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臨汾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4-03-18 08:33:49 來源:臨汾新聞網

2013年,面對極為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上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總基調,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1223.6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7億元,增長4.8%,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732.6億元,增長10.3%,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9.9%;第三產業增加值404億元,增長5.8%,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第三產業中,房地產業增加值26.3億元,增長7.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74.2億元,增長6.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99.4億元,增長8.2%。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943元,按2013年平均匯率計算為4512美元。

 

全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8.2億元,增長6.7%。稅收收入54.1億元,增長4.9%,其中國內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共計完成稅收42.8億元,下降0.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64.3億元,增長18.5%。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3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3.1%,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4.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19.8%,公共安全支出增長11.7%,節能環保支出增長57.9%。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5.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0.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0.3%,生活資料價格上漲2.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8.4%。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3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6.0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84%,控制在4.2%的目標范圍之內。

二、農業

全年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560.81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98千公頃,增長0.2%。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12.81千公頃,增加3.4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0.61千公頃,減少1.28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31千公頃,減少1.78千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29.2千公頃,增加15.61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226.86千公頃,減少8.84千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232.3萬噸,比上年增加10.1萬噸,增產4.5%。其中,夏糧83.9萬噸,減產14.6%;秋糧148.5萬噸,增產19.7%。

 

全年完成造林38.38千公頃。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積36.94千公頃。經濟林面積12.23千公頃。全年木材產量21403立方米,增長81.2%。

全年全市豬牛羊肉總產量10.4萬噸,比上年增長5.6%。其中,豬肉產量9.1萬噸,增長5.8%;牛肉產量0.6萬噸,增長1.8%;羊肉產量0.7萬噸,增長5.6%。年末生豬存欄82.9萬頭,生豬出豬109.5萬頭。牛奶產量3.8萬噸,增長5.8%。禽蛋產量11.4萬噸,增長5.8%。水產品產量0.7萬噸,增長14.9%。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458.4萬千瓦,增長4.2%。機械耕地面積363.3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1%,機械播種面積393.67千公頃,機械收獲面積318.63千公頃,分別比上年增長2.2%和9.5%。全市農機化經營總收入達到12.9億元,增長4.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4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6%。

  

 

全社會原煤產量5598.8萬噸,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191.4億千瓦時,增長9.0%;焦炭產量2079.9萬噸,增長11.4%;鋼材產量1320.7萬噸,增長10.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30.35億元,下降3.0%。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電力工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6.47億元、331.59億元、807.97億元和56.35億元,分別增長-8.2%、-3.1%、2.4%和10.5%;化學、建材、裝備制造、醫藥和食品工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43億元、14.52億元、50.12億元、6.26億元和15.66億元,分別增長-22.6%、-7.5%、-4.1%、2.0%和6.1%。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06.38億元,下降12.8%;實現利潤27.08億元,下降23.6%。

 

全年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6.9億元,比上年下降5.8%。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2.3億元,下降16.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36.3億元,增長2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537.8億元,增長12.7%。

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內資企業投資完成1032.5億元,增長26.2%;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投資2.2億元,增長1.94倍。

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54.1億元,增長80.6%;第二產業投資完成468.1億元,增長23.3%;第三產業投資完成514.1億元,增長24.5%。在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完成467.9億元,增長23.3%。其中,煤炭工業投資178.4億元,增長1.3%,非煤產業投資289.5億元,增長42.3%。傳統產業(煤炭、焦炭、冶金、電力)投資合計246.8億元,增長1.2%,非傳統產業(食品、建材、化工、裝備制造等)投資合計221.1億元,增長62.8%。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586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51個,計劃總投資632.3億元,完成投資187.4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5.6億元,增長18%。其中,住宅投資48.4億元,增長15.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9.8億元,增長25.3%。

全年市級重點建設工程394項,計劃總投資5268.6億元,其中當年計劃投資977億元。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4242.06萬噸,增長19.47%,二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7460.05萬噸,比上年增長15.29%。

全年全市向省外運輸煤炭573.94萬噸,下降13.9%,外運煤炭占煤炭產量9.66%。

全市能源工業投資完成271.72億元,增長12.64%。其中,煤炭工業投資168.04億元,增長8.38%;電力工業投資55.98億元,增長65.46%;焦化工業投資10.33億元,下降50.99%。

全年全市全社會用電總量179.85億千瓦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4.31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2.40%;第二產業用電144.23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80.19%,其中工業用電142.05億千瓦時;第三產業用電14.03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7.80%;城鄉居民用電17.28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9.61%。

六、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5億元,增長13.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98.2億元,增長13.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7.3億元,增長14.3%。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438.1億元,增長14.4%;餐飲收入額37.4億元,增長6.5%。

七、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海關進出口總額71704萬美元,下降13.3%。其中,進口額55491萬美元,增長0.9%;出口額16213萬美元,下降41.5%。

全年出口焦炭350噸,下降96.9%,出口金額10.5萬美元,下降97.6%;出口鋼材金額505萬美元,下降30.9%,出口機電產品8828萬美元,下降29.1%;出口高新技術產品8.3萬美元,下降86.3%。

全年進口鐵礦砂392.2萬噸,下降6.3%,進口金額49015.5萬美元,增長2.7%;進口機電產品281萬美元,下降82.1%。

全年全市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家;按全口徑統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3880萬美元,增長2.0%。全年全市對外經濟合作新簽合同額0.8萬美元。

八、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線路里程180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2公里,與上年末持平。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38.4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5.1%,其中私人汽車33.5萬輛,增長16.6%。本年新注冊汽車6萬輛,增長9.3%。年末轎車保有量22.6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0.1%,其中私人轎車20.8萬輛,增長21.8%。

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6.35億元,增長9.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47億元,增長2.2%;電信業務總量33.88億元,增長10.1%。年末全市固定電話53.9萬部,減少8.8萬部,下降14.1%;新增移動電話用戶29.7萬戶,年末達到393.6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4.07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89.88部/百人。全市寬帶接入用戶64.37萬戶,增長21.3%。

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6.3萬人次,接待國內旅游者2126.4萬人次,分別增長12.4%和22.2%;旅游外匯收入3509.5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192.8億元,旅游總收入195億元,分別增長13.2%、22.1%和21.9%。

九、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94億元,比年初增加137.2億元,比年初增長8.3%。各項貸款余額845.7億元,比年初增加96.1億元,增長12.8%。

年末全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448.9億元,比年初增加30.5億元,增長7.3%;人民幣存款余額721.2億元,比年初增加82.2億元,增長12.9%。

 

 

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全市轄區證券市場各類證券成交額422.6億元,增長4.7%。年末投資者資金賬戶累計開戶數10.0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42%。

全年全市保費收入37.1億元,增長4.7%。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24.6億元,增長0.3%;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1.6億元;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0.7億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2.5億元,增長14.6%。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3.5億元,增長33.6%。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高等院校達到4所。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進展順利,改造面積22.36萬平方米,改造項目學校313所,總投入資金7417萬元。

全年全市受理專利申請1190件,比上年增長43.37%。受理發明專利申請359件,比上年增長33.46%。全市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3家;認定省級技術中心19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2家;科技創新型企業56家。

年末全市共有市、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7個,監督抽查了267家企業12類產品和商品。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7個,全年完成強制檢定計量器具34118臺件。

全市有氣象臺(站)17個,開展121電話天氣自動答詢臺(站)17個。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單位17個,防雹、增雨受益覆蓋面積2萬平方公里。全市有天氣預報服務Intel網站2個,衛星云圖接收站17個。

全市有專業綜合地震臺站17個,市級地震臺網中心6個,數字測震地震臺網1個,數字測震子臺7個。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7個,博物館14個,藝術表演團體13個。廣播電視臺17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6.74%,電視人口覆蓋率98.73%。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17個,檔案館25個。目前有6個縣級圖書館和8個文化館達到國家三級標準以上。

我市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舉辦了“和諧臨汾”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設立了臨汾文化藝術“梨花獎”,成功舉辦了首屆“梨花獎”電視戲曲大賽;洪洞的“魅力百村歡樂行”、安澤的“樂在周五”、吉縣的“社區消夏文藝晚會”辦得有聲有色,成為當地的“星光大道”;翼城《渾身板》角逐央視《我要上春晚》欄目獲得好評;襄汾《丁陶鼉鼓》、眉戶劇《背著媽媽上大學》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雙雙摘得群星獎;我市又摘得1朵小梅花,大小梅花總數增加到57朵,居全國地級市第一。非遺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有5個項目申報國家級名錄,新增了17個省級項目,我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增加到18個、省級項目114個。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4301家,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18家。全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8萬張,其中醫院床位1.3萬張、衛生院床位4230張。衛生技術人員2.2萬人。全市299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99.12%。

在山西省第十四屆運動會資格賽上,我市體育代表團共獲得金牌19枚、銀牌30枚、銅牌39枚,總分980分,246人進入資格。全年共審批國家二級裁判員590名,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139名。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72億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2013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439.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5萬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8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02‰;死亡人口2.47萬人,死亡率為5.63‰;自然增長率為5.39‰。人口性別比為106.02。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6元,比上年增長10.3%。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768元,增長12.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119元,增長20.1%。農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3056元,增長13.8%。

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60.87萬人,比上年增加1.43萬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82.84萬人,比上年增加4.02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03.36萬人,比上年增加3.3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34.79萬人,比上年增加0.6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47.69萬人,比上年增加3.59萬人,其中農民工22.3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38.64萬人,比去年增加4.19萬人。

全年全市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97萬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29916.8萬元,比上年增加3333.2萬元;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35萬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4306.1萬元,比上年增加449.13萬元。

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單位床位數4390張,收養人數2069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機構119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2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142.9萬元。

年末市區建成區新增綠化面積28.0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7.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42平方米。全市建成區新增綠化面積469.9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5.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9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1.01平方米。

十三、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年末耕地保有量761.2萬畝。年末全市7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6245萬立方米。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比上年增加133毫米。

年末全市森林面積877.5萬畝,森林覆蓋率28.9%;全市已建成自然保護區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62.66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1%。

按《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評價,2013年市區空氣質量好于二級以上天數167天,其中一級天數達到18天。

年末全市城市污水處理率82.15%,提高1.03個百分點;市區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連續三年達到100%;全市集中供熱普及率64.65%,提高9.65個百分點。

全年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內,達到了國家要求標準。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1.4‰,嚴格控制在國家要求的4.5‰以內。

全年共發生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276起,死亡107人,相比2012年減少132起,減少44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85,比省下達年度控制指標(0.094)低0.009。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609,比省下達年度控制指標(0.1814)低0.1205。

公報注釋: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上年相比較。

4.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5.節能降耗指標單獨發布。

 

責任編輯:邱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宜阳县| 汤原县| 泾源县| 嫩江县| 错那县| 阿克苏市| 明星| 郸城县| 任丘市| 河北区| 兰考县| 宿迁市| 孟连| 海口市| 垣曲县| 根河市| 新余市| 天水市| 白朗县| 仲巴县| 淮南市| 新和县| 沙坪坝区| 石景山区| 宜昌市| 民权县| 宝应县| 阜新市| 潼关县| 通榆县| 安庆市| 林周县| 彩票| 庄河市| 磴口县| 安岳县| 宾川县| 德阳市| 耒阳市|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