芷江| 汝城县| 信宜市| 柘荣县| 沈阳市| 灵山县| 遵义县| 桂阳县| 龙泉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