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壯美內蒙古 亮麗風景線】內蒙古扶貧成果斐然:農牧民收入增多 棚戶區市民搬新家

2017-07-18 21:08:06 來源:新華網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8年以來,扶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據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的數據,1986年時全區農牧區有600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67%,隨著扶貧事業的推進,到2015年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80.2萬,貧困發生率降到3.2%。7月中旬,記者跟隨“壯美內蒙古 亮麗風景線——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親身感受到了自治區在農業、工業等方面的扶貧成就。

  土豆扶貧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地處內蒙古高原,海拔1300—1500米,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土壤類型非常適宜馬鈴薯生長。全市每年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這三個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也正是馬鈴薯生長需水量最大的時期,雨熱同季,種薯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成立于2008年的民豐種業公司以烏蘭察布市為中心,經過八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6億元以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集馬鈴薯、燕麥研發、種子生產、分級加工、物流倉儲、推廣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之一,在助推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該公司常年堅持無償發放扶貧種薯,為貧困農戶解決購種資金困難,發放數量現已累計達到15000噸以上、價值超過3000萬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民豐種業還聘請市、區兩級農業技術部門的馬鈴薯專家及公司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常年培訓教師隊伍,采取農閑季節免費集中到公司培訓、農忙季節深入田間地頭分散培訓。2010年以來,累計面向全市馬鈴薯種植大戶免費舉辦培訓班40余期,培訓人數達3000多人,免費發放實用技術資料10000余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技術,增加了種植效益。


  民豐種業還致力于延伸產業鏈條,拓寬增收渠道。從工業化水平看,中國馬鈴薯年產量的78%用于鮮食,用于精深加工的僅為10%,而發達國家70%-80%的馬鈴薯是通過精深加工實現升值的。為此,公司引進國外先進的馬鈴薯加工工藝設備和技術,在四子王旗東八號鄉建設馬鈴薯深加工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綜合產值超10億元,直接帶動約6000農民走上致富之路,解決當地人工就業百余人,這對于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光伏發電扶貧:小太陽能板蘊藏大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的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并且地形較為平坦整齊,是發展光伏發電的優良區域。在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已經建成億利生態光伏310兆瓦項目。在這樣一個新能源工業園區,也蘊藏著扶貧的大動作。

  據介紹,這里的扶貧主要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為租用農牧民未利用荒沙,在獲得工業用地的同時,讓農牧民獲得地租收入。第二部分得益于該項目的最大亮點“生態發電”——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下養殖。即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還在設備中間種植甘草中草藥等沙漠經濟植物,并養殖綿羊、灰雁等,進行立體化發展。并且種植模式采用公司+農戶合作制、農戶總承包合作制等,受益農民達1萬余人。該項目提供了約1700余個工作機會,增加農民收入2945元。第三部分為精準扶貧,在2017年,該企業啟動了“光伏板清洗+光伏板下種植牧草”的扶貧項目,帶動57戶貧困戶精準脫貧。


  光伏扶貧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專項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十三五”計劃建設總規模140萬千瓦,投資105億元,持續20年。2016年上半年重點對扶持對象進行識別,目前在建檔立卡系統中識別出“十三五”光伏扶貧扶持對象5.6萬戶,其中國貧縣4.5萬戶,區貧縣1.1萬戶。每戶將對應建設集中式電站規模25千瓦,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

  城市棚戶區扶貧:搬出危舊房 住進現代化小區

  除了農牧區的扶貧工作,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對城市居民的生活條件也進行了改善。包頭市的北梁棚戶區曾是內蒙古乃至全國面積最大的集中連片城市棚戶區,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有4.7萬戶、12.4萬人。該區域90%以上為土木危舊房屋,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十分惡劣。


  2013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關懷支持下,北梁棚戶區改造工作得以迅速實施,歷經三年時間,北梁棚戶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的安置區讓十幾萬棚戶區居民住上了宜居的新房子。

  除了讓棚戶區居民住上樓房,針對北梁失業人員多(18043人)的特點,相關部門還堅持分類施策支持就業創業,剔除無就業需求和無就業能力的4029人采取社會救助外,剩余14014人中通過政策幫扶實現就業9277人,占比66.2%;自謀職業3495人,占比24.9%;重點扶持不穩定就業1242人,占比8.9%。


  另外,針對北梁居民大部分為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眾的實際,還加大了社會保障力度。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由79%提升到91.3%(除不符合參保年齡人群外實現應保盡保),醫療保險參保率由82%提升到100%,實現了全覆蓋。

  記者到訪北梁新區南三社區時,看到一排排整潔的高樓,看到了居民悠閑地享用公共設施,一名北梁搬遷戶說,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是國家的政策和努力讓我們過上了新生活。”


     

責任編輯:張康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佛学| 台江县| 文安县| 苍梧县| 铁岭县| 江西省| 利辛县| 随州市| 确山县| 海盐县| 大埔区| 巴马| 濮阳市| 连江县| 萨迦县| 桂林市| 泊头市| 微山县| 泾源县| 新蔡县| 秭归县| 长沙市| 嘉禾县| 太康县| 福贡县| 泸定县| 崇阳县| 韶山市| 阜阳市| 莱阳市| 临颍县| 咸丰县| 闽清县| 镇沅| 柳江县| 铁力市| 永和县| 加查县| 深圳市| 都兰县|