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血戰沙場,
革命精神紅色故事,
來自太行山的文物之旅,
首次揭秘抗戰經典戰役決勝瞬間,
百余件紅色文物集中亮相
紅色、初心、烽火、守望
《紅色守望》系列微劇,
為您深度揭秘八路軍戰斗檔案。
主持人:
紅色、初心、烽火、守望,歡迎收聽系列微劇《紅色守望》,我是主編王萍,今天一同繼續回望《神頭嶺之戰》。
3月16號神頭嶺之戰打響,除100名日軍逃回潞城之外,1400多名日軍在神頭嶺被消滅。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長期斗爭中練就的看家本領。而在抗日戰爭中,企圖速戰速決的日軍,對于八路軍的游擊戰術最為無可奈何。神頭嶺伏擊戰就是游擊戰中“圍點打援”的佳話。然而氣急敗壞的日軍在神頭之戰后的第二天,對神頭這個小山村進行了瘋狂的報復。
一起來聽文化學者姜惠源的講述:
文化學者姜惠源:
3月16日,潞城出援黎城的日軍在神頭嶺被八路軍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3月17日從黎城出來300多日軍,從長治有1000多日軍同時開拔神頭嶺,對神頭嶺百姓進行瘋狂的報復。
神頭村,一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當時被殺絕的有十三戶,殺的只剩一個人的有十六戶。有一個叫小蓮溝的地方,一個山洞里藏了183個村民,被日本人發現后趕往村里,邊走邊殺人,走到村里時,已經殺的只剩下八十多人,然后趕到一個村民家里,放上枯草,倒上汽油,(把村民)活活的燒死在窯洞里。日本人兇殘到什么地步?當時,路過神頭村的100多無辜百姓被他們無辜殺害;看到家門口有日本戰馬的莊戶人家也被他們滿門殺絕!第二個順民他們也要殺,有些膽小怯懦的順民,幫助他們喂完馬,飲完馬也要殺掉。第三個漢奸要殺,三月十六號的早晨,從潞城出援黎城的日軍在神頭村進行短暫的停留,當時神頭村的村北有一個漢奸,那天早晨,他就帶領幾名維持會的會員,幫助日本人飲馬,日本人被伏擊以后認為他是八路軍派來的偵查員,所以把他們家除了一個小孩子以外,全家八口人殺了七口;另外一個漢奸,當日本人到神頭村調查“是誰背走電線桿的時候?”他就比比劃劃的告訴日本人說是八路軍把電線桿的背走的,并且帶領民工幫助日本人修過公路,就是這么一個人,當時日本人給過他一塊銀元,他就經常拿著這塊袁大頭在村里面炫耀日本人給他的,過了很長時間,大家在山溝里也發現了這個人的尸體,這個人的尸體已經被野狗給吃掉了半個身體,旁邊掉出來的那一塊銀元,證明了他的身份。
這個村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恐懼,大家就知道做順民活不了,做漢奸也不一定能活,甚至你就是一個無辜的人都可能慘遭殺害。所以說怎樣才能存活!只有反抗!只有團結起來抗擊日本人才有存活的機會!大家都知道如果做亡國奴,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就可能無辜殺害,當時38年的2、3月份的時候,在神農村還沒有黨的組織,但很快黨的組織就發展了起來,并且組織成了游擊隊,神頭和神頭附近的村里邊所有幸存的人,幾乎大多數青年男性都參加了八路軍和游擊隊,共同起來反抗日本人的侵略,就形成了一股抗日的力量!
主持人:
在那個國破家難安的烽火歲月,唯有斗爭才能保衛我們的家園。蜿蜒太行,漳河潺潺,激蕩出一段段蕩氣回腸氣壯山河的歷史,神頭嶺伏擊戰雖然已過去整整80多年,但屹立在神頭之戰舊址的紀念碑仿佛還在向我們講述著那不能忘卻的歷史。。。。。。
用聲音還原昨天,用信仰指引未來?!都t色守望》系列微劇由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廣播電視報社聯合出品。
策劃:王萍 樊亞萍
撰稿:姜惠源
錄音剪輯:李思遠、姜雨
演播:王萍、高昂
制作合成:李思遠
本節目部分資料音頻選自電視劇《八路軍》《劉伯承元帥》特此感謝。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