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村子要建養殖場了,我盼望得很。養殖場建成以后,我就能在家門口打工了!”近日,在距離浮山縣響水河鎮東陳村村委會1500米的空曠黃土地上,浮山縣茂源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在建設中。
今年63歲的村民衛長彪正在忙著砌墻,他是村里公認的“砌墻能手”。“這個養殖場將是村集體經濟的一部分,能造福鄉親,我就干得更帶勁、更仔細了。”
衛長彪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脫貧摘帽。“我歲數大了,在外務工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衛長彪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村子里年年都有新項目,眼瞅著家鄉建設一天比一天好,我的心里踏實了,知道自己還有‘用武之地’。”
在施工現場,參與項目建設的13名工人都是東陳村村民,有一半以上曾經是貧困戶。
施工監理郭少輝負責現場巡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他說:“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必須要對工人的身體進行更嚴格的檢查,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健康,在本村選擇13名工人更便于管理。”
合作社東陳村生態養羊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新建羊舍、草料加工間、蓄水池等,建成以后將年存欄2000只羊,年出欄4000只羊。
“我對養殖一直很感興趣,經常翻閱與養殖相關的書籍和新聞。近兩年,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養殖業、種植業,對我來說是一個機會。”合作社負責人溫金劍說,“東陳村地勢高、有水源,具有發展養殖業的天然優勢,而且羊渾身是寶,羊毛可以賣,羊糞可以做肥料,羊肉還很美味,只要技術學到位,養羊是比較有前景的選擇。”
溫金劍是土生土長的東陳村人,對家鄉父老有著很深的感情。“我們村的村民特別團結,鄰里關系處得非常好。”溫金劍對未來充滿憧憬,“我希望靠著這個產業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記者 安月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